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貝太廚房

    說到二次發酵,不得不提有一種麵包做法叫做直接法。

    直接法是經過一次攪拌一次醒發及成型和烘烤的麵包生產方法。

    對於家庭和個人來講,直接法簡單快捷,但發酵的麵包有時會遇到內部組織不均勻,膨脹效果較差諸多問題,因此在第一次發酵之後透過拍打麵糰排出空氣,重新揉圓讓麵糰再次發酵的手法,被稱為“二次發酵”。

    二次發酵的目的一般如下:

    排出麵糰中的大氣泡(主要是二氧化碳),充分吸收氧氣,提高酵母活性,從而得到更蓬鬆的麵糰

    充分的發酵能讓麵糰的風味更濃郁

    講完發酵的事情,接下來給大家帶來一個基礎吐司的做法:

    - 材料 -

    (1200g吐司模用量)

    高筋麵粉 750g / 黃油 50g / 糖 50g

    鹽 7g / 酵母 20g / 牛奶 100g / 水 300ml(大約)

    家用450g吐司模用量可按比例縮減為:

    高筋麵粉 282g / 黃油 19g / 糖 19g

    鹽 3g / 酵母 7.5g / 牛奶 37g / 水 112ml(大約)

    - 做法 -

    和麵

    1.把麵包配方中的水盛出一小碗,升溫至30℃左右,溶化所有的乾酵母。麵粉、糖、鹽在乾淨的工作臺上混合均勻,從中間向四周推開把麵粉做成堤壩狀,在堤壩中間放入室溫軟化後的黃油,加入酵母水,然後從堤壩內側混入少量麵粉。

    2.待所有酵母水都被面粉吸收了後,再加入牛奶,再從堤壩內側混入麵粉使堤壩內部沒有流動的液體。

    3.把配方中剩餘的水少量多次地倒入堤壩內,每次都混入少許麵粉,保持堤壩內沒有多餘的水分,直到所有面粉都混入液體,操作檯上沒有乾粉也沒有多餘的液體。

    4.這時候的麵糰比較黏手,不要加入乾粉,堅持把操作檯上的碎麵糰揉合到一起。

    揉麵

    5.麵糰放在操作檯上,用手掌根部向前按壓。

    6.每次按壓後都把麵糰旋轉90度左右。

    7.使麵糰出筋的主要手法是摔打,把已經揉得比較光滑的麵糰整理成橢圓形,抓住約1/3,舉高後用力摔在操作檯上。

    8.這時的麵糰會變得更長,然後順勢把手中的麵糰向上摺疊按壓揉一下,同時雙手再把麵糰橫向整理成橢圓形準備下一次摔打。

    9.反覆摔打搓揉後面團逐漸開始出現麵筋,可以取一小塊麵糰,輕輕抻開檢查,如果麵糰形成的薄膜非常薄,戳破後邊緣比較平滑,表示揉麵已經完成。揉麵這個過程可以用廚師機或麵包機代勞,省時省力。

    10.揉好的麵糰表面非常光滑,把揉麵時形成的介面向內收,介面向下放在桌上,蓋上溼布醒發1小時左右,直至麵糰漲至原來體積的兩倍大。

    整形

    11.發酵完成後,用刀把麵糰分割成均等的四份。取一份小麵糰,用手掌根部按壓揉麵,從一端開始一邊按一邊輕輕旋轉麵糰的角度,同時按壓的部位從麵糰一端慢慢移至另一端,使麵糰形成一個圓球。這個過程就是在幫麵糰排氣,同時滾圓。最後,按壓會在麵糰尾端形成一個收口,把這個收口整理到麵糰底部。

    小帖士:

    如果一邊揉麵一邊滾圓的方法太難掌握,也可以把麵糰用手掌按扁排氣後正常揉麵幾次,然後把光滑的一面向上,把麵糰四邊向下摺疊到底部,整理成圓球形。無論用哪種手法滾圓,最好四個麵糰都這樣處理,否則會出現造型不一致的問題。同時需要注意,揉麵滾圓的動作不要重複過多,否則麵糰表面光滑的表皮就會開裂。

    12.麵糰整理成圓形後,在模具內側刷一層融化的黃油,這樣可以防止烘烤後面包和模具粘連。

    13.把揉好的麵糰依次放入模具,蓋上蓋子或溼布準備第二次發酵。

    14.發酵至麵糰即將脹滿,揭掉蓋子繼續發酵到鼓出模具(約1小時)。

    15.烤箱預熱至180℃,用手輕輕拍打麵糰表面,讓麵糰回縮至模具的8分滿狀態,然後放入烤箱中下層(儘量讓麵包位於烤箱中間),烤50分鐘(使用450g模具時烘烤35分鐘)。烤好後馬上把麵包從模具中取出,把麵包放在烤架上晾涼再用鋸齒刀切片就可以了。

  • 2 # 維度開拓者

    做麵包的流程決定了二次發酵。做麵包流程一般是配料麵粉揉制,發酵,整形,烘烤。麵包在整形過程中,會將麵糰中發酵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氣體排出,如不進行二次發酵直接去烘烤麵包只有一點水蒸汽,麵糰就會僵死,發不起來。二次發酵目的就是再次發酵產生二氧化碳將麵糰再次均勻撐起,烘烤後就會得到組織結構均勻蓬鬆的海綿狀麵包。

    當然也有采用一次發酵的麵包做法。一次發酵的麵包是在發酵前整形,這種麵包,由於麵糰內二氧化碳氣體分佈不均勻,麵包結構內出現大孔等分佈不均的結構,相對不易蓬鬆,所以這種麵包一般都比較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佛教中的八正道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