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秋玄
-
2 # 鄭都督
前有賢相董卓生性溫和、愛子民如命,義子呂布尊師重道、忠肝義膽,頂級說客蔣幹,後勤部長糜芳,貼身親衛魏續、宋憲。
後有孟達宣揚教化,子民皆如大賢良師張角一般誓死效忠,內事不決問郭圖,外事不決問張松,敢問諸位諸如阿瞞、大耳賊之流誰人與之爭鋒?何愁統一大業不成?!
-
3 # 蘿蔔慝
荀彧、陸遜、趙雲、張飛、賈詡、棗衹、周瑜、龐統、文鴦、諸葛亮。
內政:荀彧、棗衹、諸葛亮
統帥:周瑜、陸遜
謀士:龐統、賈詡
保鏢:趙雲
大將:張飛、文鴦
荀文若作為王佐之才,以他為主,諸葛亮為輔,諸葛亮軍事不行但內政還是可以的,加上屯田的棗衹,後勤保障無憂;周瑜是三國最優秀的統帥,陸遜是三國後期最優秀的統帥;龐統與賈詡的謀略能力在三國也是最頂級的兩個;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可見其衷心與武藝,做個保鏢最合適不過;張飛歷史上是個勇武擔當的大將,文鴦更是數十騎在萬軍叢中嚇死司馬師的厲害角色
-
4 # 德全不畏
我認為的黃金組合,應該是這樣的:
政治,外交,後勤:諸葛亮。
軍事:曹操。
情報局:司馬懿。
謀士:郭嘉。
工業製造:馬鈞。
醫藥:張仲景,華佗。
禁衛軍:高順。
騎兵:呂布。
水軍:周瑜。
政治方面:諸葛亮是無可挑剔的丞相之才。有了諸葛亮主政,內部的民生就會得到保障。同樣有了諸葛亮的運籌,對外作戰的兵源,武器裝備,糧草的供應也不會出問題。
外交方面:諸葛亮有超過1.8米的身高,白淨,獨特的氣質,出眾的口才,出色的應變能力。歷史上諸葛亮表現出了傑出的外交才能,尤其是赤壁之戰以前出使東吳,表現的好極了。
軍事方面:軍事家裡面綜合實力最強的就是曹操。歷代軍事家裡面,對《孫子兵法》最有研究的就是曹操。曹操之後,《孫子兵法》的通用註釋,就是曹操寫的版本。
不僅理論知識紮實,曹操的練兵,實戰也是無可挑剔的。曹操的戎馬一生,勝率特別高。可以說是戰必勝,攻必克。只有在赤壁之戰,被周瑜擺了一道。如果不是接二連三的瘟疫,即使有赤壁之敗江東也早就被曹操輕鬆拿下了。皇帝當中最能打仗的李世民,都說曹操“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餘。”
情報方面:三國裡面司馬懿是最陰,最能看透人心的人。曹操一家那麼多人精,居然沒有一個能識破司馬懿。司馬懿一邊在曹家做高官,一邊暗地裡養死士三千,架空了曹家。司馬懿這樣的人,做地下情報工作,簡直就是太合適了。
謀士:三國最傑出的謀士,非郭嘉莫屬。郭嘉在任何時候,都能保持頭腦清醒,並且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郭嘉要求曹操收留並軟禁反骨仔劉備,要求曹操硬扛袁紹,要求曹操暫緩對袁尚袁譚的追擊,後來證明郭嘉都是正確的。
醫藥方面:戰場上的受傷士卒救治,亂世中難免的瘟疫,都需要醫藥方面的保障。而張仲景,華佗,代表著當時最高的醫藥學研究成就。有張仲景和華佗的主持,傷兵的存活率,瘟疫的發生率就會大幅下降。
器械製造方面:論到器械的設計和製造,成就最高的就是馬鈞。有馬鈞的主持,各種器械,武器裝備方面,就會站到領先的地位。
禁衛軍:能練出精兵,且最穩定靠譜的將軍就是高順。高順練的陷陣營,在戰場上是攻無不克的。高順本人極為自律,為了保持清醒而不飲酒。有高順這樣的人帶著禁衛軍在身邊,安全問題是絕對有保證的。
騎兵:三國裡面最懂騎兵,最會使用騎兵的軍事家非呂布莫屬。
呂布在草原上,打得附近的遊牧民族望風而逃。呂布跟著丁原到洛陽勤王時,以極少的兵力,讓擁有十萬西涼鐵騎的董卓心驚膽戰。投靠董卓後,呂布所部只要上戰場,十八路諸侯正面作戰的無不敗北。從袁紹那裡離開時,呂布的二百多騎兵,讓袁紹的追擊大軍望而止步。
如果讓呂布做專門的騎兵將領,想必野戰中沒有人能打得過吧。
水軍方面:南船北馬,東吳地處水鄉,江東舟船部隊是必不可少的。東吳將領熟知水戰的很多,但是隻有周瑜做了水軍都督。很明顯,周瑜才是最高明的水軍將領。
上述的組合如果能實現,想必在三國橫著走了吧。
回覆列表
我會選4個謀士,6位武將,謀士選諸葛亮、荀彧、賈詡、郭嘉,武將選呂布、趙雲、關羽、許褚、甘寧、張遼,其中,諸葛亮主軍政,負責戰略佈局,荀彧主內政,負責發展生產力,郭嘉主謀劃,負責出謀劃策,賈詡主奇和軍情,許諸負責主要人物安全,呂布和趙雲統領騎兵,甘寧負責統領水兵,關羽和張遼負責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