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惠舒旅社老闆

    (首)其實安倍辭職,是以退為進,逃避美國的壓迫,避免充當炮灰。現階段美國在加緊戰爭準備,實施戰爭冒險,逼迫日本加入到戰爭之中來。而日本也深知其中的厲害,這個渾水不能隨便趟,畢竟現在的國際環境錯綜複雜,美國的自私自利大家都看得非常清楚。這也告誡我們,對美國不要有任何幻想,切實做好戰爭準備,才是目前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摘要

  • 2 # 西城人匆匆2015

    在美國眼中,中國做什麼都是錯的,美國不允許其它國家的綜合實力接近他,日本也一樣,看不得中國的崛起,他視中國為最大威脅,(歷史原因,釣魚島)日本無論新首相是誰,上臺後親美的政策不會改變

  • 3 # 淨月暖陽

    日本在中美之間搖擺,是非常難受的一個位置,疫情之初,日本向中國捐贈口罩等防疫物資,力圖修復一下自釣魚島爭端而日漸趨冷的中日關係。而美在疫情失控後,進一步挑動中美關係惡化,安倍又選擇緊跟美國步伐,對中國華為打壓,搞日印澳聯盟,明顯倒向美國。在這樣的撕裂過程中,日本兩面受壓,並不好過。這可能也是安倍身心俱疲的主要原因。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在於本是一個小國,偏偏生出了個大國之心,這顆心長了上千年了,可就是做不到,這讓日本以及日本週圍的國家都深受其害,這是文化的缺陷,日本的宿命。

    日本選擇的成長之路,就是學習世界第一,屈從於強者。航海技術讓日本走出了小島,發現唐之強盛,一批批遣唐使不斷付中國,從文化、建築、習俗各方面全盤照搬。當他能走得更遠點,又發現了西方工業文明,明治維新開始,又全盤西化。二戰後美國最強大,又把美國當“老子”,亦步亦趨。冷戰結束,覺得西方應該能統治世界了,全力又要“脫亞入歐”,恨不得不承認自己是亞洲人。而今又看到中國的復興,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日本就如中國成語中的“邯鄲學步”,最後怎麼走路都不會了,只能爬著出去。這是日本沒文化底蘊,沒民族自信的結果。

    處於當下這個階段,美國的衰落使得美國更加自私,向全世界薅羊毛,日本沒少被美國欺負。而中國正蒸蒸日上,至少中國的市場會給日本巨大紅利。日本地理位置又夾在兩大國之間,無數國家打的算盤是經濟上靠中國,政治安全上靠美國。可中美關係惡化,讓這種如意算盤落空,選邊站哪邊都得付出代價。

    歷史上看,日本對美有仇,美畢竟用兩顆原子彈讓日本付出慘重代價,時至今日還不能讓日本成為一個正常的主權國家。而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使日本又擔心,中國強大後要對日本復仇。一直投靠美國,日本心不甘,可靠上中國,又擔心被報復。日本就這麼迷茫著。

    安倍之後,相信繼任者會功利地執行現實主義,美雖在衰退,可還是現實中的“老大”,日本還得賣身投靠,跟著美國一起遏制中國。可美國不會讓日本好過,除了經濟上會讓日本拿出更多錢來,還會在其他方面逼迫日本,比如在日部署針對中俄的中程導彈,讓日本處於極度危險之中。反中俄是一點好處沒有,還會加深中俄對日仇怨,一旦中國成長起來,日本不知後果會怎樣,不管怎麼說,離中國太近,他永遠搬不走啊!

    日本最好的路,是放棄大國之心,安心做個經濟大國,學學瑞士,永久中立。這麼在大國之爭中首鼠兩端,最終會被“玩死”,不知日本那個政治家敢做這種改變,以日本偏執的文化基因,這是個很難的選擇。可不這麼選,日本早晚會被滅國。

  • 4 # 樓外斜月

    安倍辭職了!

    不管是誰繼任日本首相,他所要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日本這個國家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新首相上任後,是親美呢?還是親中親韓,這主要取決於國際關係的變化,不會是一張面孔繃到底!

    當然了,日美關係是主要的關係!只要日本沒有把握從軍事上壓制或超過美國,日本是不會和美國翻臉的!至少在30年內是這樣!

    日本人很精明,日本人夢想著唆使中美衝突或戰爭,坐山觀虎鬥,待中美兩敗俱傷時摘取最後的勝利果實。但美華人也不傻,美華人不會為日本人火中取栗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學物理競賽,感覺腦子很不夠用題刷不過來,有什麼好的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