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肥襯衫的動漫筆記

    《你的名字。》確實好看,但我總是覺得沒有新海誠以前的作品有感覺。

    新海誠肯定已經算是邁入大師之列了。

    動畫電影方面應該是一直在進步吧,倒是日本的TV動畫,這幾年發展的方向都是賣肉和黑暗系的,我覺的真心沒意思。說不上低估,總覺得有一些跑偏了方向。

  • 2 # 無名修仙組織

    雖然該用什麼標準來評判一個人是不是“大師”,不是我說了算。不過在我看來新海誠確實足夠強大。並且我認為在《秒速五釐米》的時候,他已經觸及了一個高峰了。

    本身他作為一個文學系畢業生+文學愛好者,將注重營造意境的日本文學成功融入到了他的動畫裡。

    雖然這樣的兩部作品《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並沒能收穫世界範圍內觀眾的廣泛好評,甚至被很多人詬病為“新海誠缺乏寫好故事的能力”,但我認為不然。這是新海城對於自身理想的一種追求,並且探索了動畫電影、甚至是小說的一種更新的形式。

    這次的《你的名字。》,可能是新海誠對於“電影”概念的一次妥協。以往兩部看起來是清新唯美的小說,而這次看起來更像是一部電影。

    一部動畫電影,加上新海誠引以為傲的細節描繪、光影把握,再加上田中將賀的人設和安藤雅司的作監,這樣一部陣容犯規的動畫不火的話業界才是要完。

    至於“業界要完”這樣的話,當年宮崎駿爺爺在做《龍貓》時就說過呢(笑)。雖然最近日本動畫業界也並沒有什麼能夠企及當年的《攻殼機動隊》等等一眾經典的作品存在,不過有新海誠和他的創新的視覺小說,在藝術成就上來說,這個時代並不寂寞、更不是低谷。

    無論新海誠是不是大師,他必將成為這個時代的一個里程碑。

  • 3 # ACGN

    在說電影的本身面前,先來說一下新海誠導演。

    這個《君名》後名聲大噪甚至有人將其與動漫大師宮崎駿做對比的導演,在結束了遊戲公司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原創動畫他雖然接連製作了《雲的彼端約定的場所》、《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等一系列高質量作品,但老實說他在業內,或者說在國際的影響力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接觸動畫稍久一點的阿宅們多少都聽過這位特點鮮明的導演,對他的評價也較為統一:出色細膩的畫風和個人風格濃重的“晦澀”劇情。《君名》大熱之前。他便處在這樣一個尷尬的位置上:說他紅吧,他的作品傳播程度絕對稱不上廣,說他不火吧,他的幾部作品又被粉絲們奉為經典,而正是《君名》,給他的事業和生活帶來了轉機。

    而回到電影票房身上,《君名》的百億票房是偶然麼?絕對不是,從東寶對誠哥支援的力度,從首映的拍片量來看,《君名》的成功無疑是一場多種原因推使的必然結果。在誠哥的新作上映之前,慣例會出一本接近於觀影指南的原作小說,而小說的銷量與而後的動畫票房有著密切的聯絡(具體分析可見壁吧的一篇預測帖)。東寶在《君名》,在誠哥身上壓了寶。他們貢獻了大量的資源——不僅限於財力。在製作中,本就對畫面十分考究的誠哥甚至請到了眾多封筆階段的老一輩畫神出山幫忙製作原畫,這一點連誠哥自己都十分吃驚的。東寶下了大功夫,誠哥自己也沒人東寶失望。就以往而言,誠哥的作品最令人詬病的地方便是他敘事的方法,他經常被人評價為“不會講故事”。之前用到的“晦澀”一詞並不是指故事本身複雜,寓意深刻。而是在誠哥手中,以誠哥的敘事習慣難以帶給觀眾足夠的資訊,就算誠哥是個注重於感情傳達的創作者,但這仍舊是個致命傷。所以在《君名》裡,誠哥收斂了一貫的作風,盡力的將故事講的每一個人都能看明白,並且對劇情本身做了商業化的修正,難得不是bad end了(笑)。

    再說《君名》動畫本身,誠哥一直以來所重視的景深在畫師團隊的努力下再次提高了一個層次。與一般的創作者不同,與傾心於動作細節的老派動畫師也不同。誠哥的畫風傾向寫實,但仍保留著萌系的元素,比起動作,背景更像是誠哥作品裡的主角。在眾人的眼球被華麗精緻的背景和炫目的顏色和渲染所傾倒時,情緒很容易便能被帶入高潮。這無疑更適合大眾的口味,對比起很多人不易接受的萌系畫風,或是被誤解認為是簡筆畫的老派表現方式,誠哥的風格對“一般人”的親和力很有優勢的,身邊的不接觸或是對動畫抱有偏見的朋友,即使看不懂押井守深刻的內涵表達,難以理解今敏的分鏡藝術,但對於誠哥的動畫,嗯,就算看不懂,反正就是好看(字面意義上)是準沒錯的!

    的確,《君名》驚世駭俗的表現給業界帶來了重大的影響,痞子口中快要玩完的動畫可能因此又續了一年半年,很多心懷夢想的獨立製作人看到了希望,給日漸萎靡的動畫業界稍微提了提神。那麼它真的是一部毫無缺點的完美作品嗎?當然不是,在我看來,《君名》作為一步動畫電影,幾乎做到了動畫所應有的全部表現要點,畫風,劇情,整體表現力,感染力,在動畫層面上都達到了很高的程度。但作為電影而言,尤其作為一款商業作品,新海誠式的故事張力仍然有所欠缺。想要交換到更多的爆米花,誠哥必須要讓觀眾更能投入到電影中去。不僅僅是剛才說道的“感染力”而是一種浸入式的同步性,出色的電影,情節和發展無一不能調動觀眾們的情緒和內心變化。這與誠哥所堅持的感情的傳達並不一致,他所傳遞的是“某種執念”,而不是“某種變化”,你說《秒五》?那個是淡化而不是變化,觀眾的感情的導向則是某種深化。雖然不是要求每一部電影都需要情節上和角色有所轉變,但觀眾情緒的變化是必要的,高昂或是低落,緊張或是舒緩。電影帶來的不禁禁是視聽帶來的感觸,而是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緊繃著神經。這不單單是單純的感染力,而是最直接的內心的碰撞。

    什麼?你說我說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麼具體的缺點?那好吧,指的就是最近的漫談影片或是文案張口閉口都喜歡掛在嘴邊的“節奏感”三個字。這個詞到底該怎麼定義我也不好說清楚,畢竟對節奏的感受都有所不同。但就我看來,或者以簡單的方式理解,所謂的節奏無非就是快慢舒緩張馳,而具體到影視作品中,所指的便是對於故事走向把控。高潮的鋪墊,情感爆發前的醞釀,緊張急促的劇情推動,消化懸念留下的舒緩時光。這是電影大局觀最基本的掌握,答主並不是專業的影評人,對於電影的理解不夠到位,但是各行各業總有共通點,故事的起承轉合,情節的起伏跌宕,不僅能夠掌控電影,更能掌控觀眾的,才是最出色的導演,你坐在電影院,你便是他故事中的演員。

    什麼?你說我說了半天說的都是廢話,還是沒能get到點?那好吧……情節弱!情節弱!!情節弱!!!!!!還要我多說幾遍嗎?什麼?你說我這看法太主觀沒人認同?

    emmmmmmm……

    搞不好你說的對……我這都是一廂情願……

    不過,這就是我的答案,這就是我所認為的答案。

    以上內容均為初稿,沒有任何後續的新增和修改,如果你真的按上面寫到的那麼想了……

    搞不好我也能做個好導演?

    ……或者是鍵盤俠進階……

    如果要談我對《君名》的整體印象的話,那麼:

    個人心目中排名第二的動畫電影,當之無愧的超高分動畫,硬要雞蛋裡挑骨頭的揪錯,結果就會像上述論點一樣矛盾而難以自圓其說。《君名》是新海誠最為出色的一部作品,即便對其有再多的偏見也不可不承認作品的成功。相比以往作品略顯複雜的劇情架構,仍顯生澀但進步顯著的敘述詭計,延續至今並更上一層樓的畫面表現。《君名》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能好好講故事的誠哥的潛力,也為粉絲們帶來了更多的期待(和坑)。

    也希望誠哥將來能為我們帶來更多優秀的作品,給觀眾們,給業界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文:漆泥埃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NF開漩渦卡片禮盒最慘的玩家,連開28個禮盒連一張傳說卡片都沒有,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