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回憶還是要忘記

    俄羅斯是一個有強人政治傳統的國家,自彼得大帝以來,政治強人一直得到俄羅斯人民的擁護,而開疆擴土,軍事強國是成為政治強人的必要條件,只有這樣他才能在俄羅斯民眾中樹立起統治威望,所以從歷代沙皇到斯大林,俄羅斯都在走軍事強國的道路,二戰結束後,德日戰敗,英國,法國元氣大傷,中國陷入內戰,在歐洲和亞洲大陸上已經沒有國家能與俄羅斯抗衡,而且俄羅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軍事科技發達,在二戰後期透過扶持周邊小國的共產主義勢力乘機建立了自己的國家集團,形成自己的地緣政治優勢,這些條件足以讓俄羅斯成為能和美國叫板的另一個超級大國

  • 2 # 留研

    1、俄羅斯民族從彼得大帝開始到蘇俄時期的蘇大林時代,是俄羅斯瘋狂的征服世界的歷史程序。但其在東征西戰的過程度中,東征由於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而掠奪了中國大規模的中國與征服中亞一些國家的大片國土面積。在西擴的過程中,同樣征服了東歐眾多國家集中連片的國土面積而組成了以蘇俄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集團。世界由此建立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集團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軍事集團的兩大對抗軍事集團。世界由此演變成美國與蘇聯成為了世界的超級大國。 2、蘇聯的解體,標誌著華約集團的解體。俄羅斯的普京被稱之為俄羅斯的新的政治強人。國與國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國家的強大應該建立在有效的國家制度建設上。而依靠強人治理難以如願以償吧…"

  • 3 # 區別待

    俄羅斯的軍國主義傳統,是打出來的。從國內,打到國外。因為環境極寒,要生存,要發展,就時刻需要戰鬥。戰爭就是掠奪,就是軍國主義。俄羅斯前身沙皇俄國,蘇聯,由一個封建農奴制,在彼得改革下,卡琳娜王朝的野心下,疆域由歐洲擴充套件到亞洲。掠奪的土地越多,越需要更多的財力和武力保護,軍國主義就延續下來,到現在,俄羅斯的國民經濟基礎,仍然是軍工製造。俄羅斯現缺乏一個健全的國民經濟體系,正在轉型,但過程非常緩慢,需要時間。西方經濟制裁的正是他的軟肋,第三產業。如果取消制裁,俄羅斯將會慢慢崛起,不能小窺。

  • 4 # 秋高氣爽112332581

    俄羅斯的前身是蘇聯,蘇聯的前身是沙皇俄國,沙皇俄國既是一個軍事封建的帝國主義國家,又是壟斷資夲主義和封建農奴制殘餘結合在一起,形成最反動最野蠻的國家制度一-沙皇專制統治,對內鎮壓人民,對外侵略擴張。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夥同英法強迫清政府簽訂了1858年《中俄愛輝》條約和1864年的《中俄堪分西北紀約界》割走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中國時,其中之一就有沙皇俄國,接著俄國和曰夲為了爭奪中國的東北和北韓,爆發了日俄戰爭。直到列寧領導的社會主義勝利才推翻了沙皇統治。

    在第二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法西斯軍隊一度佔領了蘇聯的大片國土,是蘇大林領導蘇聯人民經過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戰役′,將法西斯軍隊一直打到首都柏林。

    二戰以後,美蘇二國開展的軍備競賽,直到拖垮蘇聯,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總統普金,不畏強暴敢於和美國抗衡,表現出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氣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問奧美拉唑與雷尼替丁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