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三歲左右是最需要家人的陪伴,尤其是媽媽的陪伴才能夠入睡的,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孩子的睡眠時間比大人要長,要早一些,如果大人一旦離開,孩子往往會醒來,這樣就會導致大人不能進行自己的工作、家務或者是休閒的事情,這樣一來,家長往往更容易感到困惑或者是焦慮,尤其是媽媽作為長時間的陪伴者會發現自己很疲憊,感到力不從心,這種情況在在職的媽媽當中非常常見,我也非常理解家長的心情。
那來看一看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摸著大人的胳膊睡覺呢?
家長可以思考一下,想想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個情況的呢?是從某件事情或者某個時間節點之後才這樣的嗎?如果說孩子是在某一時間之後才開始這樣,比如在斷奶之後或者是自己開始獨立入睡後才開始有抱著大人的胳膊才能入睡的情況,那家長要仔細的反思一下,在這個過渡期的過程中,尤其是媽媽有沒有陪伴孩子,給他足夠的陪伴的時間,有沒有給他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如果孩子是在短時間內突然出現了要摸著大人的胳膊才能入睡的情況,家長也要認真的思考一下最近是不是發生了什麼特殊的事件,要及時和孩子溝通,認真的去傾聽孩子,找出到底是由於什麼事情導致了孩子這個突然間轉變的原因。我相信三歲的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之下是可以簡單地描述自己的情緒的,也可以把他的感受表達出來。
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之後,家長現在可以怎樣調整呢?
我提出了下面三個建議,供有類似問題的家長進行參考。第一點,家長平時要做到儘量多的、高質量的陪伴,是建立起孩子安全感和良好親子關係的有效保證。尤其是媽媽可以在晚上下班到家後和週六日多陪孩子一起玩耍,可以陪他做運動、閱讀、畫畫等等。家長一定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定不能一邊玩手機一邊陪他,這樣是做不到到全情投入的,也不能保證陪伴的質量。
第二點是睡前的陪伴,我非常建議媽媽在孩子入睡前全程陪伴孩子。保證孩子從淺睡眠過渡到深睡眠,然後再進行自己的活動,如果孩子剛睡著,媽媽就離開了,並且開始做家務或者是玩手機,那還處在淺睡眠的孩子是一定能夠感知到的。這樣做就會延長孩子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第三個建議,家長應該學會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裡感受和情緒,作為人類只有在瞭解了自己的情緒感受之後,才有可能進行調節和調控。所以同樣的道理,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詞語去表達他自己的心裡感受,然後幫助孩子採取有效的方式來疏導這種情緒,接著,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商量並且找到解決的辦法。可以和孩子一起約定,在睡前進行親子閱讀之後就開始入睡,或者孩子可以找一個喜歡的玩具放在身邊開始入睡,這樣做家長就可以成功的找到一個替代物,讓自己可以暫時的解放出來。那家長也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引導,並且要鼓勵孩子,在合適的時機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告訴孩子,他已經長大了、強大了,是不是可以慢慢的不需要這個物品自己獨立入睡了。
我相信透過這樣的引導和鼓勵,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更加勇敢。總之,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其實家長也不妨多陪陪孩子,充分的享受孩子的小手和依賴在自己身邊的時間。因為時間真的是飛快,很快孩子就會長大,也會越來越不需要家長,所以在他需要的時候,不要吝惜自己的愛和陪伴,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孩子在三歲左右是最需要家人的陪伴,尤其是媽媽的陪伴才能夠入睡的,這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但是也正因為如此,孩子的睡眠時間比大人要長,要早一些,如果大人一旦離開,孩子往往會醒來,這樣就會導致大人不能進行自己的工作、家務或者是休閒的事情,這樣一來,家長往往更容易感到困惑或者是焦慮,尤其是媽媽作為長時間的陪伴者會發現自己很疲憊,感到力不從心,這種情況在在職的媽媽當中非常常見,我也非常理解家長的心情。
那來看一看為什麼孩子會喜歡摸著大人的胳膊睡覺呢?
家長可以思考一下,想想孩子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這個情況的呢?是從某件事情或者某個時間節點之後才這樣的嗎?如果說孩子是在某一時間之後才開始這樣,比如在斷奶之後或者是自己開始獨立入睡後才開始有抱著大人的胳膊才能入睡的情況,那家長要仔細的反思一下,在這個過渡期的過程中,尤其是媽媽有沒有陪伴孩子,給他足夠的陪伴的時間,有沒有給他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如果孩子是在短時間內突然出現了要摸著大人的胳膊才能入睡的情況,家長也要認真的思考一下最近是不是發生了什麼特殊的事件,要及時和孩子溝通,認真的去傾聽孩子,找出到底是由於什麼事情導致了孩子這個突然間轉變的原因。我相信三歲的孩子在家長的引導之下是可以簡單地描述自己的情緒的,也可以把他的感受表達出來。
分析了可能的原因之後,家長現在可以怎樣調整呢?
我提出了下面三個建議,供有類似問題的家長進行參考。第一點,家長平時要做到儘量多的、高質量的陪伴,是建立起孩子安全感和良好親子關係的有效保證。尤其是媽媽可以在晚上下班到家後和週六日多陪孩子一起玩耍,可以陪他做運動、閱讀、畫畫等等。家長一定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陪伴孩子的過程中,一定不能一邊玩手機一邊陪他,這樣是做不到到全情投入的,也不能保證陪伴的質量。
第二點是睡前的陪伴,我非常建議媽媽在孩子入睡前全程陪伴孩子。保證孩子從淺睡眠過渡到深睡眠,然後再進行自己的活動,如果孩子剛睡著,媽媽就離開了,並且開始做家務或者是玩手機,那還處在淺睡眠的孩子是一定能夠感知到的。這樣做就會延長孩子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也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第三個建議,家長應該學會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裡感受和情緒,作為人類只有在瞭解了自己的情緒感受之後,才有可能進行調節和調控。所以同樣的道理,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合適的詞語去表達他自己的心裡感受,然後幫助孩子採取有效的方式來疏導這種情緒,接著,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商量並且找到解決的辦法。可以和孩子一起約定,在睡前進行親子閱讀之後就開始入睡,或者孩子可以找一個喜歡的玩具放在身邊開始入睡,這樣做家長就可以成功的找到一個替代物,讓自己可以暫時的解放出來。那家長也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引導,並且要鼓勵孩子,在合適的時機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告訴孩子,他已經長大了、強大了,是不是可以慢慢的不需要這個物品自己獨立入睡了。
我相信透過這樣的引導和鼓勵,能夠讓孩子更加自信,更加勇敢。總之,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其實家長也不妨多陪陪孩子,充分的享受孩子的小手和依賴在自己身邊的時間。因為時間真的是飛快,很快孩子就會長大,也會越來越不需要家長,所以在他需要的時候,不要吝惜自己的愛和陪伴,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