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16807372217

    在我自己還沒有孩子的時候,我接觸很多父母,聽完他們和孩子們之間發生的點點滴滴。我心裡總會有一個聲音,父母為什麼這麼不能理解孩子。直到我有了自己的小孩,才越來越發現育兒真的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和大家聊聊育兒的難處在哪裡。

    現代的父母主要是70後和80後,都是三四十歲的人,是人生的主要階段,是幹事業的“黃金時期”,是社會的主勞力,是占人口比例最大的一個群體。

    我曾經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段話來形容70後和80後:“是已經結婚成家、上有老下有小、挑起全家重擔的家庭骨幹,是起早貪黑、廢寢忘食,日夜勤勉、上下奔波,委曲求全、顧全大局,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想著如何提高收入、改善處境,沒有晚上、週末、假日、休息的“討生活者”、“夾縫中求生存者”,是被房子、車子、票子、位子、老子、妻子、孩子“N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總感到自己入不敷出、黔驢技窮的“苦難一族”,是在沒完沒了的應酬、“人比人氣死人”的攀比、明裡暗裡的爭鬥、“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爬升當中過早傷了身體、壞了情感、愁了心緒、白了頭髮的“可憐亦可悲分子”。”可見承受著多大的心理壓力。

    家長小學 告訴你家庭教育的難題在哪裡。

    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面對孩子個性突顯的時代,這一代的父母更加觸手無策。因為大部分自己都是在嚴厲的環境中長大,只被教導做一個乖聽話的孩子,否則就是不孝,從小就是被評判的環境中長大。自然就是用同樣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等孩子慢慢長大,才發現時代經變了,現代的孩子不吃這一套了。

    一個媽媽對我說,面對16歲的女兒她已經無能為力了。她看中了一件三千多的外套,媽媽覺得這麼貴的衣服和她學生身份不符合,沒有答應她。女兒第二天早上起床說沒有找到自己要穿的衣服,就不去學校了。

    看到這樣的問題,通常我們會給孩子貼上很多標籤:孩子愛慕虛榮,不懂體諒父母,或者不懂事等等。然而正如我經常說的任何事情都有因果,孩子今天出現這樣的狀況一定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和我們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家長小學發現:家庭教育的難題,吼真的沒用!

    家長小學經驗總結:學會欣賞孩子

    我告訴媽媽:16歲的孩子這個時候社交的需求是非常重要,非常渴望得到同伴的認可和欣賞,本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孩子今天這樣的行為有些偏差,是她對“認可”和“欣賞”這道愛的食物極度匱乏,才會拼命的在外面尋找存在感,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非常低的。

    媽媽說,確實在她讀初中一年級以前老是否定她限制她,等到她上初中後才發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媽媽嘆了一口氣:我從小就是被否定聲中長大的,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去欣賞孩子。 現代父母還有一個非常焦慮的地方,就是孩子讀書的問題了。每次講座的時候,幾乎都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孩子不愛做作業,對學習不感興趣。深深感受著父母話語中透露出焦慮的心情和焦慮的狀態。

    我的鄰居告訴我,孩子上一年級後自己就辭掉工作了。如果工作就沒辦法協助孩子學習了。每天微信里老師發的全班孩子作業的情況,哪個是A,哪個是B,中午哪些孩子需要留堂,經常接到老師的電話,你家孩子需要注意的是什麼。鄰居無奈地說如果內心不強大,真的沒辦法淡定。曾有一個媽媽一聊到孩子眼淚就刷刷地掉了。孩子在重點學校,成績不好,老師不喜歡。經常暗示孩子拖班級後腿,希望孩子轉學。孩子也一直在努力,但狀態不是很好,成績沒有起色。每天收到很多冷眼嘲笑,可孩子堅決不願意轉學,媽媽心裡好痛。和孩子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

    70後80後的這一代父母,很多時候都是老人在幫忙照顧著孩子。在我的課堂裡,經常被問到婆媳之間的育兒、生活習慣、飲食等等衝突。一個很小的例子,孩子生病了,現代父母已經接受新的理念,能不弔瓶就不要吊瓶,能不打針就不要打針,可老人家著急啊,吊水好的快。都是為著孩子好,相互都有理,經常有苦說不出。

    面對現代父母諸多育兒難處,換一個角度,真是太好了,當我們透過成長自己不斷強大自己內心,不斷調整跟上孩子成長的節奏,妥善處理各種關係,其實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去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