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譯文] 愛護百姓,推行王道,就沒有誰能夠阻擋。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上》
二、知識擴充套件
1. 【譯文】一切為著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這樣去統一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擋。
2.《孟子》是一部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經典著作,也是關於孟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豐富實錄。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中滲透著仁政、王道的思想,蘊涵著和諧的理念,“發政施仁、保民而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標明確,民本觀、憂樂觀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豐富翔實,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探究其理論必將在歷史長河中感受其偉大,也必將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
3. 孟子一生的理想是建立一個在國家統一、太平基礎之上,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類似於“大同”社會的“王道”社會。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張推行仁政,施行王道。孟子作為戰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能夠貫徹施行堯、舜之道的發政施仁、保民而王的大政治家。”
4. “保民而王”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體現,“保民而王”是建立在仁政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保民而王”、實現王道是施行仁政的目的,是孟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最終落腳點。
5.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春秋戰國之際,中原列國已全面進入封建社會,生產關係的劇烈變化引起意識形態的變更。地主階級開始把人民地位、民心向背看成是自身統治是否穩定牢固的關鍵。
6. 孟子更明確地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希望統治者“以民為本”,“保民而王”。可以說,“保民而王”是一條關係一個國家命運的大戰略。雖然這種“保民”無法與我們今天所說的“人民地位高於一切”同日而語,但不能不看到,在歷史上,軍事戰略家、政治戰略家們,能認識到民眾是致勝的根本,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7. 縱觀歷史,我們不能不說,“保民而王”是歷史上形成的統治術中的瑰寶。“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為歷史上明智的帝王將相所接受。
8. 吳起在給魏文侯進諫治國之策時,提出了“先教百姓而親萬民”,以新興封建階級的“道、義、禮,仁”去引導、治理和安撫民眾。“四德”修好,國家興盛、強大;廢棄“四德”,國家衰敗、滅亡。“四德”修好,可和於國、和于軍、和於陣、和於戰,就可以進行兼併戰爭,爭奪霸權。要求做到“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發展生產,保持國家安定。《六韜》對這一問題有更明確的論述。呂尚說,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孟子作為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
孟子的思想學說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此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透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過,比較系統地闡發了孟子的仁政主張。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後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於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
一、解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譯文] 愛護百姓,推行王道,就沒有誰能夠阻擋。
[出典] 《孟子梁惠王上》
二、知識擴充套件
1. 【譯文】一切為著使百姓的生活安定而努力,這樣去統一天下,沒有人能夠阻擋。
2.《孟子》是一部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經典著作,也是關於孟子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豐富實錄。孟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中滲透著仁政、王道的思想,蘊涵著和諧的理念,“發政施仁、保民而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標明確,民本觀、憂樂觀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豐富翔實,有著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探究其理論必將在歷史長河中感受其偉大,也必將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
3. 孟子一生的理想是建立一個在國家統一、太平基礎之上,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類似於“大同”社會的“王道”社會。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張推行仁政,施行王道。孟子作為戰國時期乃至整個中國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大家,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就是要“培養能夠貫徹施行堯、舜之道的發政施仁、保民而王的大政治家。”
4. “保民而王”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體現,“保民而王”是建立在仁政基礎上的,也就是說“保民而王”、實現王道是施行仁政的目的,是孟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最終落腳點。
5.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春秋戰國之際,中原列國已全面進入封建社會,生產關係的劇烈變化引起意識形態的變更。地主階級開始把人民地位、民心向背看成是自身統治是否穩定牢固的關鍵。
6. 孟子更明確地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希望統治者“以民為本”,“保民而王”。可以說,“保民而王”是一條關係一個國家命運的大戰略。雖然這種“保民”無法與我們今天所說的“人民地位高於一切”同日而語,但不能不看到,在歷史上,軍事戰略家、政治戰略家們,能認識到民眾是致勝的根本,已經很難能可貴了。
7. 縱觀歷史,我們不能不說,“保民而王”是歷史上形成的統治術中的瑰寶。“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為歷史上明智的帝王將相所接受。
8. 吳起在給魏文侯進諫治國之策時,提出了“先教百姓而親萬民”,以新興封建階級的“道、義、禮,仁”去引導、治理和安撫民眾。“四德”修好,國家興盛、強大;廢棄“四德”,國家衰敗、滅亡。“四德”修好,可和於國、和于軍、和於陣、和於戰,就可以進行兼併戰爭,爭奪霸權。要求做到“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發展生產,保持國家安定。《六韜》對這一問題有更明確的論述。呂尚說,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
孟子作為孔子之後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主張國君實行“仁政”,要與民“同樂”。
孟子的思想學說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記載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對話體著作。此文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透過孟子游說齊宣王提出放棄霸道,施行王道的經過,比較系統地闡發了孟子的仁政主張。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軻,字號不詳(子輿、子居等字表皆出自偽書,或後人杜撰),戰國時期鄒國(今山東鄒城市)人。
戰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僅次於孔子,與孔子並稱“孔孟”。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
韓愈《原道》將孟子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為“亞聖公·樹宸”,尊稱為“亞聖”,《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完成,倡導“以仁為本”。
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富貴不能淫》和《寡人之於國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