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穎飛111895396

    海釣文化相室深奧,可分為近海釣,遠海釣,磯釣,灘釣,船釣,魚排釣。而根據物件魚可用真餌假餌,真餌又用活餌與死餌。而中國又有東海南海渤海黃海,臺灣海峽,潮差不同,潮流不同,水溫不同,而所選魚餌大小品種都不一樣。想多釣某些魚餌誘不可小,想釣同一種大些魚,那採用掛大一些魚餌,大一些鐵板,為了效益魚民大都釣魚不打誘餌,比如釣沙丁魚,小黃魚帶魚等不用誘餌,想釣狗牙最好用大筐大筐散小魚誘魚,小編你想釣海狼,那晚上用整個豬肝掛釣,刻忘了用粗一些鋼絲繩‘!

  • 2 # 網約車老李

    海釣使用魚餌的技巧  

    選擇和使用餌料,是釣海魚的一項基本功。善釣者能根據不同季節和所要釣的不同魚類選用餌料,以求達到最佳效果。釣海魚所用餌料種類繁多。一般說來,可以分成活餌和死餌兩大類。  

    一、活餌  

    活餌一般是指海蟲、海蝦和小魚等物,以此作餌,在水中游動極易引起魚兒注意。一旦咬鉤容易釣獲。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活餌。  

    1.有一種海蟲,狀似蚯蚓,也有點像細小的蜈蚣,又稱海蜈蚣。此蟲藏身於海灘沙土之中、亂石瓦礫之下,只要挖半尺許便可獲得。一年四季都有,冬春之際最多,而且肥大,有的竟達7~8釐米長。這種海蜈蚣養在略含海水的潮溼細沙之中,每天換一次沙可以養一個星期左右。用時將它穿在鉤上,或一條,或數條,蟲尾露在鉤外蠕動,各種魚類都很愛吃。盛夏季節,海蜈蚣瘦小,而且不易挖到。此時另有一種海蟲,形似大蚯蚓,渾身呈紅赤色,體長15~20釐米,名叫赤蟲。挖赤蟲需掘深些,一般在爛泥中較多。一條赤蟲可分作五六次用,每次擷取一小段,剩下的再養在裝滿海水的闊嘴瓶中。海蜈蚣和赤蟲在黑暗中會發出磷光,用於夜釣效果尤佳。海蟲尚有青蟲、草蟲以及一種常在石頭上爬行的海蟑螂等,均可以用作魚餌。  

    2.用作魚餌以活蝦最好。此蝦色澤淡黃、透明,有淺咖啡色的斑紋,把它養在乾淨的細沙中,海水淹及蝦背,使它可以伸出頭呼吸氧氣,每天換二三次海水,可以養十幾天。使用時把魚鉤鉤住蝦頭靠近背部略微隆起的角狀物上,輕輕放入海里。如果是釣鱸魚,應將蝦懸於離水面約1米深處,如果要釣石斑魚或其它魚類,活蝦就需沉底才能釣到。  

    3.靠近岸邊的地方,經常有小魚出現,成群結隊。可以自制一個網兜,撈取一些養在水桶裡。用小魚釣鱸魚,特別是秋天鱸魚還不很大的時候,其效果有時比小蝦的效果更佳。用小魚作釣餌,魚鉤應從魚眼珠的眼白部分穿過,這樣在水中就不會立即死去。如果穿住魚頭、魚身,魚一會兒就死了,失去活餌作用。小魚較難養,最好是使用充氧器,不斷給其充氧,延長存活時間。  

    二、死餌  活餌雖然好用,但用得較多的還是死餌。  

    1.這是經常使用的一種餌料。使用時將鮮蝦剝掉外殼,穿滿整隻魚鉤。用不完的蝦可以撒少許食鹽置於陰涼處,可以儲存三四天不變質。加鹽的蝦肉雖然不及鮮蝦肉那樣鮮美,但肉質較韌,魚兒咬鉤時不易叼走。如果釣較大的魚,則無需剝掉蝦殼,因為蝦頭這部分魚兒特別愛吃,用整蝦作為釣餌有其特效。夜間釣魚,蝦眼發亮,更能引起魚兒的注意。  

    2.雙殼螃蟹 螃蟹到了夏天就會脫殼。在脫殼前的一段時間,軟殼已經形成而硬殼還沒有脫落,此時取其肉作餌,效果特佳。使用的時候一般先拔其腿,取其腿肉,先用大腿,後用小腿。然後撕下軟殼作餌,一張軟殼一般可以做四次餌。軟殼用完,蟹尚未死,此時可剪開其軀體,用其體肉做餌了。選用活的雙殼螃蟹,邊剝邊釣,因其味鮮,魚兒極愛吃,也有些釣者喜歡在家裡把蟹肉剝好,以免現場弄髒了手,這樣做也可以。不過蟹肉過了兩三個小時就會變質,變質的肉就不宜作餌了。  

    3.海蠣子 海蠣子又叫牡蠣、海蠔,冬天最多,到清明節便逐漸減少。取其肉做餌,效果與蝦肉不相上下。海蠣子做餌需要稍微加工一下。方法是先將其肉在陰涼處風乾,然後置於容器中,一層肉,一層鹽,加蓋備用。一次可制數千克,隨用隨取,非常方便。蠔肉味濃而質軟,魚兒容易上鉤。如果垂直放線下餌,將餌懸於稍離海底之處,上鉤率會更高些。  

    4.鱟膏 春夏之際鱟較多,市場上經常有鱟肉、鱟卵和鱟膏出售。鱟膏附著在鱟肉體內軟甲之上,用刀將它刮下來即成片狀,置於能吸水的紙上晾乾,然後放入寬口瓶中,加鹽醃漬三四天。使用的時候只要將鱟膏剪成細條即成。加工後的鱟膏保持適當溼度,質地軟韌。如果用鐵錨牌21 7號長柄魚鉤,將餌穿得飽滿,用以釣取較大的黃鰭鯛最靈驗。  

    5.豬瘦肉,這是一種為魚兒普遍愛吃而又最容易獲得的餌料。應注意選擇色澤鮮紅、無筋無油的純瘦肉。按橫紋切成細長條,每條長約3 5毫米。注意不要順紋切,順紋切肉質太韌,魚兒難以上鉤。瘦肉餌別有風味,各種魚都愛吃,釣取300~500克重的魚最好用。缺點是小魚不容易上鉤。  

    6.魚肚:鯤?魚等腥味比較濃的魚類其內臟(主要是肚)是很好的餌料。平時要注意收集,家宰魚要將魚肚加鹽儲藏,加鹽的魚肚時間越長,其味越香,對魚的吸引力越大。缺點和瘦肉餌一樣,不適合釣小魚。  

    7.雞腸 剛從雞腹裡取出的雞腸不可漂洗,剪成小段,用以釣取黃鰭鯛,常獲奇效。不過雞腸較韌,魚咬鉤時可讓它多咬一會兒,不可急於提竿。  

    8.鮮魷魚.鮮魷魚的肉去膜、切成長條便可作餌。魷魚肉味極為鮮美,魚兒見之無不爭相奪食。不過其肉質偏韌,經常出現咬鉤勤而上鉤少的情況。解決的方法是把魷魚肉置於Sunny下曬幾小時,待其肉色轉為淡紅,略有變質,其韌性即可減退。此時用以作餌,軟硬適中,效果較佳。  

    9.麵粉餌:將用剩的魚餌如蝦肉、蟹肉搗爛,加上面粉,反覆搓揉至麵糰呈黏性,也是很好的餌料。最佳麵粉餌是用魷魚膏拌麵粉製成。魷魚膏是用魷魚的內臟,置於寬口缽中,加鹽,缽口裹以細紗布,置於Sunny下曬數十天使其內臟化為膏狀濃液。如果太濃,可以加少許海水或鹽水調和。以它拌麵粉,香味四溢(外行者會覺得其臭難聞),是釣黃鰭鯛和黑鰭鯛的理想餌料。魷魚膏如果儲存好,長年不變質,隨時可以取用,極其方便。秋冬之際黃鰭鯛較大,用它作餌尤為難得。  

    除上述作餌的東西外,還有蟶肉、螺肉、魚肉等都可以作為餌料。

  • 3 # 遊戲裡有砒霜

    釣魚真的相當考驗人,掌握要領技術不說,還要有耐心等待。用海竿釣魚那就更有技術了。俗話說放長線釣大魚是有道理的。當然魚餌選擇也重要,你想釣什麼魚就選擇那種魚喜歡吃的食物,這樣就比較好釣。

  • 4 # 野夫釣魚

    關於海釣的一些心得體會:

    1、目標魚

    我只說我中過的:黑頭(最常見)、小黃魚、寨花(一年生海鱸魚)、壓塌魚、光魚等。

    2、裝備要求

    只說個人:UL或者L調的杆子,長一點的(最好2米以上,便於拋投和控魚),L調好一點,雖然沒有UL利於拋投,但是小一點的魚可以直接飛上來,大一點的魚便於控制,刺魚也敢於發力,跑魚機率相對小;配紡車的輪子(1000到2000型淺線杯),線我用的是1號尼龍線,尼龍線也不貴,買點好的吧,如果感覺有大魚,可以用0.6或者0.8的PE線。

    3、關於餌的搭配

    我要著重說一下,物美價廉的鉛頭鉤加軟蟲(1.75克鉛頭鉤加4CM單尾蛆),當然雙尾蛆、蛆蟲等其他軟蟲也可以用,我說的都是便宜的配置,鉛頭鉤掛軟蟲的時候鉤尖儘量靠近尾巴一點當然,魚攻擊魚餌的時候有時候並不能全部吞下去,鉤子靠後一點可以增加中魚率,根釣用餌並不特指鉛頭鉤或者德州,倒釣等軟蟲釣組,所有利於快速下沉的餌如斜切,VIB都是可以的,但是大家想一下,根釣是在石頭縫裡面釣魚,掛地球是在所難免的,一個VIB多少錢啊,掛掉了豈不可惜,就象前面提到的用線,可以用PE加碳線前導的,但是結束通話了多浪費啊,所以在沒有太大魚的情況下,還是尼龍就可以了。

    4、關於釣點

    我根釣的地點都是岸邊,有港口外側的防浪壩,有礁石邊,有海參或鮑魚池,但是我想說的是釣點一定要選擇水流相對較穩定的地點,選這種地點的原意有很多,

    第一、底棲魚的生存環境相對固定,也就是說這種地方有魚;

    第二、大家看到餌的搭配(1.75克鉛頭鉤加4CM單尾蛆)是很輕的,海流太急能不能沉底都是問題;

    第三、水穩定的地方環境也相對穩定,風如果小一點的話也利於拋投的準確性,也有利於操控餌。還有就不一一列舉了!

    5、操控手法

    操控採用慢收和跳底相結合的手法,要有收有放,慢收一段以後就要適當的停頓,給魚攻擊餌的機會,底棲魚都有自己的勢力範圍,不會跟餌很長距離,一般出他的勢力範圍之前,他就要發起攻擊,所以要有收有放,給他下口的機會。跳底的動作不要太大,會嚇跑魚的。操控當然也要根據釣場的環境,水淺一點的,就要採用輕餌,收的速度稍快一點,深一點的,可以用重一點的餌,速度慢點,釣無定式嘛。

    中魚以後就要一直給力拉魚,儘量快的將其拉到水上層,因為底棲魚進攻以後無論得手與否都會迅速的後退、下沉,鑽到自己的石頭縫裡面去,一直給力可以較好的防止跑魚,而且大家看我中魚的圖片可以看到,稍微大一點的魚上顎都是比較硬的,我們的軟杆刺魚很難刺穿魚的上顎,很多情況下鉤子只是掛住魚的唇部一點,溜魚很容易跑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班族適合養貓嗎?比較好樣的貓都是哪些品種?價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