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風夢

    櫻花是被日本尊為國花。

    櫻花體現了日本文化中自然、處世、道德、審美、實用的觀點。象徵熱烈、純潔、高尚。

    注:櫻花原產喜馬拉雅山地區,生長於世界多地,兩千多年前中國秦漢時在宮苑種植,唐代傳入東贏,在日本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2 # 美國垂枝櫻一樹成景

    櫻花源自中國,日本將櫻花發揚光大,中國園藝工作者應該加倍努力,培育出更漂亮的櫻花。湖南長沙正平花卉苗圃園,歷時五年,對美國的2/3州進行考察,選育和栽培出美國垂枝櫻花,其樹體高大,樹形如同垂柳,春天開花如同粉紅綢緞傾瀉而下,蔚為壯觀。夏天濃廕庇日,枝條輕拂,飄逸雅緻。垂柳在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寓意深刻,這種既有垂柳的柔美,又有櫻花嫵媚的豐花景觀樹,應該更符合中國審美觀。

  • 3 # 雜亂無章之夜讀

    (1)雖然野生櫻花資源大部分起源於華西南,但現代栽培資源很可能仍然是來自日本。(2)日本官方給出的說法,國花是象徵日本皇室的菊花。但是作為整個日本文化風土的象徵,毋庸置疑仍然是櫻花。(3)早期櫻花文化的形成,確然和中國文化有關。但和梅花最大的區別在於,對櫻花的推崇更像是一種本土文化的覺醒。故而在後來,隨著這一文化的日益成熟,櫻花也佔據了重要地位。(4)武士道精神的加入,為櫻花從“物哀”正式升格為“民族精神”,算是一個很關鍵的推動。日本文化的精氣神,幾乎都可以在它身上看到縮影,你看我們的十大名花,做不到吧。。。(5)日本國目前的櫻花資源的確是舉世無雙的,就更不用談櫻花的相關衍生品。作為一個傳統文化風俗儲存得非常好的國家,這個當然算是一種理念上的貫徹和傳承。你還見過哪個國家為了一場花事舉國狂歡?除了日本,真沒了。

  • 4 # 河北人張鵬程

    櫻花是日本民族和文化的一種象徵,日本被譽為“櫻花之國”。在日本,櫻花作為一種風景,一種象徵,甚至是一種精神,已經成為日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日本櫻花(Cerasusyedoensis),中文學名:東京櫻花,為落葉喬木,樹皮暗褐色,平滑;小枝幼時有毛。葉卵狀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2cm,葉端急漸尖,葉基圓形至廣楔形,葉緣有細尖重鋸齒,葉背脈上及葉柄有柔毛。日本櫻花是一種喬木,高4-16米,樹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無毛,嫩枝綠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圓形,日本櫻花。葉片橢圓卵形或倒卵形,長5-12釐米,寬2.5-7釐米,先端漸尖或驟尾尖,基部圓形,稀楔形,邊有尖銳重鋸齒,齒端漸尖,有小腺體,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沿脈被稀疏柔毛,有側脈7-10對;葉柄長1.3-1.5釐米,密被柔毛,頂端有1-2個腺體或有時無腺體;托葉披針形,有羽裂腺齒,被柔毛,早落,喜光,喜肥沃、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性土也能適應,不耐鹽鹼.,耐寒,喜空氣溼度大的環境。根系較淺,忌積水與低溼。對煙塵和有害氣體的抵抗力較差。

    本種春天開花時滿樹燦爛,很美觀,整株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櫻花的花期從開第一朵花到所有花凋謝,約有15天的觀賞時間,最美的觀賞季節是開花3~11天之內;櫻花在園林綠化中適宜種植于山坡、庭院、建築物前及園路旁,移栽全冠櫻花苗,栽植後當年既能體現出非常好的綠化效果。

    受氣溫的影響,櫻花由溫暖的日本列島南端向北方沿著緯度依次開放,因此形成一條由南向北推進的“櫻前線”。日本有句俗語叫“櫻花七日”,就是說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大約為七天,整棵櫻樹從開花到全謝大約半月左右。

    在日本,櫻花被視為吉祥之物。在傳統的婚禮等喜慶場合,經常要飲用一種在鹽浸.在日本,櫻花盛開的季節,到處都能夠看到一邊賞花一邊舉行宴會的情景。

    櫻花是春天的象徵,是春的季語,因此,櫻花對日本人自然觀的折射體現在與自然和櫻花,以及櫻花季節有關的許多詞語上,如櫻時雨、櫻吹雪、櫻前線、櫻狩、櫻田、櫻茶屋、櫻月、櫻結、櫻飯、櫻湯、櫻漬、櫻燈籠、櫻餅、櫻酒、櫻貝、櫻色、櫻魚等。這些詞彙是日本民族語言中特有的現象,體現了日本人纖細的自然情趣和島國特有的風土。對於“櫻花”(日語讀作“さくら”)詞源,有學者指出“さ”在古語中表示“農耕神”、“穀物神靈”,而“くら”為“神靈安然依坐的神位”,因此“さくら”原義為“稻穀神靈所依之花”。傳說櫻樹是農神喜愛的地方,因此櫻花時節,古代的日本人聚在櫻花下,表達對農神的敬畏,占卜收成的好壞。這種古代樸素的祭祀占卜活動演化為後來的“花見(賞櫻)文化”。可見櫻花作為日本本土原生植物,最早是作為農耕文化的象徵與稻米耕作聯絡在一起出現的。

    櫻花花期甚短(約七日),盛開時團團錦簇,熱烈燦爛,極為壯美,但一陣風吹來,滿樹櫻花如雪般靜靜飄落。櫻花在美到極致時凋落,在視覺上給人以極大的衝擊。落花中潛藏著一種令人憐惜的哀愁情緒,這種瞬間的飄落之美與佛教的“短暫、無常、生死輪迴”的思想相吻合,並在與日本人樸素的“哀”的思想相結合中得到深層次的表現。

    不同民族的人們賦予花卉不同的涵義,故而產生了不同的民族審美觀。今天的日本人將櫻花視為“國花”,且每逢春天櫻花盛開之際,日本人都要結伴賞花,充分體現了日本人對櫻花的愛戀之情。櫻花蘊涵有日本民族之於大自然的“物哀美”意識,因此日本人對它們情有獨鍾,體現了日本民族一種特殊的審美觀念。

    日本諺語中的“花數櫻花,人數武士”,指的是花以櫻花為美,做人以武士為範。這一諺語本是歌舞伎《忠臣藏》中的一句臺詞,意思是“百花之中櫻花最為美麗,各類人中武士最值稱道”。《忠臣藏》講述的是47名武士為了報主君之仇,不惜忍辱負重,最終將仇敵殺死,然後接受幕府命令悉數切腹自殺的故事。在這一著名的歌舞伎中,不戀塵世、潔淨凋零的櫻花與武士道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成為歌頌武士不惜生命忠於主君的

    武士道美德的美學符號。

    日本很早就有賞櫻花的習俗。賞花惜花也是日本文學藝術詠唱不盡的主題。在日本古典文學作品中,關於櫻花的描述比比皆是。櫻花美而易逝易碎的生命意象和日本人民從中寄託的人生情懷影響了日本文學藝術的發展。從哀物再到哀人的文學藝術風格,在日本的文學藝術裡,常常有透過謳歌護花惜花來表達人生短暫當惜的心聲。最有特色的賞櫻地當屬川端康成筆下的柔情之地:伊豆半島。“早春二月,伊豆半島的空氣中便開始瀰漫櫻花的味道,遊人從各地趕來,欣賞全日本最早盛開的櫻花。花極早,花期長達一個月,伊豆特有的河津櫻花在日本被稱為‘早春驚喜’。每年2月10日至3月10日,伊豆會舉行大規模的‘河津櫻祭’,從而奏響了一年的賞櫻序曲”。

    櫻花體現了日本文化中自然觀、處世觀、道德觀、審美觀和實用主義思想,是一個動態、多元的文化符號。作為文化符號的櫻花不僅具有傳統的符號意義,而且內涵不斷深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日本社會的變遷,櫻花可能會被賦予新的文化含義,一些舊有文化含義有可能會逐漸消失。透過櫻花,我們可以瞭解並借鑑日本文化中一些先進和優秀的文化元素和內涵,同時也應對其文化中消極危險的一面保持清醒的認識

  • 5 # 問歷史

    櫻花不是日本的國花,日本的國花是菊花。櫻花在日本代表著死亡,被稱為是死亡之花。

    一般來說,從櫻花的第一朵花綻放開始,全部的櫻花綻放需要七天的時間,也就是說七天的時候是最燦爛的,而之後花期也在七天左右。但是日本的櫻花不一樣,受到氣候和天氣的影響,日本的櫻花在最燦爛的時候,也就是第七天,就會開始凋謝,這種在最燦爛的時候選擇死亡,非常符合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所以櫻花在日本代表著死亡。

    既然代表著死亡,當然也就不適合做國花了,所以日本的國花為菊花。

  • 6 # 美國高娓娓

    日本被譽為“櫻花之國”,日本的櫻花世界聞名。但日本的國花卻不是櫻花。日本官方較為認可的說法是日本的國花是菊花。菊花是日本皇室專用的,日本皇室家族的族徽是“十六瓣八重表菊紋”。本尼迪克特在他那本探討日本民族性的《菊與刀》中說:“菊花與刀,兩者構成了同一幅畫。”菊花被譽為死亡的化身,菊花代表的是不可知的前身和宿命的未來。日本普通老百姓只有在婚禮等重大場合才佩戴菊花。

    但櫻花在日本人心目中擁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它象徵著那種不惜一切只為那轉瞬即逝的絢爛。可以說,櫻花真正是日本民族的象徵。

    櫻花盛開在春天,在日本,春天又被稱為“桜時”,經歷一冬的嚴寒,櫻花的綻放帶來了嶄新的春天,櫻花的綻放就象徵著春天的來臨。可謂滿載了美麗到極致的生命力。但櫻花的生命極其短暫,一般被看作只有七天的短暫生命,所以,櫻花帶來極致絢爛的綻放的同事又可謂轉瞬即逝,片刻凋零。兩者對比,極為震撼人心。可以說,櫻花在最短暫的生命裡做了最美麗的綻放。這也是為什麼在日本人眼中,櫻花象徵了謙虛、踏實、堅強的優良品質。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個小國、島國,卻承載了世界上十分之一的活火山,六級以上的地震多達20%,可以說生命無常且不可預知未來,沒準一場地震、火山、海嘯就失去了生命。日本人只有珍惜當下,努力活在“今天”才是積極面對生命的正確態度。櫻花極致怒放又轉瞬即逝和日本民族的處境和生活態度非常的吻合和貼切,可謂完完全全詮釋了日本的民族性。這就是為什麼櫻花在日本文化中擁有不可替代地位的原因。

  • 7 #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首先可以明確的是,日本沒有法定的國花,但檢索《廣辭苑》或者《明鏡國語辭典》,這兩部辭典又明確記載了日本的國花是櫻花和菊花。由此可見,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但卻不是日本唯一的國花,菊花同樣也是日本的國花,因此,可以說日本是雙國花的國家。

    我們知道構成一個國家國花要素的首要條件是某種花卉能作為國家的象徵,其次則是要廣受國民喜愛。那麼,以日本來說菊花即是皇室的招牌,又是政府機構和國民護照上的使用的圖案,就足以構成了象徵國家的意義。而櫻花無疑是最受日本人喜愛的花卉,這兩朵花和在一起才構成了國花的要素,所以日本事實上的國花也就只能即是櫻花又是菊花了。

    至於櫻花在日本文化中的寓意,說起來話就長了。據說櫻花是自喜馬拉雅山經由雲南、四川傳入日本的,但也有日本專家認為日本古時候就有櫻花的存在,只不過那時只是普通的野山櫻而已。

    在養老4年(720年)編纂的《日本書紀》中始見“櫻”字之記載。賞櫻本源自日本宮廷,《古事記》記載,持統天皇(公元645年~703年)就常去奈良吉野山觀櫻。至812年,號稱花道始祖的嵯峨天皇首開“觀櫻之宴”。據史料載,最初是由天皇泛舟飲酒行樂,恰巧一瓣兒櫻花飄落酒杯,才使得天皇不由頓生花情詩性。可見天皇有感的是“落花”。後平安時代日本的賞櫻和歌中歌詠落櫻的詩句也明顯多於歌詠櫻花盛開景象的。感覺當時日本人的賞櫻,就似乎更重視落櫻。而且,這一時期,《古今和歌集》中的詠櫻和歌也早已超出了詠梅的和歌,與當初《萬葉集》中詠梅遠超詠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自此,日本人賞櫻,已經開始形成一種文化並一傳而今。

    最誇張的當屬猴臉大名豐臣秀吉,在慶長三年﹙1598年﹚率1300餘名各路“大名”(諸侯)在京都醍醐寺舉辦盛大“櫻花宴”,是為“醍醐花見”,由此,開啟了日本人每年一度的賞櫻雅風。

    到了江戶時代,賞櫻活動開始由權貴階層普及到平民百姓中,漸漸形成了傳承至今的民間賞櫻風俗。人們不僅為盛開的櫻花之嬌豔而讚歎,也為落花的悽美而傷感。清代日本使臣黃遵憲曾有詩曰:“朝曦看到夕陽斜,流水游龍鬥寶車。宴罷紅雲歌絳雪,東皇第一愛櫻花”。由此足見明治時代日本的賞櫻盛景。

    櫻花一賞千餘年,也就沉澱出了各種寓意,由日本人喻為“吹雪”的落花情境,滋生出了“物哀”情緒,人們開始感傷“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賞櫻開始充斥了無常之感。到了江戶時代,隨著武士道精神的確立,櫻花那經歷短暫的燦爛後隨即凋謝的“壯烈”,死在最美一刻的風骨開始在武士中引起了共鳴。櫻花,從此被譽為大和魂、武士魂。賞櫻,也就被日本人賦予了由熱烈到感傷、無常、甚至枯寂的種種寓意。

    不過,時至今日,看日本人“花見”(賞櫻),似乎又有所不同了,固然,專注於賞櫻的人大有人在,但更多的日本人卻更熱衷於在櫻花樹下聚眾飲宴,舞者有之,唱者有之,醺醺然醉臥櫻樹下者亦有之,而這些人,與其說是來“花見”,倒不如說他們是來狂歡的,好像和賞櫻沒大關係似的,倒更像是借“花見”來一次放鬆、放縱......

  • 8 # 143468619

    日本人非常喜歡櫻花,但櫻花不是日本的國花。在日本圍棋裡分出了好多門派,會舉行一些比賽切磋技藝,技藝高的一派會把一些妙招奇招彙集到一塊,出一本書叫《不斷櫻》。就是說像櫻花一樣把絢爛繽紛呈現給世人,這種無悔的櫻花精神,特別有詩意的名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秋天節日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