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史文集
-
2 # 三十五度聊歷史
感謝你的提問。秦始皇死後,那些大臣是有疑問的,《史記》中明確記載胡亥繼位後,趙高上書胡亥說“沙丘之謀,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資治通鑑》也傳承了這一說法。大臣對秦始皇死亡有疑問,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 密不發喪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出遊天下,在到達沙丘的時候,病已經很嚴重了,下令中車府令趙高給自己最喜愛的長子扶蘇寫信。這時候的扶蘇在上郡大將蒙恬軍中任監軍,信的內容是把兵權交給蒙恬,扶蘇回到咸陽主持秦始皇的葬禮,這樣佈置的目的明顯就是讓扶蘇順利的繼位。但是這封涉及皇位傳承的書信被趙高扣下了。趙高之前因為犯罪被蒙恬的弟弟蒙毅判了死刑,後來因為秦始皇愛惜趙高才留下一條命,趙高於是和蒙氏家族結仇,趙高不願意讓與蒙氏家族關係緊密的扶蘇上位,於是勾結丞相李斯,向天下封鎖了了秦始皇死亡的訊息。趙高及李斯將秦始皇的屍體置於涼車中,並在車上放了很多鮑魚,遮蓋因天熱發出的屍臭。百官照常上車進食,車駕到了咸陽,立即發喪。當時是7月,古代也沒有很好的防腐技術,估計秦始皇涼車的味道應該掩蓋不住,加上百官長時間見不到秦始皇本人,估計疑問會很多。
二 處死扶蘇
趙高及李斯為了順利扶胡亥上位,在秦始皇死亡的同時,假借皇帝詔書令扶蘇及蒙恬自盡。這封詔書的可信性是很高的,一是當時趙高負責保管皇帝的玉璽,詔書上加蓋著皇帝的玉璽;二是這封詔書是丞相李斯起草的。雖然當時蒙恬對這個命令存有疑問,要求再次請示落實,但扶蘇為人仁厚,說“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自殺身亡。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而且為人正直,多次向秦始皇直書進諫,頗得秦始皇喜愛。秦始皇突然下令手握重兵並且自己最喜歡的長子自盡,難道他就不怕扶蘇舉兵造反?這樣的安排明顯不合邏輯,這也應該引起了很多大臣的疑問。
綜上兩點,秦始皇死後,諸位大臣應該有很大的疑問。作為沙丘之謀的趙高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二世登基後,勸說二世將自己的兄弟及諸位大臣趕盡殺絕,群臣人人自危,再加上二世興建阿房宮,苛政重賦,終於引發了陳勝吳廣起義,拉開了秦朝滅亡的序幕,這也應驗了“滅秦者,胡也”的說法。
本回答主要參考《史記》及《資治通鑑》。
-
3 # 我願為樹
有啊,比如當時駐紮在北方的蒙恬。胡亥假傳秦始皇遺詔叫扶蘇自殺的時候,蒙恬就對扶蘇提出過疑問,只是扶蘇過於悲痛,腦殼沒轉過彎,自己自殺了,蒙恬也是無奈。陳勝吳廣反秦的時候不也說“胡亥是篡位,該立扶蘇嗎”。這些連老百姓都知道了,當時朝堂上更不用說了,只是扶蘇蒙恬死了大家害怕胡亥,趙高不說而已。
-
4 # 滌塵索金讀歷史
秦始皇的生與死不是大臣能夠操心的,包括繼承人的選擇上,也不是大臣能夠決定的,說到底這些都是皇帝自己家的家務事,涉足太深只會死無葬身之地,因此只有順其自然才是唯一生存之道。
扶蘇派系的大臣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他雖然因為和秦始皇政見不和被派出修長城,但是依然有很多大臣看好扶蘇,希望由他繼承皇位。
這些人中以蒙恬和蒙毅兩兄弟為代表,他們因為秦始皇沒有傳位給扶蘇而對秦始皇的死提出質疑。
歸根結底是他們支援的扶蘇不能上位,他們的切身利益就會受到侵犯,長期的政治投資將會一無所獲,因此還是為了自身的利益。
趙高派系的大臣趙高是秦始皇死後最大的受益人,他拉攏丞相李斯一起扶持自己的學生胡亥上位,眾所周知,胡亥就是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公子哥,那麼權力必將被趙高和李斯所掌握。
作為秦始皇死後的利益獲得者的趙高系大臣,他們在秦始皇死後收穫巨大得利益,因此他們才不會質疑秦始皇的死。
沒有派系的大臣朝堂之中總有一些無慾無求的大臣,他們不屬於任何派系,無論誰做皇帝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樣的,秦始皇死後扶蘇派系與趙高派系的權力鬥爭更是不敢介入,他們只求安穩度日。
因此這群沒有派系的大臣就不會對秦始皇的死產生疑問,歸根結底這件事超出了他們的能力範圍,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風險大於收益的事,因此不會去管。
總結大臣們對於秦始皇的死活是否關心完全與他們自己的切身利益相關聯,他們更多考慮是是自己從中能得到什麼,至於其他的都是為了換取利益的理由和條件。
-
5 # 晚來風L
大家好,我是晚來風,我來說一下!
因為秦始皇是在巡遊過程中死在了路上,而且由於趙高李斯的陰謀,用鮑魚味道隱藏了屍體腐爛的味道!所以,此時大臣沒有什麼質疑,因為他們都不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了!
此時一邊快馬加鞭往都城趕,要趕緊回去出殯和胡亥即位!
其實在出巡過程中,也是很多大臣跟著的,根據最新的考古資料查明,始皇帝臨死前是召集了跟隨的眾大臣討論身後事的!因為此時秦始皇可能也沒有想到,病情來勢洶洶,所以王位繼承就是一個大麻煩。當時扶蘇協助蒙恬在北方守長城,離自己千里迢迢,招他回來即位時間等不及,而且胡亥也不是他很討厭的兒子。此時,史書是這麼記載的:
《趙正書》記載: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
從這裡可以看的出來,胡亥即位是得到秦始皇同意的,可能有顧慮“國不可一日無主吧”
王死而胡亥立,即殺其兄扶蘇、中尉(蒙)恬。
新皇帝即位,殺了公子扶蘇和蒙恬,大權在握,大臣們還能說什麼呢?
-
6 # 海量說歷史
秦始皇是一個不甘寂寞之人,建國後十多年間,他曾五次東巡,多次在途中遭到暗殺,仍不改初衷,依然堅持出外考查,可見始皇之魄力,就在他第五次出巡中,突然發病,而且越來越嚴重,始皇感到自己末日將臨,便提前做了後事安排,大意是要扶蘇從匈奴邊境回來,主持他的喪事,這就間接說明把皇位傳給了扶蘇,但此詔令還沒發出,始皇便死於河北邢臺地區,這就給了別人有機可乘的機會。
密詔之事只有趙高與李斯知曉,趙高於是對李斯採取了威脅利誘的辦法,讓李斯同意了立胡亥為帝的想法,並與李斯密謀輔持胡亥登位事宜,首先趙高李斯把始皇死訊的訊息封鎖起來,不讓外人得知,依然每天接受別人的奏事,大臣們對秦始皇之死一點也不知曉,還以為始皇還在病中。
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他們並不直接回咸陽,而是繞路而行,並且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做了很多事,讓帝位的天平傾向了胡亥,他與李斯偽造了一個假詔,以不忠不孝為名,讓遠在匈奴邊境的扶蘇與蒙恬自殺,扶蘇對此詔深信不疑,不聽蒙恬苦勸,自殺而死,而蒙恬以要見始皇為由,拒絕自殺,但最後也沒有逃過趙高的魔爪。
在確認扶蘇死後,他們這才把始皇的死訊公佈出來,並由趙高宣讀遺詔,讓胡亥登上了皇位,大臣們都被他們玩弄於股掌之中了,一切已成為事實,即使有疑問,也不敢再提了,為了隱瞞始皇死訊,趙高還買了幾車鹹魚來掩蓋始皇屍體發出的臭氣,可謂是費盡心思,為了實現政治目的,真是不擇手段。
回覆列表
還不是商鞅變法的後遺症,皇帝可以隨意處置臣下,大臣怎敢質疑君上?秦法嚴苛,一視同仁,秦人遵守秦法已經數百年了,能夠活到秦朝的,多半都將秦法深入骨髓了,即使真的有疑問,也不敢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