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星紅旗蕩倭平夷
-
2 # 360探訪眼
返艦導彈是長眼睛的武器,理應彈無虛發,百發百中。但是,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距目標過近,命中率反而低。這是因為當反艦導彈以一定的射擊角發射後,靠自身動力沿射擊角爬升,到達一定高度之後才轉入水平飛行階段。自導系統只有在這個階段才能對水面目標進行搜尋、跟蹤。由於導彈是從一定高度以一定速度進行搜尋、跟蹤的,所以彈上的制導系統在跟蹤目標和引導導彈向目標俯衝時,又需要一段最小距離。在爬升段和最小制導段之內,形成了導彈射擊死區。射擊死區一般長達數千米。如果水面目標能以極快的速度移動到這個區域內,那麼,再現代化的導彈也無可奈何。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小型水面艦艇常常採取近戰打法來對付導彈艦艇的原因。
-
3 # 大概是神
所謂近距離攻擊反而不準這個問題,並不準確。
首先導彈類武器都存在最小發射距離,C803的最小發射距離大概是3KM,這個距離是給導彈點火、解除保險、雷達鎖定目標等一系列動作留出來的時間視窗,也是非常合理的。
(導彈必須射出一段距離才能解除保險,否則你懂的……)
畢竟區區3KM距離,用艦炮1分鐘就能把20發以上的130mm炮彈傾瀉到對方頭上,就算是萬噸級鉅艦都會被打得失去戰鬥力,實際上10KM以內的目標根本用不著導彈,用艦炮都比導彈來得高效不少。
(射程近30公里,射速約40發/分鐘,特別是具備發射火箭增程制導炮彈的能力,對付近距離的對方艦艇差不多是百發百中了)
而只要在最小發射距離之外,就不存在不準確的問題,反而應該是越近越準,因為距離越近,雷達功率越足,甚至都可以燒穿箔條幹擾和紅外干擾,哪有近距離攻擊不準的問題?
其他國家的反艦導彈也都差不多類似,近距離打不準?呵呵,不存在的……
-
4 # 白風小嚴
這要從設計和運用上來解釋。反艦導彈設計是兩級或三級火箭來攻擊敵人。二百公里的導彈,一百公里外基本上把敵人消滅(一枚不行就二枚三枚)不用等近距離。近距有火炮和火箭炮。
-
5 # 浩漢防務論壇
導彈類武器都存在最小發射距離,而反艦導彈都有哪些戰鬥部,半穿甲是什麼意思?
反艦導彈(Anti-ship Missile)是指從艦艇、岸上或飛機上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常採用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固體火箭發動機為動力裝置;採用自主式制導、自控飛行,當導彈進入目標區,導引頭自動搜尋、捕捉和攻擊目標。反艦導彈多次用於現代戰爭,在現代海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反艦導彈發展到近代,已經可以從多種型態的載具上使用,包括從各類飛行器上發射的空射型,由地面發射的陸射型,由水面艦艇使用的艦射型以及自潛艇發射的潛射型。
最早設計的反艦導彈自然是由普通導彈類似的爆破型戰鬥部,這類戰鬥部雖然設計簡單,但在命中艦船時戰鬥部爆炸主要是在艦艇外部爆炸,為外爆式戰鬥部,爆炸後產生的能量四散開去,真正作用在目標上的能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戰鬥部的爆炸利用效率較低,不過它結構簡單、裝藥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爆炸利用率低的問題。
人們設想如果導彈在艦艇內部爆炸,這樣一來,爆炸產生的能量幾乎全部用於毀傷艦艇,大地提高了爆炸能量利用率,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半穿甲爆破戰鬥部應運而生。
半穿甲爆破戰鬥部就是利用延時觸發引信,導彈撞擊艦艇後延遲起爆,保證導彈依靠自身動能穿透艦艇裝甲,進入艦艇內部起爆。它的作用機理與爆破式戰鬥部相同,所不同的是此時戰鬥部的四周均是艦艇內部設施,爆炸能量幾乎全部作用在艦艇上,極大地提高了對艦艇的毀傷效果。
既然要穿透艦體,自然在這些半穿甲戰鬥部的前端都會設計一個高硬度鋼製外殼的穿甲體,在與艦體外殼接觸後,利用動能穿透現代艦船一般較薄的外殼。
回覆列表
謝邀,那得看攻擊距離有多近了,反艦導彈大多采用正常式佈局,也就是前翼後舵,這種佈局優點就是穩定性高、航程遠,缺點就是操縱不靈活。如果與目標距離過近,角速度變化量就大,採用正常式佈局的導彈,尤其是超音速導彈,可能來不及調整方向就過航了。這個原理和空空導彈或地空導彈是一樣的,一般中距彈都是正常式,近距格鬥彈都是鴨式,這個佈局和導彈的機動過載是密切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