-
1 # 課普科技
-
2 # 溯源歸一
從題主你提供的圖片來看,顯然你在2019年嘗試著投資了基金,餘額寶和理財板塊內的保險理財產品。這個配置沒有毛病,可以說乾的不錯。
01
截至2019年12月24日虧損為2209.90元,顯然不是你的配置錯誤,而是你在其中一定進行了買賣的折騰。這就體現你理財的思路不對。記住,理財的目的是為了不讓資產貶值,在這個大前提下再談收益,而你的折騰導致總體虧損,證明你還是有些著急,這可不是理財的正確姿勢。
02
今年以來,兩市有資料統計的各種基金,比如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基金,指數基金等等,其中只有40只基金是負收益,換言之99%的基金都是賺錢的,而你的虧損應該來自對基金的買賣。記住,基金不是用來交易的,投資基金的目的就是為了省去選股和擇時的麻煩,如果交易,你還投資啥基金呢?那樣做完全沒有意義。
03
如果是我的話,大約6.3萬的資產,留5000元在餘額寶裡面即可。理財裡面主要是保險理財,其收益並不算太高,一般就4%都5%之間,但是產品不能提前支出,所以我會將理財裡面的所有錢取出來放在基金裡面去。換言之只有餘額寶和基金投資,但是基金投資我會選擇指數型基金,堅持長期定投,每兩週投一次。
總之,在支付寶裡面理財,我會優選基金定投,其次才是餘額寶,至於其它產品都不予考慮,因為其它產品餘額寶並未見什麼優勢可言。
-
3 # 汪思能
一、買指數基金,Etf 300 etf50,放他三五年躺著賺錢,90%的股票跑不贏指數,跑過多數基金經理的業績
二、就以現在3000點的點位做,只做定投,不用管它,比存銀行理財收益高很多,而且沒有什麼負擔,每月在你的工資裡拿個500~1000塊錢出來做長期規劃,當存錢,等科技etf指數調整到位可以買進,未來的大方向依然是科技
三、找藍籌股一線、二線藍籌或者白馬股在相對月線低位買進去,持股待漲,避開傳統行業週期股,做一些未來新興產業方面的股票
-
4 # 水形物語ll
每個人的理財方式不同,收益率自然不同。
看到樓主把資金放到餘額寶裡或者買餘額寶的這些基金,那麼收益自然不會很高,一年下來能夠跑贏通脹都夠嗆,粗略計算一年下來總體收益應該不超過8%(當然,基金不清楚是那一型別)。
當然我不是建議樓主去炒股,只是建議大家在自己懂的領域理財即可,這樣才是收益最大化的,而不是說聽別人高收益的投資,自己不懂就去做,這樣可能連本金都會搭進去。
我作為職業投資人,那麼我的資金自然是在投資市場當中的,這樣資金的利用率才是最大化,如果讓我把資金放到餘額寶裡,我覺得就是在浪費資金了。當然沒有別的意思,只不過大家每個人的閱歷不同,自然選擇的理財不同。
如果沒有任何投資能力的人,把資金放到餘額寶裡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起碼比銀行高那麼一點點兒,後期慢慢養成投資思維,逐漸去買場外基金等,收益自然就是慢慢提高了。這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步登天!,一步登天的結果往往是事宜願為!
-
5 # 普通人定投能堅持
我的觀點是:認清自己的能力圈,才能將收益最高化!理由如下:
1.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理財手段不同!
在自己沒有理財能力的情況下,存銀行,餘額寶等無風險理財是最好的選擇,但收益也是最低的;
2.理財方式不同,收益自然不同!
據資料統計,從2007年到2017年這十一年間,八種資產的年平均收益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滬深300 22.50%,房價22.35%,上證50 17.5%,創業板15.52%,原油11.59%,黃金7.71%,企債指數5.53%,定期存款2.56%。
3.承受風險不同,收益也不同!
股市投資是長期收益最高的,風險也更大。
綜上所述,不斷學習,擴大能力圈,才能將理財的收益最高化!
-
6 # 投資理財助手
目前全球已經進入低利率時代,證明大環境並不是很樂觀。理財前提是要保證資金安全收益最大化。目前本人投資理財有在支付寶上操作(定投基金、定投黃金、購買理財產品、餘額寶),從去年和今天的資料統計來看,定投基金的收益相對比直接買股票的收益要高、風險要小。
其他投資還有虛擬幣等等,這裡就不上圖了。
綜上所述,理財的回報率和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有直接的關係,高回報高風險,如果想收益高可以在高風險版塊適當加大資金配比(可選擇定投平攤成本)。
-
7 # 喬西拉格
在年中的時分毛衣站正緊,可是華為產業鏈卻爆發了一波翻倍革新。正是華為扛住了科技戰,然後拉動了電子科技股,產生了80%的上漲空間,這個收益就歸於國內電子產業鏈代替美國的時機收益。
其間,醫療歸於一切國家在人口老齡化程序中和經濟發展程序中健康消費大頭。從這個角度上來看1100~2000億市值的公司,底子何足掛齒。
回覆列表
所有的理財都講究順勢而為。(1)比如說年初的時候豬肉爆雷,但是豬肉股票不斷下跌之後卻翻了兩倍。這就是由於在利空降智的過程中,是整個行業出勤之後,導致了數量不足,供給不足,產生價格暴漲,從而促進了行業龍頭翻200%的結果。可以說投資中國的內需消費,所以順勢而為,每年都有機會。今年是豬肉,明年可能還是豬肉和雞肉;(2)在年中的時候毛衣站正緊,但是華為產業鏈卻爆發了一波翻倍革命。正是華為扛住了科技戰,從而拉動了電子科技股,產生了80%的上漲空間,這個收益就屬於國內電子產業鏈替代美國的機會收益。(3)其中,醫療屬於所有國家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和經濟發展過程中健康消費大頭。從這個角度上來看1100~2000億市值的公司,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中國在健康領域一定會誕生國際巨頭,這樣才能夠匹配中國的市場空間。所以醫療也屬於順勢而為。(4)從整體毛衣戰的程序來看,金融和房地產屬於定海神針。而中國的金融國字頭的銀行屬於優中選優,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屈指可數。這樣的機會也屬於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