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職場秘技
-
2 # 九皮皮
給孩子立的規矩,想孩子遵守,我們大人必須要遵守,不然孩子不能真的從心裡認同並自覺遵守定下的規矩 。
很多家長說一套做一套,對孩子的要求很高,對自己的要求很低。孩子不可以看電視,自己一邊看著電視一邊玩手機;孩子要好好學習,自己可以無所事事,沒有追求;孩子言行舉止要有禮貌,自己言行卻粗俗不堪。。。。
這樣對人對已兩套標準的家長,哪怕給孩子定的規矩是對的,為了孩子好,孩子也不會遵守的,所以想孩子遵守規矩,家長先要自己做到才行。
規矩的意義是為了約束人的行為,而人是不喜歡被約束的,這也是為什麼當孩子跨入青春期後都會叛逆的原因。
因為不喜歡被父母約束,所以你不叫我做什麼我偏做,就是不讓你高興,你不高興我就高興了,真的這樣嗎?
在中國,對於兒童教育這塊,人們的思維觀念一直都沒有更新過來,很多家長都只認同一句話,不聽話就打。
因為很多父母輩的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所以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屬於自己的私人物品,自己有處置的資格。
問題就出在這裡,很多家長把孩子當作自己的一件私人的附屬品,而不是把孩子當作一個和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
簡單來說就是不懂得尊重,比如說隨意翻看孩子的日記,進房間不敲門等陋習,雖然有的地方已有所改善,但很多地方還是如此。
因為沒有把孩子放在和自己同等的地位,所以對於孩子的很多行為,我們不是採取引導的方式,而是透過設限來制止。
也就是說立下所謂的規矩,比如不準玩遊戲、不準熬夜,可是父母自己呢?敢說自己能做到多少。
古人有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你自己都做不到,為什麼要去要求一個小孩子做到呢?是不是太過殘忍?
其實很多時候,透過設限的方式來制約孩子的行為,並不能阻止孩子的某些好奇心,我們都知道好奇心是很致命的。
比如父親抽菸,孩子理解嗎?不會理解,那為什麼粑粑不讓我抽呢?是對身體有壞處嗎?那為什麼粑粑還會抽呢?
兒童的心裡總會有無數的為什麼,而這些為什麼最終會成為行動的原動力,導致孩子陷入叛逆,然後親情不和諧。
說了壞處,自然也有好處,比如喜歡讀書的父母,孩子肯定也喜歡讀書,所以很多老師的孩子成績都不錯,家庭的薰陶。
我舉了個栗子,一個小偷教導自己的孩子不要去偷竊,因為這不是件好事,所以千萬不要學粑粑知道嗎?知道嗎?
能知道嗎?不是好事為什麼父母會去做?在孩子的腦海裡是沒有什麼價值觀的,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取決於父母給他們看到的是什麼。
這個列子能很好的說明為什麼要言傳身教,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模仿著父母的痕跡。
父母有禮貌教匯出來的孩子也會彬彬有禮,父母整天邋里邋遢,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不要相信電視劇裡面的劇情,什麼壞父母好孩子,純屬誤導,不是沒有,而是案列實在太少,不足以用來當作共性。
所以我覺得最好不要給孩子設立什麼規矩,除非你自己也能做到,還有就是要尊重你的孩子,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和你一樣。
有什麼事情最好先詢問一下孩子的意見,對於錯誤的事情要懂得和孩子商量,去引導他,尊重他,而不是一味的設立規矩。
而且一般來說,給孩子設立的規矩無非就是那些,比如早睡早起、少玩遊戲、要有禮貌等等。我覺得這些不應該成為孩子的束縛,而是應該成為孩子的一種生活方式,生活本就該是這樣。
既然生活本該如此,那麼何來束縛?何來不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