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斷臂的維納斯3

    剛剛嶄露頭角的盒馬鮮生,在馬雲光臨之後,變得更火了。作為阿里巴巴孕育了兩年的新零售平臺,盒馬鮮生已開出13家線下門店,覆蓋北京、上海和寧波,其首店上海金橋店已實現單店盈利。

    當生鮮電商紛紛虧損、線下零售店淨利潤大幅下滑之時,盒馬鮮生似乎成了一個異類。與此同時,“盒馬效應”持續發酵,美團、本來生活等也紛紛效仿,並被貼上了“對標盒馬”的標籤。那麼,被視為新零售樣本的盒馬鮮生,到底能否成為生鮮電商的轉型標杆?

    線下店只能結算 必須線上付款

    生鮮店員工成了“揀貨員”

    再往裡走,蔬果區最顯眼的地方放著只供當日銷售的“日日鮮”蔬菜,每包的價格只要一兩元,顯然是促銷爆款。

    記者是中午10時半來到店內的,在蔬果區,盒馬鮮生裡的員工行色匆匆,手裡拿著一個外送保鮮袋滿場跑,感覺店內員工比顧客還多。原來這個時間正是盒馬外送訂單最旺的階段,員工正忙著給顧客分單揀貨,他們每個人手裡都拿著一支POS槍給商品掃碼,掃碼後將商品放到另一隻手提著的保溫袋裡。

    據現場營業員介紹,這是盒馬鮮生傳貨吊架,使用者線上下單後,後場會把管理區域內的物品資訊傳到POS槍上,工作人員掃碼撿貨,然後將包裝好商品的保鮮袋掛到懸掛系統上,傳送帶直接送到後場。

    線上訂單的配送堪稱快速精準

    這家盒馬鮮生店內,僅支援盒馬APP線上支付,顧客可以到收銀臺找收銀員掃碼結算,也有一臺自助收銀機供使用者自助結算。

    店內體驗結束後,記者還體驗了一把盒馬鮮生引以為傲的配送服務。記者住在浦東錦繡路一家酒店,26日晚上臨睡前,從盒馬APP上下單買早餐,點了一個麵包、一組酸奶和6瓶水,共計30.2元,訂單顯示為“免運費”。記者發現,多數時段的配送是免費的,而繁忙時段的低金額訂單需加收7.9元的運費。

    產業篇“盒馬模式”

    能否挽救生鮮電商?

    盒馬提出30分鐘配送到家

    盒馬創立於2015年3月,首家門店(上海金橋廣場店)開業時間為2016年1月15日,盒馬APP同步建成。截至今年7月17日,盒馬已開出13家門店,其中上海10家,北京2家,寧波1家。

    盒馬不是超市,不是便利店,不是餐飲店,也不是菜市場,有人稱之為“四不像”。按照盒馬自己的解釋,盒馬是“超市+餐飲+物流+APP”的複合功能體。

    對於生鮮電商而言,客戶在線上下訂單後,由線下門店負責配送的做法並不新鮮。此前,廣東農墾的佳鮮農莊、英德供銷社的即送網等,在線上線下融合方面都有過嘗試。被稱為新零售標杆的盒馬鮮生,到底有何不同之處?

    “配送是盒馬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我們跟原來的電商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把配送線路做好了,所以效率最好。”盒馬創始人兼CEO侯毅表示,盒馬實行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線下重體驗,線上重交易,圍繞門店3公里範圍,構建起30分鐘送達的冷鏈物流配送體系。“目前以北京主要的B2C電商來講,最快的配送速度是3小時,對日常生活來講太長了。所以盒馬鮮生提出了30分鐘配送到家,隨時隨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侯毅說。

    談到盒馬與其他生鮮電商的不同之處,侯毅解釋說,盒馬整個業態都基於新零售而生,真正做到線上與線下聯動。盒馬綜合運用大資料、移動互聯、智慧物聯網、自動化等技術和先進裝置,實現人、貨、場三者之間的最最佳化匹配,從供應鏈、倉儲到配送,盒馬都有自己的完整物流體系,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對電商而言,不是開了一個線下店就可以稱之為新零售。”本來生活網副Quattroporte劉有才認為,名稱不重要,關鍵是內涵。“對於新零售,我的理解是,必須在商品採購和開發、商品品類組合、購物體驗、服務、消費者連結方式以及流通效率等方面實現創新。”

    盈利核心點是提效率降成本

    目前,中國生鮮市場規模接近1萬億元,電商的滲透率不到3%,但每年增速超過50%,是名副其實的新藍海。然而,資料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95%虧損,4%持平,而實現盈利的只有1%。

    過去兩年,不斷有創業者嘗試從電商的角度闖入生鮮行業,但都在短暫的快速擴張後遇到了增長的瓶頸。在這種情況之下,盒馬為何敢相向而行?被貼上“網紅超市”“新零售標杆”等標籤的盒馬,是在燒錢還是賺錢?

    7月17日,盒馬鮮生宣佈其首店上海金橋店實現單店盈利。華泰證券研究報告顯示,盒馬上海金橋店2016年全年營業額約2.5億元。

    “傳統零售企業(商超類)做到每年每平方米產出的營業額為1.5萬元,這是目前零售企業做的最高水平。但是,盒馬鮮生今年已經實現了5萬元,我們到年底可能是10萬元。”侯毅表示,“盒馬鮮生盈利的核心點,是透過新技術和零售重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侯毅還表示,“盒馬將進入快速的發展期,在未來的半年或一年內,我們會看到盒馬鮮生有很多店開張。盒馬會穩紮穩打,把消費體驗做得更紮實,我們不會盲目擴張,而是把一個一個城市做透。”

    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

    自2012年生鮮電商元年以來,生鮮電商行業迅速經歷了井噴式野蠻生長期,隨後又迎來了倒閉狂潮。這個電商行業的“最後一片藍海”,在不斷經歷著探索與變革,從B2C、B2B到O2O,每一種新模式的誕生,都成為各路電商企業的瘋狂追求。

    生鮮電商生意難做,生存艱難,已然成為電商界的共識。而盒馬鮮生的出現,似乎又讓人看到了生鮮零售的新路徑。

    今年6月,美團點評悄悄上線了掌魚生鮮APP,並且在北京望京博泰國際商業廣場開設了第一家線下門店;7月,本來生活第一家線下門店也在成都開業。美團和本來生活,均被貼上了“對標盒馬”的標籤。

    對此,電商行業專家魯振旺表示,不論是盒馬鮮生還是掌魚生鮮,所謂的新零售正處在嘗試階段,企業與企業之間不一定要對標,每個人都可能走出不同的道路。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則認為,盒馬鮮生的模式也存在一定挑戰,把一個模式放到不同的城市,使用者的喜好不同,管理、運營、供應鏈都是比較大的挑戰。

    連線盒馬鮮生創始人兼CEO侯毅:

    新零售最大價值是線下流量往線上轉

    “盒馬鮮生從第一天便開始堅持的底線,必須透過手機APP建構消費模式。它的最大優點,就是我知道你是誰了。”侯毅表示,因為有了支付寶,支付寶是實名認證,所以知道你是男的還是女的,以及購物習慣。

    在侯毅看來,盒馬鮮生是基於阿里巴巴的生態資料,可以根據有關消費者的行為體徵,提供更精準的服務,來提升整個零售的效率。

    據侯毅透露,盒馬使用者的黏性和線上轉化率相當驚人,線上訂單佔比超過50%,營業半年以上的成熟店鋪更是可以達到70%,且線上使用者轉化率高達35%。在侯毅的計劃中,未來線上訂單應該是線下實體店的10倍,也就是線上訂單佔比達到90%,預計今年底會有幾家門店達到這個目標。

  • 2 # 瑞麗韓詩

    實體服裝店如何利用網際網路賺錢?實際上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找個好平臺,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專注專一的死磕。不要急於求成,成功都是熬出來的。網際網路時代,只要能堅持創新改革,緊跟時代的服裝店就能賺到錢。

    網際網路時代的機遇

    為什麼有的服裝店總是賺不到錢呢?就是不學習,缺乏行動力及長遠的眼光。眾所周知現在實體零售行業難做,而電商雖然風生水起,但是物極必反,電商也逐漸走下坡路,而線上線上結合是必然的趨勢。如馬雲說的“新零售”很多人不當一回事,而聰明的人卻在死磕著新零售,思考著如何運用新零售來賺錢。

    創造財富的核心

  • 3 # 孫洪鶴

    新零售與開不開線下店鋪沒有直接必然關係:新零售的最大本質就是大供應鏈,天線下店只是新零售的一種全新形式,而不是本質。

    新零售,最大的本質就是供應鏈上的全新改變,這就是我們說的S2B中的大S即供應鏈,線下開實體店鋪,其本質是“更好的TO B 的過程”

    因為新零售大供應鏈平臺-商城,比如京東,如果沒有線下的實體服務店,其終端就沒有小B更好的服務消費者C的支撐,而且還會被區域的電商平臺比如微商、直銷等,大量的搶走客戶源。

    新零售,開線下實體服務型店,就是會員-粉絲的競爭搶奪戰升級,線下實體+新零售商城是最佳的組合

    即解決了新零售的線上:引流-社交化-成交-裂變,又可以讓線下實體成為:服務-深度社交-會員生態化更強。

    電商開線下店鋪,不能說就是新零售:新零售的前題一定是大供應鏈:而個體企業的供應鏈不是新零售供應鏈,這有本質的區別。

  • 4 # 大材研究

    電商開線下店,如果單純把網上賣得好的商品,放到線下店裡,給最好的位置,真的就對嗎?

    其實不然,線下店的購物習慣跟網購之間,在商品選擇方面到底存在多大的差別,這個是值得思考的。

    而且有時候,賣得好與不好的商品,交叉放到一起,滿足社群使用者的需求,能夠營造比較好的生活場景,產生逛的樂趣。

    試想,乾巴巴的就是那幾十種賣得最好的商品,佔領了到店顧客的視覺中心,甚至一家店裡就只有這些網上賣得比較不錯的SKU,反倒少了很多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階白領為了家庭成為全職太太,你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