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孟

    首先,《詩經》、《楚辭》和一切古代經典一樣,是構建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和文化體系的基礎,其影響是無處不在的。雖然很多人並不能夠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比如,當我們熟練地用到“逃(桃)之夭夭”、“人言可畏”、“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窈窕淑女”、“萬壽無疆”、“兄弟鬩牆”、“楊柳依依”、“雨雪霏霏”等成語的時候,我們也許不知道它們都來自《詩經》。當我們面對艱難困苦的時候,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高潔的人格追求、“雖九死其猶未悔”的一往無前的勇氣、“上下而求索”的頑強精神,就會成為我們堅持下去的強大精神後盾。詩騷的精神,實際上已經融入了每個華夏兒女的血脈之中。

    其次,《詩經》、《楚辭》是中國古代文學,尤其是詩歌的起源之作,對後世文學影響極其巨大和深遠。沒有詩騷,就沒有中國後來的一切文學,也就沒有今天的文學作品。它們還是重要的上古史料。我們要研究先秦時代的歷史、風俗、語言等等,不可能離開它們。

  • 2 # 通識文藝文化

    1·《詩經》和《楚辭》是中國古典文學的兩大重要源頭,奠定開創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文學傳統,也影響了音樂、舞蹈等其他藝術形式。更因為《詩》被列為五經之一,成為讀書人的必讀受教課程,而塑造著華人的文化思維與人格。這從前兩篇便可以看出。可參見筆者文章【從《詩經》前兩篇體會詩教與審美的兩條線】http://m.toutiaocdn.com/item/6488623775389581838/?iid=19000418132&app=news_article&tt_from=android_shar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至於《楚辭》。同時,孔子所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亦影響至今。(《詩經》可以激抒發情志,可以觀察社會與自然,可以結交朋友,可以諷諫怨刺不平之事。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2·《詩經》開現實主義先河,開啟了“風雅”傳統,體現了反映現實、干預時政的政治情懷;確立了“比興(言志)”原則(文學形象必須要有所寄託,要美刺諷喻,要批判現實,不能空無所指)。之後儒家著述又大量稱引《詩》句,並對其進行倫理化闡釋,進一步發揮了《詩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作用。3·《楚辭》開浪漫主義先河,它在“詩經”比興傳統上進一步發展出了“香草美人”這一塑造精神人格的象徵模式,以及塑造了“靈均”形象(志潔、行廉,可與日月爭光)。其中作者之一屈原更是以“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形象著稱,影響深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X30和榮耀V30哪個好,請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