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播報橙二狗

    眾所周知,秦始皇死後,趙高假借秦始皇手諭逼迫扶蘇自殺,扶蘇明知是個坑,卻不聽蒙恬之言而自殺,卻讓整個秦王朝留下了遺憾,如果素有賢德之名的扶蘇不自殺,那麼秦王朝的歷史軌跡又將何去何從呢?

    扶蘇

    首先,如果扶蘇不死,那麼扶蘇和胡亥兄弟倆的兵戎相見是少不了的,那麼戰況會如何演變呢?扶蘇倚仗的無疑是蒙恬和他手下那三十萬身經百戰的老兵,這點可不是秦地的守衛部隊和章邯指揮的奴隸部隊能夠比擬的,當然蒙家軍也有著弱點,那就是後勤補給,胡亥方除了後勤補給有優勢,還有一個優勢是地利。所以單從軍事角度而言,如果扶蘇不能在短時間內拿下秦地,那後果會很被動。當然,很多時候打仗並不是單靠軍事實力,還要考慮到天下大勢和人心所向。相信在秦地的大多數人無論是官還是民,都會打心眼裡支援扶蘇,這樣,扶蘇就可以所向披靡,拿下秦地。

    蒙恬

    第二,扶蘇和胡亥一旦幹起架來,那麼被秦朝征服的六國貴族必然聞風而動,事實上,他們就是動了,什麼趙王、魏王、楚王等等幾乎在一個晚上冒了出來。這樣基本上就回到了七雄爭霸的時代。唯一不同的是,這些諸侯王會發了狂一樣撲向秦國。畢竟,無論是誰被壓迫久了都會要咬牙切齒報仇雪恨,何況,他們明白,如果不對秦下手,待秦緩過氣來,倒黴的就是他們

    那麼如果扶蘇集團和群雄對撕,結局會如何呢?這其中就充滿太多不確定因素了,就軍隊素質而言,秦軍肯定賽過六國那群烏合之眾,就將才而言,蒙恬和項羽之間也是起鼓相當(請忽略韓信存在)。不過六國在人力,物力等綜合實力上佔優。所以,兩者交戰,很大機率上是兩敗俱傷,誰也吃不了誰。何況,各路諸侯之間心懷鬼胎,要想拿下眾志成城的秦地,實在太難,這點從戰國時代多次合縱伐秦的結局可以看出。

    函谷關

    第三,劉邦沒有用武之地。秦地無論是扶蘇主政還是胡亥主政,項羽是肯定有用武之地的,而劉邦呢!那就未必。所有人都知道是項羽在鉅鹿戰場上打敗了秦軍主力,劉邦才可以趁虛而入進入秦地,要是沒有這個先前條件,憑劉邦的才能和他手下例如樊噲,曹參等貨色,只能給秦軍塞牙縫,更別說漢中王,他最多隻能做個楚地或者吳地的郡守之類。

    劉邦

    第四,如果時局重新進入七雄爭霸,後果又會怎樣?如果真是那樣,那麼小諸侯們會被秦楚兩國吞併或成為附庸,最後是秦楚兩國決戰。這樣的話,勝負就真無法預料了,畢竟控制戰爭因素太多了。

    總的來說,如果扶蘇起兵,那他可能會取得原秦朝的半壁江山,但阻止不了群雄崛起。

  • 2 # 大將軍威武K

    當時的形式是扶蘇和蒙恬守大秦帝國北方邊境,掌握三十萬重兵,幾乎是帝國軍隊的全部精銳。胡亥坐擁帝國中樞廟堂,身邊有以李斯為首的帝國中樞宰輔集團和以趙高為首的宦官勢力。但是胡亥屬於矯詔即位,在帝國幾乎沒有個人的勢力,雖有李斯的相府勢力在朝,但是李斯本身並非真正願意擁立胡亥。相比之下扶蘇手握重兵,又素有賢名,關鍵是有太子名分十幾年,在朝中也有相當勢力。一旦扶蘇起事,很容易將李斯策反為內應,而後舉兵南下,兵不血刃即可控制朝局。

    原戰國時期的東方六國即使起事也根本不能成事。原因是,第一,秦帝國完全是靠鐵血政策統一六國,屬於徹底的革命。第二,秦帝國在統一後的各項政治政策,比如移民關中、車同軌、書同文、隳名城、殺豪傑、銷鋒鏑……等一系列措施基本摧毀了六國貴族的統治基礎。舉例說明,陳勝吳廣起義不久,六國貴族紛紛宣佈自立,但是當陳勝起義軍主力在關中與秦軍章邯軍團一戰即潰,隨後章邯軍團鐵流出關瀉千里,一年之內即橫掃六國軍隊如卷席。鉅鹿之戰期間雖有敗績,終歸沒有潰退,若不是秦廷內訌,動搖了秦軍軍心,讓劉邦一支游擊隊規模的隊伍輕而易舉佔領咸陽,那項羽破釜沉舟恐怕緊接著就是漳河自刎。

    因此扶蘇即位後一定會學漢武帝下輪臺罪己詔的辦法,停建阿房宮和驪山皇陵,大赦天下以恢復崩潰的生產力;與民休息以改變天下百姓十室九空的慘狀。同時改革內政,學習秦孝公求賢令的做法廣招天下賢才治國理政。那麼平民出身的劉邦和沒落貴族項羽根本沒有舉兵起義的可能。

  • 3 # 關東俠客

    秦朝建立後,秦始皇過於急功勁力,修長城,建驪山陵墓,挖靈渠,修御道,大批人力物力消耗在工地上,秦時人口約兩千萬人,服徭役和戍守邊境士兵有幾百萬人,造成田地荒蕪,經濟造成嚴重破壞。百姓苦於秦苛政久矣。六國貴族復國勢力蠢蠢欲動。秦始皇在出巡路上病死,李斯和趙高保胡亥登機,矯詔公子扶蘇自殺。如果公子扶蘇領長城兵團武力奪取帝位,屬於武裝叛亂,得不到百姓支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三十萬精銳會軍心煥散,戰鬥力會大打折扣。如秦將章邯掛帥與蒙恬勢均力敵,最終鹿死雖手不好說。雁蚌相爭,漁翁得利。六國貴族復國,劉邦氓蕩山斬蛇起義掃蕩秦國在關外勢力,楚懷王派魯公項羽北進,沛公劉邦西進。章邯和蒙恬火拼後,實力銳減無力對抗六國軍隊,只會加速覆滅,此天意,亡秦者,秦也,而非天下也,。

  • 4 # 蒼茫大地顧煒斌

    蒼茫大地認為:扶蘇不可能起兵,原因如下:

    扶蘇多次勸說父親始皇帝實施仁政,結果被老爹放到邊塞,跟蒙恬當兵守長城去了。

    正因為他替百姓著想,觸怒父親贏政,最後又被趙高、李斯和弟弟胡亥合謀矯詔被逼自殺。所以他深得百姓同情、敬重,但由此認定他是個卓越的政治家,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一、扶蘇政治上還是相當幼稚的。他完全不懂江湖險惡,即便父親施政時上有什麼缺陷,他也應該相當相當婉轉才對,甚至暫時保持沉默,到自已執政時再說。他死皮爛打似的苦諫,換來的是被變相流放。你再有理想、再有抱負也是扯蛋,即便到贏政到死,也只是叫扶蘇速來咸陽給他辦喪事,沒明確讓他去繼承皇位,這是《史記》記載的,相當有含金量!

    二、他作為當然的太子缺位,贏政對小兒子胡亥的偏愛給野心家創造了搞陰謀的機會。

    正認為他作為本應成為合法太子的帝國接班人,卻因為自已的政治上的單純幼稚,一味地和父親死磕,結果長期遠離權力中心,加上父親對弟弟胡亥的偏愛,給趙高、李斯的搞鬼提供了機會,至使自已無路可走。

    三、他是個愚忠懦弱的典型,他不可能違拗父親的意願,他也沒膽量抗旨。

    他是個所謂的孝子,父親流放他,他接受了;父親要他死,他也絕不會也絕不敢違拗父親。他知道父親是個牛人,掃平六國的功勳大臣也從沒有哪位敢和父親說個不字!他甚至從小就有這樣的意識:父親要收拾哪位,就像捏死只螞蟻那麼容易。連對他竭盡忠誠的蒙恬勸他起兵,他都沒采納。

    四、李斯、趙高兩大江湖大佬既然矯詔立了胡亥,已無路可退,他們必定要千方百計使胡亥即位合法,必定要一步步肅清蒙氏勢力,對扶蘇定點清除。

    他們兩人老江湖掌握了玉璽,那他倆會以朝廷名義收拾扶蘇,這足夠使政治上幼雅的扶蘇喝一壺的!

    五、扶蘇即便上臺,他作為孝子,絕不會停下父親的王陵建設,另外長城還會派重點把守,而且父親多年的統一大業已耗盡天下人力物力,本應修養生息,這個愚孝兒子即然停不開王陵建設、對匈奴戰爭,那劉邦、項羽的起兵風險依然存在。

    綜合上述,憑扶蘇的政治水平是成不了氣候的,是駕馭不了大秦帝國這艘巨輪的,上位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 5 # 譚小龍29

    怎麼可能!如果扶蘇會起兵,那麼甚子詔書那還找得到扶蘇!

    如果我是扶蘇,我肯定要安排親信在始皇身邊,始皇病危,我立馬與蒙恬帥兵南下咸陽,同時秘密通知中書令蒙毅,把李斯、趙高一黨的親眷直接下獄,派出親信大將駐守函谷關,同時調回南疆的秦軍,如此手握北疆和南疆重兵,咸陽又在手中,至不濟,固守函谷關,等你們關東諸侯打的勁疲力揭,我在視情況而動。

    但是,扶蘇沒有,說明此人心性過於偏軟,不是朱元璋家的朱標!更不是曹丕!更別說李世民了!就算真的聽蒙恬的,以他這種心性會是霸王和劉二的對手?

  • 6 # 鴻哥iouyh福小鋪

    劉邦、項羽是團結在楚懷王的旗號下的豪傑,為何如此,楚懷王可以收到更多的同情票,比起扶蘇而言。

    因此即便扶蘇起兵,恐怕也只是秦國的內戰,胡亥的秦地兵和扶蘇的長城兵展開廝殺,從而失去對天下的掌控,更有利於各地的揭竿而起,說不定就是陳勝吳廣最先殺入函谷關。

    秦末年,連平頭百姓都有號召天下的能力,扶蘇算老幾,他的人品只是在貴族之間獲得認可,百姓才懶得理你,認定秦就是暴政的象徵,管你換哪個,每個都該死。

    大勢所趨,扶蘇早死是他的幸運吧,也是歷史的最好安排,直接讓秦後裔退出歷史舞臺,由劉項決出一個天下共主,他二人代表不同的路線,劉邦勝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阿富汗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利比亞組成復仇戰線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