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楓閣
-
2 # 立志成蟲
秦始皇是用戰爭的手段統一六國的,天下在戰亂後應該注重經濟建設的恢復發展和修養生息的。可是秦始皇濫用民力,修長城修皇陵遠征南方大部分的勞動力都不搞生產了,作為農耕國家,田間地頭壯勞力匱乏,指望老人婦女兒童種地能有多好的收成?而且還要為國家的這些大工程承擔沉重的賦稅。長此以往民眾不堪重負在秦始皇死後終於爆發了。根據近幾年出土的秦簡律法記載,陳勝吳廣去戍邊誤期不是死罪,何況是因為大雨耽誤了,可能都不會追究責任。不管陳勝吳廣和同行的人知不知道秦法,反正在大澤鄉這一把火燒起來天下紛紛響應,秦朝就此滅亡在起義軍的浪潮裡。至於原本出身趙國宗室的貴族趙高,不過是禍亂朝廷報國破家亡的仇罷了,也只能爭權奪利,排除殘害異己,換換皇帝,還變不了天。包括項梁項羽這樣的六國舊貴族也是藉著民眾的怒火趁勢而起,還有那個“沛縣無賴”日後的漢高祖劉邦,也參加了反秦的起義軍。漠視踐踏民眾的福祉,必然滅亡
-
3 # 大秦鐵鷹劍士
秦國的滅亡,表現上看是六國復辟,(項羽 是楚國貴族後代,其它各國也基本是六國貴族後代,只有陳勝是真正的農民),真正的原因則是胡亥與趙高不會治國,失去了天下民心。
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時間裡,列國征伐不斷,天下百姓受戰亂之苦深矣。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終於統一了天下,這是天下民心所向,統一對天下百姓是好事,但是對於六國的貴族們則是壞事,因此六國貴族都在等待時機復辟。史記中記載的“始皇即歿,餘威震於殊俗”是什麼意思?就是說秦始皇的統一是得天下民心的,人們還是期望後來者改善民生,並不希望再打仗。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沒有采取漢初的休養生休政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是進行了重大工程建設。北築長城擊匈奴,南征百越修靈渠,國中還在大建直道統郡縣,這些工程本就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但是贏政硬是有唯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變新天的決心。這些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工程把天下民力耗盡,老百姓日子過得越來越差,動不動就會犯法被嚴懲,民心有所喪失,但是秦皇的威望還在,秦國軍隊還在,六國貴族也不敢復辟。
秦皇死後,胡亥和實際執政的趙高威望沒有秦皇的百分之一,還把秦軍統帥蒙恬賜死,北軍大部分解散掉。而胡亥當政後,不及時調整國內政策,不採用休養生息的方式緩和矛盾,卻是大張旗鼓修秦皇陵以及阿房宮。這下六國貴族找到了機會,陳勝這個出頭鳥一起來,六國貴族們紛紛復辟,天下立馬陷入了戰國時代的格局,只是這時楚國代替了當時的趙國,而秦國卻變成了當時的南韓,攻守之勢易也,很快大秦帝國就倒下了。
因此秦國真正滅亡的原因是沒有及時調整政策,休養生息(主因);而六國復辟力量藉助天下民心而起,又出了一個不會打仗的胡亥和很能打仗的項羽,秦國自然就滅亡了(次因)。
回覆列表
眾觀古代朝代的滅亡原因,一定是在朝不在野。秦朝的滅亡是一個必然,很多人提出一點就是扶蘇不死,秦朝不滅,我也認同這個說法。從胡亥和趙高的理政能力來說,是把秦國玩壞了的。之所以存在農民起義,還是普通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都達不到要求,只有透過造反才有出路。可以看看《朱元璋》這個電視劇,胡軍主演的,裡面的有一句臺詞,說的是那年,咱家要是多有幾口糧,就不會有現在的朱元璋。主要還是源於胡亥和趙高的理政不當,從朝廷內部的問題影響朝野外民眾的基本生活,導致了起義軍。裡面存在著一個因果關係,因重於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