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姚立華詩詞
-
2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岳飛在中國歷史上可謂家喻戶曉,他從小被母親背刺精忠報國的座右銘,將抗金救國,收復失地作為畢生的夢想。而在南宋對抗金軍的戰鬥中,岳飛和其手下的岳家軍戰果輝煌,為風雨飄搖的南宋政權立下了赫赫戰功。
公元1139年,岳飛率岳家軍和完顏宗弼所率的金軍與對陣於郾城城北。岳家軍大破進犯的金兵主力,郾城大捷。此戰後,岳家軍旗鼓大振,但是,在將士們以為己軍能一鼓作氣,大敗金兵,兵臨開封之時,高宗命令岳飛停戰回朝的指令也到了:十二道金牌。接到指令,岳飛嘆道: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就這樣,岳飛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後,在奸臣秦檜的主導下被處死。
秦檜之所以要害死岳飛,很多人都說秦檜是金人的奸細。據悉,岳飛前一撤軍,秦檜在宋高宗的指使用下,馬上與金兀朮展開了談判,很快達成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紹興和議》。條款除要南宋稱臣、納貢、賠款、割地外,金兀朮還提出一個額外要求:“必殺飛”。
在給秦檜的信中,金兀朮這樣寫道:“爾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且殺吾婿,不可以不報。必殺岳飛,而後和可成也。”
就這樣,從前線回來的岳飛自然難逃一死。當時韓世忠問秦檜,岳飛有什麼罪名時,秦檜一句3個字的讓他啞口無言:“莫須有”解。
當然,秦檜說是說莫須有,但還是給岳飛扣了“三宗罪”的。
在趙構和秦檜眼中,岳飛有三大罪:一是妄議立儲罪,二是擁兵自重罪,三是抗旨違逆罪,三罪並罰,死有餘辜。
而為了做實岳飛的“三宗罪”,秦檜還找了很多“人證”。其中有九個很牛的證人——岳家軍的王俊,王貴,姚政,傅選,董先,徐慶,龐榮,李興,李道九位主將。
要知道岳家軍共十二營,其中有就有9人揭發岳飛罪刑,令人驚歎,同時也讓岳飛百口莫辯,最終蒙冤而死。
要知道岳家軍是岳飛一手打造出來的,他身為主帥,為什麼卻落得個“眾叛親離”的悲慘下場?
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外因。要知道岳家軍內部並非鐵板一塊,除了他本人的嫡系人馬外,12主將所率的隊伍基本都屬於“外包隊”,其性質說白就是“掛靠”,因此,他們只是作戰聽從岳飛調遣節度,而戰爭之外,尤其是面對政治時,其忠誠度自然大打折扣。特別是在岳飛落難時,岳家軍群龍無首,將領們各懷心思,凝聚力也蕩然無存。
二是內因。面積對秦檜的威逼利誘,他們為了“自保”,萬般無奈之下只好誣告岳飛。
而個別忠於岳飛的人,為岳飛抱不平,但也更加被扣上謀反的罪名。
就這樣,秦檜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將岳飛及其長子岳雲、部下張憲冤殺於風波亭。精忠報國的岳飛慘死後,不但南宋臣民寒心,就連對手金軍都深感難過,金朝使者護送徽宗靈柩南歸時,金軍使者問道:“岳飛為何罪名被殺?”南宋官員無言以對,含糊說了2個字:“謀反。”金軍使者冷笑譏諷道:“江南眾臣,論忠者,沒有人能超過岳飛;論善戰者,更沒有人能超過岳飛。”
岳飛生共育有5子2女。23歲的長子岳雲和他一起慘死,而岳飛其他的兒女都沒有上過戰場。因此,朝廷沒有處死他們,而是流放到嶺南一帶。秦檜為什麼沒有夷滅岳飛三族?很可能是秦檜在已經冤殺岳飛的情況下,怕再株連三族,引起民憤。
之後,就在瘴氣橫行,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岳飛的老婆李氏帶著岳家年幼的孩子們過了20年不見天日的悽苦生活。
宋孝宗繼位後,為岳飛平反,他下詔:“追復岳飛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與錄用。”隨後,他恢復了岳飛的原有官銜:“少保、武勝定國軍節度使、武昌郡開國公、食邑六千一百戶、食實封二千六百戶”,並按相應的禮儀改葬。
關於改葬,民間還有個野史趣聞。據說,岳飛就義後,無人敢收屍,大理寺一個叫隗順的獄卒對岳飛十分仰慕,將他的屍體偷偷抱出,偷埋於杭州棲霞嶺,又擔心被發現獲罪,一直不敢聲張。死前,他把兒子叫到跟前交代遺言,告訴兒子偷埋岳飛一事,還說:“將來岳飛必有昭雪的一天,到時朝廷必懸賞求岳飛遺骨,你可向官府如實相告,墳上植有兩棵橘樹,岳飛身上有他原來佩戴的玉環,棺上鉛筩刻有‘大理寺’字樣,均是我埋葬時做的記號。”
後來,宋孝宗為嶽平反,依禮改葬,不知岳飛屍首何處,果然懸賞求屍。隗順的兒子立馬報告,才使岳飛之墓重現世人面前。
平反後,岳家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據悉,八百年後,現在岳飛的後代遍及中國各省市、還有不少海外的岳飛後裔。每年的農曆二月二十五,他們會從四面八方趕來,聚在一起舉辦活動,緬懷先人,傳承祖志,警示後人。
-
3 # 狄飛驚
壯懷激烈嶽武穆,被誣謀反天下冤。可憐五子皆流放,奸臣昏君臭名揚。
岳飛被殺的罪名是謀反,這是滿門抄斬甚至株連九族的罪名,但昏君趙構和姦臣秦檜卻對其妻兒“網開一面”,僅僅處以“流放”之刑。
這是他們皇恩浩蕩,良心猶存嗎?不是!這是他們做賊心虛,以塞悠悠之口而已。
長子岳雲被殺,其餘4子均被流放嶺南據《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生前共有5子,岳飛被害後,他們的命運分別如下:
長子岳雲,岳飛養子(也有說是其親子),與岳飛一同被殺,棄市,年僅23歲。
次子嶽雷、三子嶽霖、四子嶽震、五子嶽霆,岳飛遇害時分別是16歲、12歲、7歲、3歲,與岳飛續絃夫人李氏一同被流放嶺南,3名年少幼年的兒子,均被其撫養成人。
孝宗追復岳飛官職,岳飛4子均補錄為官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繼位不久的宋孝宗宣佈追復岳飛官職,補錄其子,岳飛的4個兒子均被錄用為官,他們的仕途發展如下:
次子嶽雷,時年36歲,官至忠訓郎、閣門祗候,贈武略郎。
三子嶽霖,時年32歲,官至朝散大夫、敷文閣待制,贈太中大夫。
四子嶽震,時年27歲,官至朝奉大夫、提舉江南東路茶鹽公事。
五子嶽霆,時年23歲,官至修武郎、閣門祗候。
岳飛或有2女,史料記載不詳根據史料記載,岳飛或有2女。長女嶽安娘,嫁高祚,曾於隆興元年(1163年)特補承信郎。
次女嶽銀瓶,民間傳說她聽聞父兄冤死,為之鳴冤不果,懷抱銀瓶投井而死,終年13歲。
-
4 # 王斌兔斯基
岳飛一生娶妻二人,分別是前妻劉氏、後妻李孝娥。這兩任妻子生了七個兒女,所以岳飛共有五個兒子兩個女兒,而不是隻有五個兒女。
這七個子女分別是:
長子岳雲。(也有認為岳雲是養子的)
岳飛遇害時,他的長子岳雲也一同被殺。當時岳雲年僅23歲,放到現在也就剛剛大學本科畢業。
次子嶽雷。
嶽雷在岳飛死後被流放雲南,流放了長達二十多年,在這期間嶽雷共撫育來四子二女。後來直到岳飛為宋孝宗平反,才得以恢復聲譽官職。最後以78歲高齡安然故去。
三子嶽靄與五子嶽震:
這兩個孩子當時都還很小,岳飛遇害後這兩個孩子被岳飛家人擁護著北渡長江,隱藏在今湖北黃梅縣,並改姓卾(岳飛被封為卾王,而湖北也簡稱卾)。後來直到岳飛平反,才回到南宋境內,並恢復嶽姓。另外嶽靄被宋孝宗賜姓岳霆。這兩兄弟都封了官職,得以善終。
四子嶽霖:
嶽霖也順利活到了岳飛平反,並且恢復了官職。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岳飛的五個兒子裡,嶽霖是最注重收集岳飛資料的那個。而且岳飛的孫子岳珂,也就是嶽霖的兒子,把嶽霖收集的這些資料整理成冊,成為了後人研究南宋史和岳飛的第一手資料。
兩個女兒嶽安娘和嶽銀瓶,事蹟不詳,史書中幾乎沒有任何記載。甚至這兩個女兒是否真的存在都存疑。
所以按照最後的結果來說,岳飛的後代可以說是悲慘至極。畢竟平反之前的冤屈長達二十一年,這不是一般人能夠熬過去的。
回覆列表
岳飛有五子二女,即長子岳雲,次子嶽雷,三子嶽霖,四子嶽震,五子嶽霆。長女安娘,次女孝娥(即銀瓶)。其中嶽雲,嶽雷,嶽安娘為元配劉氏生,其餘子氏皆續妻李氏所生。飛死,長子云與父同遇難。雷,霖並安娘隨李氏被流放嶺南瘴癘之地。後嶽雷亦死於流放之所。嶽霆,嶽震逃至湖北黃梅,被一聶姓士人收養,改姓鄂,得免於難。長女安娘後嫁承信郎高祚,嶽案平復,高祚得補官,安娘後事跡不詳。次女孝娥,李氏生,長於嶽霆,嶽震,許福州推官高登子高拂。父兄死難,欲學緹縈,含憤上書為父兄辨冤,為邏卒阻止,憤投井水死,年七歲(一說十一,另有說十三),民間呼為”銀瓶小姐。“隆興年元年,孝宗立,岳飛案得雪,家屬俱從流放地遇赦北還,岳飛妻李氏被追復楚國夫人,諸子皆被錄用為官。後岳飛諸子皆或居江西,或居浙江,或居湖北,經累世流寓遷徒,今岳飛後裔枝葉已幾遍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