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仙子心語
-
2 # 趣撩歷史
人們常說“人無信而不立”,但是現實社會往往許多人非常短視,為了利益而忽視了誠信。這種事自古就有,古人總結的非常好,下面看看大家從古人的智慧裡能得到什麼啟發。
周鄭交質為《古文觀止》卷一·周文的第二篇,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裡的鄭伯鄭莊公在這裡又出現了,同樣還是扮演者被批判的角色。鄭武公、莊公父子都是周平王的卿士,執政之官,掌握實權。平王擔心鄭國一家獨大,想分權給虢(音通國)公,於是周和鄭之間有了齟齬,互不信任。然後雙方交換質子,周王子狐到鄭國當質子,鄭公子忽到周朝當質子。周平王駕崩,周朝人想要把卿士的權利分配給虢公,然後鄭國開始各種作,先是四月鄭大夫祭仲(上篇《鄭伯克段於鄢》中也曾出場,與鄭莊公進言答對)領兵搶了周朝溫地的麥子,秋天又搶了成周的稻子。從此周朝和鄭國開始有了嫌隙。然後作者透過“君子曰”來表達自己的看法,如果內心不想真的做到誠實、守信,即便再盟誓質押也毫無用處。只要雙方開誠佈公互相諒解,以周禮來締結盟約,雖然沒有任何質押,但是誰也不能離間彼此的盟約。如果大家都誠實守信,那麼山澗溪流中的浮萍,蕨類水藻這樣的菜,裝在竹筐鐵鍋一類的器物裡,用低窪處溝渠中的水,都可以供奉鬼神,獻給王公為食。(其中“澗溪沼沚之毛,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與後文《國風》及《大雅》中的篇章對應,“澗溪沼沚之毛”對應《國風》中的《采蘩》,“蘋蘩蘊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對應《國風》中的《採蘋》,“潢汙行潦之水”對應《大雅》中的《泂酌》。)更何況君子要締結兩國的盟約,按照周禮去做,又怎麼會用得著人質啊?《國風》中有《采蘩》、《採蘋》,《大雅》中有《行葦》、《泂酌》,都是來表明忠信的重要性。
讀後體會一,春秋筆法。“王貳於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周平王說沒有這事,然後周朝和鄭國就交換質子。這真是神轉折啊,從王曰:無之,到周鄭交質這中間會發生多少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可想而知,如果拍成電視劇估計能弄個3~5級不成問題。而這裡一筆帶過,留給讀者無限遐想,真是欲語還休,讓人玩味。
讀後體會二,結尾一句“昭忠信也”表明作者態度,作者希望人們能夠依禮而行,忠信為本。透過描述雖然周鄭交質,但是最終的結果仍然是周鄭交惡,來說明忠信的重要性。
回覆列表
誠信兩個字在我的字典裡很重要,因為從小父母就教我們做人做事都要誠信。以前某些人做事不誠信,頂多也就受一些道德上的譴責。但現在在大資料時代,因為你的一點點不誠信如:還款逾期,未交罰款等等,你將被列入黑名單,很多公民權利被限制。支付寶不就是這樣做的嗎?先前新聞不是報道一個老賴潛逃,被公安押解回來,只因徵信不過關,無法坐飛機,只能坐火車。恐怕以後坐火車,汽車也要查個人徵信,到那時失信之人恐怕真的是寸步難行了。你說誠信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