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羽翼課堂
-
2 # 鴻毅老師
課外培訓班並不是孩子必須要學習的內容,很多家長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在對培訓專案和對孩子興趣特點及潛能特點不瞭解的前提下為孩子報了很多的培訓班,導致家長陪課和孩子上課都特別的累,不僅傷財還會影響親子關係和彼此的身心健康。建議對孩子有一個詳細充分的瞭解,在瞭解的前提下如果有孩子興趣特別濃厚或者表象出天賦的專案,可以給孩子著重培養下 願我的回答能給您帶來幫助
-
3 # 啻離
其實課外培訓班的作用只是針對想學,但是底子差的學生作用會大一些,不然就是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如果說您的孩子本身學習成績可以,然後看到其他同學在上課外培訓,盲目跟風的,是完全沒必要的。
首先要培養他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他對學習有興趣,肯定不會差到哪去。
其次是要多鼓勵孩子,孩子正處在成長的階段,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會比孩子較敏感,所以作為家長要多鼓勵自己的孩子。
如果把教育分為金字塔式的等級話,根據實際情況與個案調查結果,我是這麼分的:
01.塔尖級別的孩子不用家長督促,不用老是督促,自己用別人1/2甚至1/3的時間寫作業並自己檢查作業,預習就可以成為學霸不落後。這個和天才基因和那些反人類如全腦開發,雲速記、珠心算、思維導圖等教育“玄學”沒有任何關係,而是從一開始家長就督促並親自榜樣示範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後再透過生活喜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當然期間也需要適量的體育鍛煉與戶外運動。
不要忽略體育鍛煉重要性,因為強健的體魄會促進大腦的吸收量以及工作、學習、生活效能,還有助於調節並改善心情。而且學習一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孩子對學習沒有正確的認知是不可能真正的去用心學習。
而花錢請名師報補習班這些行為恰恰體現在解決家長“懶”的痛點上。自己都對學習意義含糊不清,更不用提給孩子灌輸什麼學習意識了。所以達到這個級別前提就是家長對學習有正確的認知(這裡闡明一下正確認知指是什麼:1.今天接受教育目的是為了明日不再需要人教;2.建立獨立思維體系形成獨立思考能力與判斷意識;3.今天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為將來養成更好做事習慣打下基礎),還有對孩子的學習行為方式有正確的引導同時家長也要自己起到榜樣帶頭作用。
不要以為這種孩子只是個傳說,我兒子現在就是這樣,我只一開始讓他養成固定的作業時間觀念和自己檢查作業的習慣,同時我一不監督,二不復檢,三不回答問題,他有不會的我馬上拍下來發給老師,讓他親自去問老師。漸漸他最後總能憑藉記憶和理解自己解難題。所以用我的親身經歷證明培養一個學霸就是如此簡單,就看家長你是否理解的了以及是否照做了。
那麼這類孩子送補習班純屬多餘,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以帶孩子去公園散步或者在小區健身器材處鍛鍊再不然讀幾本歷史題材的書籍對身心健康成長不是更好?
02.高層級別的孩子同樣不需要家長督促,但是有一顆勤奮的心,每天的主動學習時間是一般孩子的2~3倍。或許這類學生並不愛學習,但是卻可以把學習當成一種使命,必須自己完成的使命。
這類孩子對學習有一個相對明確的認知,但並不是完整的正確認知。因為父母確實很負責,從小就帶著孩子晚睡早起,一有時間就給孩子聽英語或者買奧數練習題書籍。孩子的童年都是與這種生活相伴,所以就形成了一個習慣,學習的時間總是不夠用的習慣。
這類孩子的問題在於抗挫性可能會差一些,考第二名都會視為失敗,同時也容易產生妒忌心、自卑心,因為家長的功利化灌輸比較嚴重,之所以排在第二級是因為這個金字塔是結合樓主問題要不要報補習班來排列,這類學生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方法,補習班的老師再灌輸一種其他方法未必會對孩子好。
03.中層級的學生通常是補習班的常客,因為上面兩層補了不如不補,下面兩層尤其是最低一層補了也是白花錢。渴望透過充值然後給孩子藉助BUFF快速練級是這個層級家長的最大訴求。
這類學生的特點就是需要家長的不斷督促,一旦家長放鬆孩子的學習立馬就放羊。所以家長沒有辦法把孩子送去一個能管住他們的地方繼續接受管理。這類學生的成績主要體現在班級成績中等到中上這個階段,補補課對他們來說可以維持一時的成績提升,但是一旦停下馬上就又會往下掉。
這類學生的問題依然出在家長身上,過去對於孩子的學習干預過多,比如孩子寫作業,家長總在一旁無效陪伴,於是孩子對家長的依賴越來越強烈。所以這類家長的問題就是“拎不清”,學習是誰的事情?如果是孩子的事情,為什麼不馬上鍛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呢?
同時作為一個班級來看,從特優到優等、然後中上、居中、中下、中差銜接、學渣七個級別的話,人數分佈是呈棗核狀,從中下到中上這個區間往往佔到一個班級人數65%以上。看樓主的提問方式我覺得您孩子應該就屬於第三層中層這個範圍。
誠然這類孩子如果上了補習班會看到進步,一旦不上真的會落後。針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一開始可以上,但上的時候家長要這個時候立即審視自我,好好反思之前有那些家長該做的教育工作不到位,然後再結合孩子的學習特徵來進行有效的規劃,今天上補習班的目的是為了明天不用再上,保有這樣的心態補習班才上的有點意義,若單純為了短期提分,我送你四個字“人傻錢多”。
04第四層就屬於底座層了,不過這一層也分底座上層和下層,但不論哪一層我都不建議孩子去報補習班,因為問題不是出在報不報,而是很多基本問題沒有搞清楚,在未搞明白這些問題之前補習班報了也白報。
孩子學習不盡如人意原因很多,但是最常見的是三種,第一種就是對學習缺乏正確態度,對學習很消極,覺得學習一點用沒有隻會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第二種是懶惰,或者說學習習慣不好,該學習時候玩,該玩時候抄作業,該聽講時候開小差,該活動時候趴桌子上睡覺。第三種是比較可惜的就是學習方法不對,孩子並不笨,但因為方法不得當,看著也努力了,也很認真聽話,作業按時完成,書寫時候一筆一劃十分認證(就像我小時候一樣),如果是最後這類孩子家長如不及時解決問題的話,後果很嚴重。
造成這類學生的存在經過我這幾年的反覆個案蒐集發現有一個共性就是家長和孩子的基本溝通交流不夠,尤其是父親與孩子的基本溝通交流不夠。一個男人有時間跟客戶喝酒吃飯就真的沒有時間打個電話回家問孩子一句:“今天在學校怎麼樣?”自己看看錶說一句話幾秒鐘?真的是這幾秒鐘都沒有嗎?
父親們相信我,這種顧家的好男人形象只會讓客戶對你更加信任覺得你更加可靠。而且孩子的一生就在你的手中。因為把家庭教育做一個預設排序的話,父親教育永遠排第一順位,緊跟著才是母親,之後爺奶、姥姥姥爺。所以孩子教育成功與否說取決於父親一點不為過。
所以該不該報補習班家長不應該問別人,特別問補習班顧問,更不要問孩子,只需要問問自己就夠了,你真的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