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小孩晚上夜尿多是很常見的。引起尿頻的原因很多,但可分為兩大類。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 一、 病理性尿頻 病理性尿頻可能是患有感染、結石、腫瘤或存在異物,以尿路感染為多。小兒尿路感染以後,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數卻明顯增加,並可有尿急、尿痛等症狀。由於疼,孩子排尿時往往哭鬧。 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後,通常伴有全身症狀。如體溫增高、食慾減退、嘔吐等等。做尿常規檢驗可幫助診斷。治療時要多給孩子飲水,讓他們休息好,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生素等藥物。蟯蟲刺激也可引起小兒尿頻。感染蟯蟲後,晚上成蟲會爬到肛門附近產卵,檢查時可見到白色線頭樣小蟲。 治療時要給孩子剪指甲、糾正孩子吮手習慣、燙洗內褲和被褥罩,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驅蟲 二、 生理性尿頻 生理性尿頻除了飲水過多、天氣寒冷、褲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見的當屬精神性尿頻。短時的尿頻往往與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關。 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方面的經驗:當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勁時,孩子會不時地高喊:“媽媽(爸爸)我要尿尿!”這種尿頻一般是暫時的,當父母帶孩子上廁所而中斷談話後,尿頻自然消失。 但如果家長對孩子關注不夠,使得孩子總將尿尿做為尋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習慣性精神性尿頻的毛病,此時再糾正就很難。 一旦發現孩子尿頻,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緊張地追問孩子這呀那的,也不要大驚小怪地逢人就詢問治法,以免強化孩子“尿尿,媽媽會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許尿!”而要循循善誘地引導,使他自覺克服。造成精神性尿頻的原因很多,要獲得良效就要找準原因,有針對地疏導。 追問: 孩子上六年紀了,白天和正常的差不多,就是晚上要起床4.到5次,而且不痛的尿尿,尿也多......我就怕他起床起的多了, 睡眠不好 ,影響健康和身體有什麼疾病,您在幫我分析下 回答: 如何驅趕“ 夜尿 蟲” 如果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先治療疾病。排除了疾病因素,是由於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 遺尿 ,可以透過耐心的教育,解釋和勸慰來糾正。首先要幫助孩子瞭解 遺尿症 是暫時的功能失調,消除精神負擔,配合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為避免孩 子夜 間熟睡後不易醒,白天應注意不要過度疲勞,中午最好安排一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晚飯菜中少放鹽,少喝水,少喝湯。 ·睡覺前制止孩子過度興奮,要孩子養成睡覺之前排空小便再上床的習慣。 ·父母要培養孩子自覺起床小便的習慣。入睡前提醒孩子自我默述“今晚x點起來小便”,父母還可以在孩子經常遺尿的鐘點到來之前叫醒他,讓他在清醒狀態下小便。 ·訓練孩子白天 憋尿 也可作為一種方法,每當出現尿意時主動控制暫不排尿,開始可推遲幾分鐘,逐漸延長時間。 在治療過程中,對孩 子時 常鼓勵能加強他們的信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哪一天沒有 尿床 ,就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可以增加孩子參與治療的積極性。另外。父母千萬不要責怪,懲罰孩子。 【 小兒尿床 概述】 小兒尿床有原發性和繼發性之分。 小兒原發性遺尿症,俗稱尿床,是指睡眠狀態把尿液排洩在床上,當事人不得而知或在夢中發生,醒後才知道。多為單純性持續性,即除尿床外無其它伴隨症狀,無 器質性病變 ,理化檢查均在正常範圍。尿床者的絕大多數都是原發性的。有2~4%的患兒遺尿症狀可持續到成年期。遺尿症的危害是由於自尊長期受損而導致的 心理障礙 。 小兒繼發性遺尿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狀態均可發生,除尿床外還有其它更明顯臨床症狀和病理表現,多為器質性病變,諸如下尿路梗阻、 膀胱炎 、神經原性 膀胱 ( 神經病 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病,多為伴隨性和一過性,即可隨其它病變好轉而好轉。 排尿習慣訓練不當 沒有給兒童進行及時的排尿訓練,如兒童使用一次性紙尿褲的時間過長,沒有半夜叫患兒撒尿的習慣,以至於不能讓患兒養成自己控制排尿的習慣,這樣患兒就不容易形成膀胱充盈後起床排尿的 條件反射 。 環境因素 包括突然換新環境,溫度變化如寒冷、游泳,患兒入睡前飲水過多等都會造成患兒尿床。 方法;養成良好的 作息制度 和衛生習慣,避免過勞,掌握尿床時間和規律,夜間用鬧鐘喚醒患兒起床排尿1~2次。白天睡1~2小時,白天避免過度興奮或劇烈運動,以防夜間睡眠過深。在整個療程中,要樹立信心。逐漸糾正害羞、焦慮、恐懼及 畏縮 等情緒或行為,照顧到患者的自尊心,多勸慰鼓勵,少斥責、懲罰,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這是治療成功的關鍵。要正確處理好引起遺尿的精神因素,透過病史瞭解導致遺尿的精神誘因及可能存在的心理矛盾,對於可以解決的精神刺激因素,應儘快予以解決,對原來已經發生或現實客觀存在主觀無法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要著重耐心地對進行教育,解釋,以消除精神緊張,以免引起情緒不安。晚飯後避免飲水,睡覺前排空膀胱內的尿液,可減少尿床的次數。 二.兒童尿床的 行為療法 很有必要 1.排尿中斷訓練:鼓勵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間中斷排尿,自己從數1數到10,然後再把尿排盡,這樣能訓練並提高膀胱 括約肌 控制排尿的能力。 2.忍尿訓練:白天讓孩子多飲水,當有尿意時,讓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過30分鐘,每天訓練1~2次,使膀胱擴張,增加容量,從而減少夜間排尿的次數。 3.定時訓練:在以往晚間經常尿床的時間提前半小時用鬧鐘結合人為叫醒,讓其在室內來回走動,或者用冷水洗臉,使在 神志 清醒狀態下把尿排盡,目的也是有助於建立條件反射。 4.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殘餘尿、擦乾區域性、更換內褲及幹床處理。 5.總結記錄:要求家長每 天記 錄尿床的原因、次數,在日程表上對尿床、不尿床都作個記號,每週總結一次,找出原因,當孩子有進步時應給鼓勵。 三.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1. 丙咪嗪 ,有興奮作用,可減輕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適用於覺醒障礙型。2.奧昔布寧,別名 尿多 靈,能降低膀胱內壓,增加容量,減少不自主性的膀胱收縮,入睡前口服2.5~5mg,適用於晝夜 尿頻 型。3. 麻黃素 ,睡前口服25mg,可增加膀胱頸部和後尿道的收縮力,同時有興奮中樞作用,可用於混合型。4. 去氨加壓素 :是一種人工合成的 抗利尿激素 ,別名 彌凝 ,睡前口服0.2mg~0.4mg/次,適用於夜間多尿型。 聯合應用 阿米替林 、去氨加壓素和奧昔布寧是目前認為治療頑固性混合型遺尿症有效的三聯藥物(參考資料: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08年7月第23卷第7期·135 ·)。以3個月為一療程,優點是有效率與下述的SNM療法接近,缺點是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並且停藥後易復發。以上藥物屬於處方用藥,丙咪嗪和阿米替林為抗抑鬱症藥,所示劑量為成人用量,小兒應以每公斤體重進行計算。 中醫治療遺尿症主張“望問聞切”辨症施治方能收效,四診中的望、聞、切(把脈)目前還不具備網路 遙感技術 ,網上實施準確的辨症施治其難度很大。中成藥副作用雖小,效果則有待提高。 遺尿偏方:①丁桂暖臍帖敷於肚臍 神闕 上,每夜一貼,使用方便,藥店有售,容 易購 買,也是一種簡單易行價廉 物美 的敷臍藥兜。② 麻黃 3~10克,水煎服,曾有報導,短期效果尚可,不宜久服。③ 補骨脂 10克粉碎後炒雞蛋,連吃10天,中藥補骨脂 補腎 溫脾,主治 腎陽不足 引起的尿頻、遺尿,藥物副作用為食慾減退、 貧血 、白血細胞減少及 中毒性肝炎 。故糖尿病、SLE、 卟啉病 及肝功能不良者忌用。戶外活動時間較長時,於活動前3日停止內服。治療時間忌食 酸橙 、芹菜、 芥菜 、胡蘿蔔等。④熟 白果 每日5~7枚,連吃10天,白果有小毒,不宜久服。⑤ 五倍子 3克,研末,醋調外敷臍部,10天為一療程。⑥熟白果每日5~7枚,連吃10天。上述偏方效果有不確定性,“是藥三分毒”,不宜長期服用。 四.物理療法: 可採 用鬧鐘定時促醒、針灸、按摩、電針、器械效正等方法。物理療法無藥物的付作用,不易復發,是聯合國衛生組織倡導的首選方法。器械校正尿床目前國內尚未廣泛應用,在美國有應用夜尿警報器校正的。它是透過長時期的“尿床即被叫醒”,形成一種條件反射,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一般治療約需半年以上。2006年開始,中國有了自己的智慧財產權相關產品,如:相當於美國夜尿警報器的尿床提醒器、用於成年人的 穴位按摩 型遺尿治療儀、用於兒童的TENS低頻脈衝型遺尿治療儀。 四.物理治療 SNM(sacralneuromodulation)療法即 骶神經 調節療法,國外學者於2001~2005年採用該法治療神源性和非神經源性下 尿路 功能紊亂,獲得良好的臨床效果。近年來,神經調節療法採用了經皮神經刺激即TENS特色療法,簡單易行,效果肯定,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治療方法。 儘量鼓勵孩子在睡前上一次廁所,用一種孩子接受的方法去鼓勵他,讓他有意識的不尿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顯示屏60重新整理率,顯示卡好一點玩遊戲要不要開垂直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