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嗦碗牛肉粉
-
2 # 娃娃騎著洋妹妹
這個問題問的好!這就要從令堂的歷史說起了……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女孩喜歡上一位王子。但是那個王子已經有心上人了,拒絕了她。
女孩非常難過,從此以後看到男人就唱歌(我們這叫花痴)。
有一天一個小流氓看到了這個女孩,雙方一拍即合,就近找了個綠化帶……
綠化帶裡春意盎然,時不時發出:“雅蠛蝶”的輕呼。
兩個撿垃圾的老漢聽到了,小心翼翼的舉槍加入……(待續,樓下補充)
-
3 # 好想被御坂美琴辱罵啊
臺灣至遲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開始有人類居住,在澎湖水道所發現的澎湖原人之生存時代則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前。[32]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後的史前文化普遍認為屬於南島語系民族[33]。主要的文化有舊石器時代的臺東長濱文化、苗栗網形文化、臺南左鎮人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臺北圓山文化、營埔文化、臺東卑南文化、臺北十三行文化。而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在也於13世紀以前就存在於臺灣島上,這些原住民族分佈於臺灣全島,屬於南島語系。臺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34]、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日語:貫頭衣)、親族外婚、親子連名制、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佔、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特質。[35]雖《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孫吳曾派軍登陸夷洲,《隋書》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但並無資料可證明這些中國古籍所載地名是今日的臺灣。
10世紀時,宋朝的漢人開始在澎湖群島開墾。宋孝宗乾道7年(1171年),南宋正式佔領澎湖群島,劃屬福建路晉江縣。1225年,趙汝適所著諸蕃志提到“泉有海島,曰澎湖群島,隸晉江縣。”,正式確認澎湖群島為南宋所據。13世紀漢人開始在澎湖群島定居,但因與原住民族部落的敵對,以及原住民貿易資源對漢人缺乏吸引力,雙方少有互動,僅有少數漢族冒險家或漁民與原住民從事貿易,這樣的情況維持到16世紀[36]。
1281年(元世祖至元18年)元軍東征日本因颱風失敗,迂迴琉求國,道經澎湖設澎湖巡檢司,企圖進取琉求國,作為徵日本之準備,然使者僅至澎湖而返。隨後佔領澎湖,並劃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路,主官為澎湖寨巡檢。澎湖巡檢司不但是澎湖群島的首次行政區劃,也是臺灣範圍內的首次官署設定[來源請求]。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定該官署,直至1384年因為實施封海政策,予以廢除。明太祖於《皇明祖訓》載明正南偏東的“不徵之國”包括大琉球(琉球國)與“不通往來,未嘗入貢”的小琉球,後者是否指臺灣或仍未明確。
明世宗嘉靖42年(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據澎湖為止,但在1624年,明朝福建巡撫南居益又派兵進攻澎湖,並取得了澎湖之戰的勝利,從而將荷蘭共和國勢力驅逐出澎湖,再度佔領了澎湖列島。到了16世紀中期,包含倭寇在內的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並將臺灣作為躲藏地點。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然後再到臺灣,成為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一部分住民。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殖民臺灣的歐洲Explorer,但是與臺灣的實質關係僅止於用鴉片和稻米來交換一些原住民族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
約在1617年,明朝水師軍官趙秉鑑意圖謀反,他以東番為根據地,於赤崁首次築城寨[37][38]。1624年,顏思齊在魍港(另一說在笨港,今雲林北港及嘉義新港地區)設立十寨作為據點[39],其繼承人鄭芝龍後來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海盜,並在1628年接受明朝招撫。同年閩南大旱,鄭芝龍曾提議招募饑民移民、開墾臺灣[40],亦有學者認為此提議從未執行[41]。這段期間鄭芝龍曾強力控制中國東南沿海的商船,以及中國大陸對臺灣的貿易[42]。
17世紀起,中臺灣的原住民族曾出現一個跨部落王國,即後世所稱的大肚王國,這也是臺灣歷史記錄上最早出現的政權[43][44][45][46]。大肚王國由巴布拉族、貓霧捒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等原住民部族的27個村社組成(後來只剩15至18個村社),共主稱為“大肚王”,在鼎盛時期的領域範圍南至今之鹿港、北至今之桃園,後期則僅限於大肚溪流域一帶。該王國在1644年荷蘭人武力入侵後降服,1645年4月荷蘭人召開南部的地方會議,“大肚王”甘仔轄·阿拉米跟荷蘭東印度公司訂約,表示臣服,大肚王國失去部分主權,不過直到1662年荷蘭人離開臺灣為止,大肚王國都維持半獨立狀態。大肚王國歸順荷蘭,但從未歸順明鄭王朝。1661年明鄭政權統治臺灣後實施“兵農合一”政策,派遣鄭軍分赴各地屯墾,侵害到原住民族的活動空間,導致明鄭王朝和大肚王國發生數次武裝衝突。
1683年明鄭王朝滅亡後,清康熙61年(1722年)出任巡臺御史的黃叔璥在他的《臺海使槎錄》一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大肚山形,遠望如百雉高城,昔有番長名大眉。”雖然寥寥數語,卻說明17世紀的臺灣中部確實有一個“超部落”的王國。清雍正9年(1731年),清廷官吏對原住民指派勞役過多,引起原住民群起反抗,發生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翌年遭鎮壓,各族人陸續逃離原居地,遷往埔里(南投縣北部)一帶,大肚王國終告瓦解。
荷蘭統治時期自1624年登陸大員(今臺南安平)起,至1662年被鄭氏驅逐,共38年。
西班牙統治時期自1626年從三貂角登陸起,至1642年被荷蘭驅逐而退出臺灣,共16年。
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試圖將澎湖建立成一個貿易前哨站,但被明將沈有容擊退。[47]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臺灣南部,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臺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同年,於“一鯤鯓”(今臺南安平)築其行政中心“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16],以此作為統治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及澎湖的居民遷往臺灣開墾,其中許多人定居於臺灣[47]。1626年至1642年,臺灣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佔領[48],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與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並稱之為“聖救主城”(即聖薩爾瓦多城)。之後又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今紅毛城原址附近)。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荷蘭東印度公司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江戶幕府的陰謀,使日本決定在對外貿易上執行鎖國,只有清帝國(包括鄭氏政權)與荷蘭是例外。為了更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荷蘭人於1642年攻佔了西班牙的佔領的雞籠地區,趕走了統治當地16年的西班牙人。
荷蘭所侵佔建立的殖民王國,是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的政權,並有少量對平埔族的教育與傳教事業。佔領目的是作為對明朝、日本、北韓半島與南洋貿易據點的樞紐,臺灣據點成為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據點的第二名(僅次於日本),獲利主要是配送給公司股東。
由於苛徵與限制,使得原住民族在1629年與1636年,分別發起麻豆溪事件與蕭壟事件兩次大型反抗。到了1652年,以鄭芝龍舊部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移民,也對殖民者展開大規模的反抗。平息之後,荷蘭人於“府城”(今臺南中西)興建商業中心“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以加強防範反抗事件。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臺灣。1661年,由鄭成功所領導的鄭軍圍攻熱蘭遮城,佔領臺灣,1662年2月荷蘭人接受條件開城投降,結束對臺灣38年的統治(1624~1662)。
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領兵渡海打敗荷蘭東印度公司軍隊起,經鄭氏三代統治南臺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共22年。
以反清復明為志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攻下“熱蘭遮城”,懷念故鄉閩南的鄭成功將它改稱安平城,賡續的戰役迫使荷蘭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揆一於1662年2月1日(黃曆12月13日)簽字投降,撤離臺灣,自此臺南一帶歸為明鄭治理,建立了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鄭氏改赤崁建都為東都明京,即今臺南市所在之地,設承天府及二縣(承天府以北為天興縣;以南為萬年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鄭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其子鄭經在廈門起兵,打敗了叔父鄭襲,回臺南繼位,1664年改東都為東寧、天興縣為天興州、萬年縣為萬年州。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允許英國在臺設立商館,當時英華人直稱其為“臺灣王國”或“福爾摩沙王國”[49]。 鄭氏在陳永華的輔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設孔廟,行科舉,境內大治。鄭經死後,原要傳位給長子鄭克臧,但權臣馮錫範及劉國軒發動政變,鄭克臧被殺,幼子鄭克塽繼位,於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被施琅和姚啟聖所率領的清軍水師打敗,鄭克塽被迫投降。清廷曾有官員建議放棄臺灣,但康熙皇帝剖析利害不願放棄,遂於1684年設立“臺灣府”與三縣(臺灣、諸羅、鳳山),歸福建省管轄
臺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佔臺灣,至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帝國,雖從未完整統治全臺灣,但名義上統治臺灣主要區域的時間計212年。
清治前期(1683~1858)
1684年4月,臺灣納入大清版圖,由隸屬福建省之下的臺灣府管轄。清廷在統治臺灣之初採消極治臺政策,治臺政策儘量以較低的成本來經營建設,並視情況鼓勵人民開墾,雖然1684年取消海禁期間迎來一波赴臺移民潮,加速開墾。但不久因清廷再次實施《海禁政策》並頒佈《渡臺禁令》所終止。先是將十幾萬在荷西時期居住在臺灣的漢人強制遣返內地原籍,再對內地人移民臺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但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臺,在臺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在拓殖臺灣西部的歷程上,擠壓平埔族部落及原住民生存空間,並統治其土地。後來慢慢開始有向臺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初期為數不多[51]。1719年施世榜在二水一帶興建水圳,引濁水溪灌溉,人稱施厝圳或八堡圳,為早期臺灣最大水利工程。1720年起成立“府城三郊”產商合一組織,而外銷的增加,又促使農業生產量(米、糖等)的增加,奠定府城成為文化商業重鎮。由於初期清廷派來的官吏素質良莠不齊、加之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臺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造成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不斷髮生,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臺灣的三大“叛亂案”。然而,朱一貴事件與林爽文事件,打著武裝起義和反清復明的旗號,實際上乃為燒殺劫掠之盜匪組織,專門魚肉臺灣其他鄉民之持械搶劫暴行。
雍正2年增設一縣(彰化)、二廳(淡水、澎湖),並降旨準廣東人移民臺灣,雍正10年首度開放憑證攜眷渡臺,大量漢人攜眷渡臺。到了18世紀,乾隆於1760年5月清廷準臺民可攜眷入臺,廢止官員不可攜眷規定。後期又進一步更改渡臺措施,百姓不需憑證可舉家遷徙入臺。自乾隆開始出現大量開墾移民,攜眷渡臺者眾,而此臺灣移民又以漳州人、泉州人最多,客家人僅約漳泉人士之四分之一居次。大量漢人舉家移民,1784年設鹿港為新港口,鹿港開始成為臺灣中北部的政治、文化、經濟的重鎮,與其他兩大貿易港合稱“一府(臺南)二鹿(鹿港)三艋舺(萬華)”。由於先來後到的土地分配衝突及水源分配而相繼發生分類械鬥,進而影響日後臺灣族群的分佈,在此時,漢人不斷侵佔平埔族土地,迫使平埔族漢化或移往高山,接受山地的原住民的庇護。對於此一現象,清廷官衙控制力薄弱,無法禁絕遏止,地方官甚至藉漠視泉漳之間、粵閩之間、客閩之間族群內外各方爭鬥與分化,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可能的叛亂力量。這種族群內外文化、生活、語言、地域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
清治後期(1858~1895)
19世紀中葉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大清帝國,咸豐年間爆發英法聯軍之役,清廷簽訂多項不平等條約,迫使臺灣在1860年,開放部分港口(雞籠、淡水、安平、打狗)對外通商。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臺灣外海,試圖佔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歸於失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臺灣第一次武裝入侵的行動。 1874年,日本因琉球人誤闖排灣族領土事件,出兵恆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52]。這對清廷以往消極的臺灣經營成為一種警訊。清廷在日軍出兵臺灣後的1874年5月27日,迅Superb遣欽差大臣沈葆楨來臺,辦理臺灣清朝統治區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強化臺灣的防衛力量,在安平(億載金城)、旗後(威震天南)等地修建炮臺及開闢八通關古道等道路加強後山防禦,並革新臺灣行政、廢除《渡臺禁令》以補強政策使臺灣發展。其繼任者福建省巡撫丁日昌於1876年來臺灣繼續推行革新,任內設定招墾局,鼓勵閩粵居民來臺開墾,並開辦礦業,以機器開採雞籠煤礦,架設當時臺灣第一條自建電報線。
1884年,清廷與法國因越南爆發中法戰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臺灣北部[53],使劉銘傳被清廷重新啟用派往臺灣。劉銘傳在臺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臺的計劃,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登臺。1885年,清廷將臺灣從福建分離出來升格設立臺灣省[54],並由劉銘傳出任臺灣首任巡撫。到1891年為止劉銘傳在臺灣設立防禦措施,整理軍備,同時也在臺灣開發和建立了許多基礎設施,他督臺期間臺灣的第一條從基隆到新竹鐵路開通[55],此外他還建立了電報局、煤務局、鐵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機構,還成立西學堂、電報學堂等教育機構。[56]但是劉銘傳的新政並沒有考慮到官吏的廉潔以及臺灣本身財政負擔的問題,導致臺灣財政負擔大幅增加,清朝官員貪汙頻繁,以及人民的反抗。1889年彰化地區就曾經因為清田賦問題而爆發“公道大王”施九緞事件。
光緒20年(1894年)12月唐景崧就任臺灣巡撫;由於清廷在甲午戰爭(光緒20年,明治27年,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的失敗,加上日軍1895年3月先佔領澎湖,迫使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和澎湖之主權割讓給了當時積極向外擴充套件勢力的日本帝國。梁啟超及康有為等士人發起公車上書抗議清廷割讓臺灣之舉,然清廷不為所動;而臺灣建立臺灣民主國對抗日本,以藍地黃虎的“黃虎旗”當作國旗,以唐景崧就任臨時大總統,劉永福任大將軍。日軍為接收臺灣,於未完成臺灣授受手續下,提前於1895年5月29日登陸澳底(新北市貢寮區三貂角附近),後遭遇‘臺灣民主國’的正規軍(五營棟軍,廿營粵勇)和義軍抵抗暴發‘乙未戰爭’(1895年5月29日-11月18日),臺灣民主國逐次節節抵抗,因武器落後和後援不繼而讓日本帝國武力佔領臺灣成功。
臺灣日治時期自1895年6月17日臺灣總督於臺北城舉行“始政式”起,至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計約50年。
日本接收臺灣前,臺灣本地官員士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於臺北城成立“臺灣民主國”年號永清,推舉末代臺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結果日軍甫登陸唐景崧立刻逃至廈門市,6月26日劉永福於臺南繼任臺灣民主國總統。全臺防務由軍務大臣李秉瑞指揮。之後3個月,民主國軍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造成14,000名臺灣兵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臺灣史上最大的一場戰爭[57]。
乙未戰爭戰事集中於臺灣島,日方投入包含近衛師團等正規軍隊的30,000餘名兵力,而臺灣抵抗力量主要有臺灣人民等自發性組成的抗日軍;合計正規軍約有33,000餘名,及民兵10萬名。乙未戰爭是發生在臺灣上,戰鬥地域最廣、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死傷嚴重、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當時幾乎是全民參與,其中尤以客家族群作戰最慓悍善戰。然日軍有備而來,武器裝備優勢差距過大,臺灣反抗軍終究不敵,自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6月14日轉進臺北、10月21日攻入臺南到10月23日日軍控制全臺灣為止,戰事持續總時間約5個月。許多臺灣商人如臺北城辜顯榮,為保全自身財產,選擇和日軍合作,甚至幫日軍開路做間諜清除臺灣反抗力量。另一方面不少地方仕紳如苗栗烈士吳湯興,卻選擇和日軍作殊死戰。吳與同袍雖身死,卻留下風骨永為後世景仰。
初期反抗勢力掃蕩底定後,日本設臺灣總督為殖民臺灣最高長官,並設定臺灣總督府作為在臺的最高統治機關。初期,總督職務均由軍人擔任,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由於臺灣人民的激烈反抗,日本每年為臺灣倒貼許多錢,導致駐臺總督乃木希典就產生了把臺灣賣與法國的想法,最終遭到駁回。1898年,明治政府任命陸軍將領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治理政策。日本以警察制度及保甲制度管理臺灣,後到日本大正年間,臺灣政局漸趨轉穩。
臺灣人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反抗,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衝突(如客家人羅福星主事的苗栗事件及餘清芳領導的西來庵事件),因死傷慘烈,後期轉變為社會政治運動。其中原住民族的抗日行動有以莫那魯道為首的霧社事件。也有日軍主動出擊剿滅原住民的戰爭,如太魯閣戰爭
—維基百科
注: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4 # 修行菠菜ing
我不太知道臺灣歷史,就像我也不太知道湖北歷史,吉林歷史,廣東歷史等等,但我知道這些歷史都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
-
5 # 純淨水不一定純
我是14億華人一分子,對於臺灣的歷史知道的真不多,我只知道它是我們中國的土地,臺灣人都是我們華人,這是事實吧!
-
6 # 禦甪賢亽
什麼叫天天鬧著?祖國的每一寸河山都不容許丟失。臺灣的歷史怎麼了?兒子被人販子拐跑了,人販子被打跑了,兒子就不應該認祖歸宗嗎?兒子有親爹不認,非要找個乾爹幫自己自立門戶?問題是乾爹會讓他自立門戶嗎?
-
7 # 間777天
這問題問的有點怪,自祖爺輩就知道臺灣是中國的,什麼叫鬧著要統一臺灣?中央政府14億華人都想早點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相信中央會用合適的方法解決的。。
-
8 # 吳楚古邑一一菜根譚
春秋戰國時期稱臺灣為“島夷”;秦朝稱“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至元朝稱“流求”。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臺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臺灣北部)、“北港”(臺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臺員”、“臺窩灣”(指今臺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清朝更名為“臺灣”,並設定臺灣府,隸屬於福建省(相當於今天一個省特別直轄區)。1895年,甲午海戰中國敗後,被割給小日本並被小日本侵佔了五十年。1949年,常校長率兩百萬俞敗俞戰的雄獅勝利轉進臺灣。並以此為反攻大陸的基地,六十年代後看反攻無望才大力發展經濟,大獲成功,被喻為“四小龍”之首。進入新世紀後,綠雲覆蓋,民智漸蠢,不思與時俱進,被喻為綠蛙至今。。。。。。。
-
9 # 遊悟四海1
鬧統一?這問題打了你自己的臉。你的問題無非就是朔源質疑臺灣是不是中國的。不想多說,你自己也回答試試,北美大陸是現在這些狂妄無恥的美華人的嗎?200多年前,他們在哪裡?
回覆列表
我們有必要特別瞭解彎彎歷史嗎?我們只要知道彎彎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行,誰想把它分裂出去我們就弄死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