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理奶爸
-
2 # 心理奶爸
對遊戲的喜愛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這源於他們要透過遊戲來鍛鍊一種生存的技能,和對世界要掌握一種必須的生存知識。
心理學家們發現,無論是在伊拉克,在戰爭的地帶,在任何地方,孩子們都要遊戲,孩子透過遊戲掌握知識,所以我們不可能不讓孩子游戲。
但是,問題在於,現在的孩子他們太多地接觸的是電子的遊戲,而不是真實的遊戲。
孩子過多地玩電子遊戲對他們的成長是弊大於利的!電子遊戲主要影響大腦的額葉,電子遊戲可以適當玩。玩多了,那麼額葉部分就會變得我們說病型加工的方式。也就是說,額葉會同時喜歡做兩三件事情,會需要更多的強烈的刺激,額葉才能保持活躍。
所以說,我們要讓孩子由虛擬的世界,轉向真實的世界。
但如何將他們從電子遊戲中拉回來呢?最好的方法是帶孩子回到大自然中,讓孩子瞭解真實世界本來的味道、本來的樣子、本來的面貌、這是抵禦電子遊戲最好的方法。
比如說,現在的孩子當他第一次看到大白菜,他是在圖片上看到的,在一張卡片上看到的,他所看到的動物也是在卡片上看到的,他不是在真實的世界裡獲得的。有一些城市裡孩子甚至都很少有機會獲得關於真實世界裡面一個物品的觸覺、嗅覺、味覺的綜合感受。如果孩子不能從真實世界裡面獲得對這個世界裡的必備知識,那他只能透過符號的方法、遊戲化的方法、電子的方法。
那麼,我們可以多帶他們看看真實的這些東西,可以常聚集一些孩子一起做遊戲!讓孩子們多接觸真實的社會,讓他們在真實世界裡面獲得一個物體的觸覺、嗅覺、味覺的綜合感受。
建立了一個最靠譜的心理科學發射站!
每天發射最科學、最有趣、最實用、最生活的心理學知識!
可以查閱《網際網路心理學》,作者趙小明。
-
3 # 蜜桃姐姐
其實家長認可的電子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在教育、社會和身體方面發展。
為什麼電子遊戲對孩子有益作為家長,我們更關注潛在的危險,而不是電子遊戲的潛在益處,但這些遊戲是現代童年的正常組成部分。如果父母知道要找什麼,電子遊戲可以成為幫助孩子培養某些生活技能的有力工具。
電子遊戲教問題解決技巧和創造力
電子遊戲可以幫助兒童的大腦發育。許多遊戲,包括規劃和解決問題,模仿,玩家定製玩家角色的外表並開發新的遊戲級別的過程,也允許創造性的自我表達,對遊戲規則和結構的深刻理解,以及突出個性和興趣的新方法。電子遊戲不必被貼上“教育性”的標籤,以幫助孩子學會做決定、使用策略、預測結果和表達個性。
電子遊戲激發人們對歷史和文化的興趣
某些電子遊戲的內容可以鼓勵孩子閱讀和研究。諸如神話時代、文明時代和帝國時代之類的電子遊戲可能會激發孩子對世界歷史、地理、古代文化和國際關係的興趣,尤其是如果父母對這機會保持警惕的話。當孩子們的父母幫助把神話時代變成一個專家島,把它和書籍、網際網路網站、博物館、有關神話、文化和地理的媒體聯絡在一起時,孩子們會學到很多複雜的語言、內容和這些遊戲經常允許孩子們設計和交換地圖或其他定製內容,幫助他們獲得創造性和技術技能,同時獲得樂趣。
電子遊戲幫助孩子交朋友
與父母相比,大多數年輕人把電子遊戲視為一種社交活動,而不是孤立的活動。電子遊戲為孩子們交朋友創造了一個共同點:允許孩子們出去玩,提供和朋友有條理的時間。在研究中,男孩更可能和一群朋友一起玩電子遊戲,在同一個房間或線上。此外,年輕男孩說遊戲是他們同齡人經常交談的焦點。
電子遊戲鼓勵運動
一些人在電子遊戲中瞭解了運動,然後開始了新的運動。在真實的遊戲中,大部分都是體育遊戲,看到令人驚歎的遊戲,孩子會開始鍛鍊。研究表明,玩逼真的體育電子遊戲(不包括比賽格鬥)會增加現實生活中花在運動和鍛鍊上的時間。
電子遊戲讓孩子們分享比賽的樂趣
孩子們,尤其是男孩,與他們的同齡人競爭,因為他們為地位和認可而賽跑,這是正常和健康的。在針對青少年的調查和研究中,“我喜歡和其他人競爭,並且獲勝”是玩電子遊戲的最流行的原因之一——尤其是男孩。電子遊戲是一個安全的表達這些競爭慾望地方,可以給那些不擅長運動的孩子一個機會去超越。
電子遊戲給孩子一個引導的機會
當孩子們在小組中玩電子遊戲時,他們經常輪流領導和跟隨,這取決於誰有遊戲中需要的特定技能。在網上玩過小組遊戲的青少年認為他們已經獲得了領導技能,比如說服和激勵他人,調解爭端。線上多人遊戲為青少年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參與,有時領導一個多樣化的混合年齡團隊。如果你能帶領球隊走向勝利,誰也不會在意你的年齡。
電子遊戲把父母和孩子帶到一起
最近,我看到一個朋友10歲的女兒教她如何玩一個音樂遊戲。這個遊戲恰好包括了我朋友十幾歲和大學時光裡最喜歡的歌曲,這些歌曲吸引了她。最棒的是看到孩子成為專家,和媽媽分享遊戲技巧——這與父母和孩子通常的角色完全相反。並排玩電子遊戲可以鼓勵輕鬆的對話,這反過來又可以鼓勵孩子與家長分享他的問題和勝利。
當然,玩電子遊戲的時間是很重要的界限。過長可能就會引起一系列消極的影響,我想,這就不必多說。
回覆列表
對遊戲的喜愛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這源於他們要透過遊戲來鍛鍊一種生存的技能,和對世界要掌握一種必須的生存知識。
心理學家們發現,無論是在伊拉克,在戰爭的地帶,在任何地方,孩子們都要遊戲,孩子透過遊戲掌握知識,所以我們不可能不讓孩子游戲。
但是,問題在於,現在的孩子他們太多地接觸的是電子的遊戲,而不是真實的遊戲。
孩子過多地玩電子遊戲對他們的成長是弊大於利的!電子遊戲主要影響大腦的額葉,電子遊戲可以適當玩。玩多了,那麼額葉部分就會變得我們說病型加工的方式。也就是說,額葉會同時喜歡做兩三件事情,會需要更多的強烈的刺激,額葉才能保持活躍。
所以說,我們要讓孩子由虛擬的世界,轉向真實的世界。
但如何將他們從電子遊戲中拉回來呢?最好的方法是帶孩子回到大自然中,讓孩子瞭解真實世界本來的味道、本來的樣子、本來的面貌、這是抵禦電子遊戲最好的方法。
比如說,現在的孩子當他第一次看到大白菜,他是在圖片上看到的,在一張卡片上看到的,他所看到的動物也是在卡片上看到的,他不是在真實的世界裡獲得的。有一些城市裡孩子甚至都很少有機會獲得關於真實世界裡面一個物品的觸覺、嗅覺、味覺的綜合感受。如果孩子不能從真實世界裡面獲得對這個世界裡的必備知識,那他只能透過符號的方法、遊戲化的方法、電子的方法。
那麼,我們可以多帶他們看看真實的這些東西,可以常聚集一些孩子一起做遊戲!讓孩子們多接觸真實的社會,讓他們在真實世界裡面獲得一個物體的觸覺、嗅覺、味覺的綜合感受。
建立了一個最靠譜的心理科學發射站!
每天發射最科學、最有趣、最實用、最生活的心理學知識!
可以查閱《網際網路心理學》,作者趙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