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孔子說:“我不埋怨天,也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達天命,瞭解我的只有天吧!”
這句話出自春秋孔子的古代文學作品《論語·憲問》。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譯文:孔子說:“沒有人瞭解我啊!”子貢說:“怎麼能說沒有人瞭解您呢?”孔子說:“我不埋怨天,也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達天命,瞭解我的只有天吧!”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憲問》從“為己”的基本理念來看,修己不是消極地順應他人和環境,消極地遵守外在的、固定的行為準則,而是積極地充實、完善自我,是培養內在的精神生命力。
這也就是說修己是為求得自我覺悟。孔子多次講到的“恥”,就是指一種自我覺悟,即擺脫盲目和麻木不仁的狀態,認識到自己某種思想、言論和行為的醜惡,從而從內心產生一股巨大的自覺的精神力量,追求真善美。
孔子在各種場合強調,不要以任何外部事物來妨礙對內在的完美的自我的追求。
本篇對於修己要達到的目標——理想人格,作出了許多規定。孔子所期待的理想人格不是單一的,更不是心胸狹隘、思想貧乏、循規蹈矩的人,而是一個具有不竭的精神動力完善自身、全面地發展自身、自覺地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謙謙君子。這一篇孔子的言論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意思是孔子說:“我不埋怨天,也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達天命,瞭解我的只有天吧!”
這句話出自春秋孔子的古代文學作品《論語·憲問》。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譯文:孔子說:“沒有人瞭解我啊!”子貢說:“怎麼能說沒有人瞭解您呢?”孔子說:“我不埋怨天,也不責備人,下學禮樂而上達天命,瞭解我的只有天吧!”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擴充套件資料:
《論語·憲問》從“為己”的基本理念來看,修己不是消極地順應他人和環境,消極地遵守外在的、固定的行為準則,而是積極地充實、完善自我,是培養內在的精神生命力。
這也就是說修己是為求得自我覺悟。孔子多次講到的“恥”,就是指一種自我覺悟,即擺脫盲目和麻木不仁的狀態,認識到自己某種思想、言論和行為的醜惡,從而從內心產生一股巨大的自覺的精神力量,追求真善美。
孔子在各種場合強調,不要以任何外部事物來妨礙對內在的完美的自我的追求。
本篇對於修己要達到的目標——理想人格,作出了許多規定。孔子所期待的理想人格不是單一的,更不是心胸狹隘、思想貧乏、循規蹈矩的人,而是一個具有不竭的精神動力完善自身、全面地發展自身、自覺地提升自己精神境界的謙謙君子。這一篇孔子的言論充分反映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