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屠戰神牧哥兵仙淮陰王信

    因為曹操的親信和兄弟是諸曹諸夏侯,這些五子良將是外姓將領,或降將或拔於行伍之中, 1其中左將軍益壽亭侯于禁,原是濟北相鮑信的部下,于禁善於治伍,從青州兵同屬曹公復位賊乎,擊敗北地槍王張秀,在曹操東征劉備時抵住袁紹進攻,以嚴酷刑法要求別人如殺老朋友昌霸,輪到自己則投降,當然于禁在219年樊城在那場秋雨毀了於老將軍形象,當然當不了一流職位,三國走了一遍,被虞翻辱 ,還有奪朱靈兵符,等 2排第一的張遼也因為是呂布八虎之一,是降將,曹操殺了高順陳宮呂布就是警告張遼好好效命,張遼擊昌稀於東海。敗袁尚,斬遼西烏桓塌頓單于,從徵荊州,逍遙津一站800大破10萬差點要了大渣權小命,​​江東小孩聽到張遼大名都止啼,但仍然和李典樂進李曼成不慕,因為看不起張遼後來居上, 3右將軍徐晃,本是楊奉的部將騎都尉,楊奉屬李榷,殺了文丑,196年曹操迎獻帝東歸時歸曹,劫了韓猛的運糧車,大戰許褚50合,20合敗於顏良,封都亭侯,破馬超時和朱靈渡版津蒲,後又大破蜀將陳式,許多士兵掉進山裡,巔峰是率徐商呂建殷屬朱蓋12營士兵大破關羽,樊城解圍,長區直入,有周亞夫之風。最後是病死,而不是被孟達射死。 3張頜張瞿義這個大惡賊的投降扭轉了官渡戰局,不亞於糧草被燒,袁紹最後希望沒有了依然也不會被曹操重用,不過也是曹操愛將,趙雲30合敗張餄,馬超則要20合,張飛在巴西大破之,步行逃走,曹魏建立後為徵西將軍,巔峰為破馬謖,夏侯淵死後代理全軍,劉備害怕張餄,直到木門石被王平的無當飛軍膝蓋中了一箭,不過我覺得並不是郭圖讒言拾其焚燬攻具不真,他本來就是大惡賊。 5樂進合李典好基友,事蹟不多,拔於行伍之中,烏巢一炬,衝在最前ko了西園八校尉之一的酒鬼酒鬼將軍淳于瓊,後來又在壺口關擊破高幹,關羽樂進青泥之戰,掩護曹仁,兒子樂琳為揚州刺史 曹仁,曹真(秦真),曹純,曹宴(何宴),完體將軍盲夏侯元讓,虎步關右的授首夏侯淵,都是很厲害的

  • 2 # 南柯三境

    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為曹操和他的曹魏政權征戰四方,個個戰功赫赫,可以說是曹操得以稱王的主力干將。這些人成為名將良將沒有絲毫疑問,但他們的職務爵位卻並不能反映他們的功勞戰績,就是說,他們的功勳是一等的,而職務爵位卻只是二等的。

    先說功勞。

    張遼和夏侯淵圍困東海郡,在糧食將用完的情況下,一人出陣說服昌豨歸降。袁紹死後,張遼跟隨曹操平定河北,打破袁尚軍,斬殺單于蹋頓。在平定陳蘭、梅成的戰鬥中,張遼進入灊山,斬殺陳蘭、梅成,全部俘虜了他們的兵士。最經典的戰役莫過於合肥守衛戰,曹操留給張遼、樂進等人不過七千多人,卻要面對孫權的十萬大軍。張遼帶著八百壯士,叫喊著自己的名字,首先衝入敵陣,連殺數十人,斬兩員將軍,一直衝到孫權麾下。此戰不但迫使孫權解圍而去,還使東吳軍隊聞風喪膽,張遼從此駐守居巢,專職防守東吳,一生都為孫權所忌憚。​

    樂進很早就跟隨曹操起兵,還受曹操的派遣回家鄉募兵千餘人。跟隨曹操在濮陽戰呂布、在安眾圍攻張繡、在下邳圍攻呂布以及在沛縣進攻劉備,樂進都立有大功。官渡之戰,樂進非常出力,曹操親自奇襲烏巢,帶兵將領就是樂進,烏巢守將淳于瓊,就為樂進所殺。曹操進軍荊州,樂進駐守襄陽,打敗了關羽、蘇菲等軍隊,平定了南郡諸縣的山谷蠻夷。合肥之戰,張遼和八百人出戰,樂進在後守城。後來曹操親征孫權,戰後留下樂進和張遼等人一起守衛合肥。​

    于禁原來為鮑信的下屬,曹操任兗州刺史時歸附曹操。在官渡對敵袁紹期間,曹操到徐州征討劉備,留下於禁據守。袁紹攻擊,于禁堅守,袁紹始終不能攻破于禁大營。于禁還與樂進等人攻擊袁紹其他營寨,斬首俘虜各數千人,還招降了袁紹二十幾位將軍。相持階段,正面對敵的主將就是于禁。昌豨屢屢背叛,最後為于禁所擒殺。陳蘭、梅成叛亂,張遼在前,于禁在後,很好地保證了軍糧的供給。曹操一直對朱靈不滿,派遣于禁去奪取他的兵權,于禁只帶著幾十人就把朱靈部隊拿下。​

    張郃原為袁紹部下,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跟隨曹操平定河北、和張遼等討伐陳蘭、梅成都立有大功。後跟隨曹操進兵關中平定馬超、韓遂叛亂,獲勝後跟隨夏侯淵繼續征戰,收復那些尚未歸附地區。在收復漢中的張魯時,張郃為先鋒。張魯投降後,留下張郃和夏侯淵守衛漢中,拒敵劉備。劉備發起漢中之戰,主帥夏侯淵陣亡,一時軍中無主。張郃出面排程部隊排列陣勢,安定了軍心,守住了陣地不至 於潰敗。張郃最有名的功績是在街亭打敗了馬謖,致使諸葛亮的初次北伐無功而返。​

    徐晃原為楊奉部將,跟隨漢獻帝回洛陽後,曹操討伐楊奉,徐晃投奔了曹操。官渡之戰,徐晃跟隨曹操打敗了袁紹大將顏良,攻佔了白馬城。又進軍到延津,打敗了袁紹另一員大將文丑。在平定河北時,徐晃建議曹操允許易陽城投降,防止其他各城拼死抵抗,對平定河北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在平定關中馬超、韓遂等人叛亂時,曹操來到潼關,徐晃建議曹操從蒲阪津渡河,迅速截擊敵軍後部。曹操採納後,徐晃率領四千精兵渡河成功並站穩了腳跟,使曹操大軍得以渡河,這對曹操平定關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徐晃最有名的戰例是解了樊城之圍。當時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令中原震動。徐晃奉命解救困守在樊城的曹仁。徐晃親率五千兵士衝鋒,在關羽軍撤退時跟隨進入蜀軍營區繼續作戰,終於打破了關羽的包圍圈,救出了曹仁。​

    再說軍職爵位。

    五子良將功勞雖大,其軍職爵位卻不能對此匹配反映。

    曹操在世,張遼最高軍職為徵東將軍,封都亭侯。曹丕繼承王位,張遼轉為前將軍,晉封為都鄉侯。曹丕當皇帝后,封為晉陽侯。樂進在濮陽打敗呂布後被封為廣昌亭侯,後只增邑,沒進爵,因死在曹操之前,最高職務是右將軍。于禁在曹操時期最高軍職為左將軍,封益壽亭侯。後被關羽擒獲投降,關羽兵敗後到了吳國,孫權將他遣返給魏國,曹丕給了他一個安遠將軍的軍職。張郃在曹操時期軍職為蕩寇將軍,封都亭侯。曹丕時期,張郃為左將軍,封都鄉侯,當皇帝后進封鄚侯。魏明帝曹睿時期,加張郃位特進。徐晃在曹操時期軍職為平寇將軍,封為都亭侯。曹丕時期,徐晃晉升為右將軍,進封為逯鄉侯;曹丕當皇帝后進封徐晃為楊侯,後改為陽平侯。魏明帝時期有增邑。

    這些人由於時代的關係,官職有所不同,單獨看很難說他們的官職爵位是不是與功勞相等,要想說明白,應該有一個參照物才行。

    曹操時期,軍隊職務最高的是夏侯惇,前將軍;夏侯淵,徵西將軍;曹仁,徵南將軍;曹洪,都護將軍。

    曹丕為魏王時期,夏侯惇為大將軍;曹仁為車騎將軍,曹洪為驃騎將軍,曹休為徵東將軍;曹真為鎮西將軍。

    曹丕為皇帝時期,曹仁為大將軍,後升為大司馬;曹洪為驃騎將軍;曹休為徵東大將軍,明帝時期為大司馬;曹真為中軍大將軍加給事中。

    從軍職中可以看出,五子良將要比“諸夏侯曹”低,有的還要超出一個檔次。

    再看爵位的差別。

    曹操時期,夏侯惇在官渡戰前就被封為高安鄉侯;夏侯淵,博昌亭侯;曹仁,安平亭侯;曹洪,明國亭侯;曹真,靈壽亭侯。

    曹丕時期,曹仁,陳侯;曹洪,野王侯,位特進;曹休,安陽鄉侯;明帝時期進封長平侯;曹真,東鄉侯,明帝時為邵陵侯。

    從以上羅列中可以看出,五子良將的軍功不小,可爵位和軍職只是處在一個二流水平上。如果說夏侯惇、夏侯淵、曹仁三人因為資格老,是曹操起兵時的核心干將,但曹洪、曹休和曹真這些人應該就比不上五子良將了,但他們的軍職爵位還是比不上老曹家的人。五子良將為什麼不能有一等爵位?說到底,封建社會就是家天下,你“五子良將”出力再多,功勞再大,也首先是為人家忙活的。這是時代的問題,不是那個人可以例外,除非你要擔著風險去走“成王敗寇”那條不歸路。

  • 3 # 天天嘟影

    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為曹操和他的曹魏政權征戰四方,個個戰功赫赫,可以說是曹操得以稱王的主力干將。這些人成為名將良將沒有絲毫疑問,但他們的職務爵位卻並不能反映他們的功勞戰績,就是說,他們的功勳是一等的,而職務爵位卻只是二等的。

    先說功勞。

    張遼和夏侯淵圍困東海郡,在糧食將用完的情況下,一人出陣說服昌豨歸降。袁紹死後,張遼跟隨曹操平定河北,打破袁尚軍,斬殺單于蹋頓。在平定陳蘭、梅成的戰鬥中,張遼進入灊山,斬殺陳蘭、梅成,全部俘虜了他們的兵士。最經典的戰役莫過於合肥守衛戰,曹操留給張遼、樂進等人不過七千多人,卻要面對孫權的十萬大軍。張遼帶著八百壯士,叫喊著自己的名字,首先衝入敵陣,連殺數十人,斬兩員將軍,一直衝到孫權麾下。此戰不但迫使孫權解圍而去,還使東吳軍隊聞風喪膽,張遼從此駐守居巢,專職防守東吳,一生都為孫權所忌憚。

    樂進很早就跟隨曹操起兵,還受曹操的派遣回家鄉募兵千餘人。跟隨曹操在濮陽戰呂布、在安眾圍攻張繡、在下邳圍攻呂布以及在沛縣進攻劉備,樂進都立有大功。官渡之戰,樂進非常出力,曹操親自奇襲烏巢,帶兵將領就是樂進,烏巢守將淳于瓊,就為樂進所殺。曹操進軍荊州,樂進駐守襄陽,打敗了關羽、蘇菲等軍隊,平定了南郡諸縣的山谷蠻夷。合肥之戰,張遼和八百人出戰,樂進在後守城。後來曹操親征孫權,戰後留下樂進和張遼等人一起守衛合肥。

    于禁原來為鮑信的下屬,曹操任兗州刺史時歸附曹操。在官渡對敵袁紹期間,曹操到徐州征討劉備,留下於禁據守。袁紹攻擊,于禁堅守,袁紹始終不能攻破于禁大營。于禁還與樂進等人攻擊袁紹其他營寨,斬首俘虜各數千人,還招降了袁紹二十幾位將軍。相持階段,正面對敵的主將就是于禁。昌豨屢屢背叛,最後為于禁所擒殺。陳蘭、梅成叛亂,張遼在前,于禁在後,很好地保證了軍糧的供給。曹操一直對朱靈不滿,派遣于禁去奪取他的兵權,于禁只帶著幾十人就把朱靈部隊拿下。

    張郃原為袁紹部下,官渡之戰時投降曹操。跟隨曹操平定河北、和張遼等討伐陳蘭、梅成都立有大功。後跟隨曹操進兵關中平定馬超、韓遂叛亂,獲勝後跟隨夏侯淵繼續征戰,收復那些尚未歸附地區。在收復漢中的張魯時,張郃為先鋒。張魯投降後,留下張郃和夏侯淵守衛漢中,拒敵劉備。劉備發起漢中之戰,主帥夏侯淵陣亡,一時軍中無主。張郃出面排程部隊排列陣勢,安定了軍心,守住了陣地不至於潰敗。張郃最有名的功績是在街亭打敗了馬謖,致使諸葛亮的初次北伐無功而返。

    徐晃原為楊奉部將,跟隨漢獻帝回洛陽後,曹操討伐楊奉,徐晃投奔了曹操。官渡之戰,徐晃跟隨曹操打敗了袁紹大將顏良,攻佔了白馬城。又進軍到延津,打敗了袁紹另一員大將文丑。在平定河北時,徐晃建議曹操允許易陽城投降,防止其他各城拼死抵抗,對平定河北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在平定關中馬超、韓遂等人叛亂時,曹操來到潼關,徐晃建議曹操從蒲阪津渡河,迅速截擊敵軍後部。曹操採納後,徐晃率領四千精兵渡河成功並站穩了腳跟,使曹操大軍得以渡河,這對曹操平定關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徐晃最有名的戰例是解了樊城之圍。當時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令中原震動。徐晃奉命解救困守在樊城的曹仁。徐晃親率五千兵士衝鋒,在關羽軍撤退時跟隨進入蜀軍營區繼續作戰,終於打破了關羽的包圍圈,救出了曹仁。

    再說軍職爵位。

    五子良將功勞雖大,其軍職爵位卻不能對此匹配反映。

    曹操在世,張遼最高軍職為徵東將軍,封都亭侯。曹丕繼承王位,張遼轉為前將軍,晉封為都鄉侯。曹丕當皇帝后,封為晉陽侯。樂進在濮陽打敗呂布後被封為廣昌亭侯,後只增邑,沒進爵,因死在曹操之前,最高職務是右將軍。于禁在曹操時期最高軍職為左將軍,封益壽亭侯。後被關羽擒獲投降,關羽兵敗後到了吳國,孫權將他遣返給魏國,曹丕給了他一個安遠將軍的軍職。張郃在曹操時期軍職為蕩寇將軍,封都亭侯。曹丕時期,張郃為左將軍,封都鄉侯,當皇帝后進封鄚侯。魏明帝曹睿時期,加張郃位特進。徐晃在曹操時期軍職為平寇將軍,封為都亭侯。曹丕時期,徐晃晉升為右將軍,進封為逯鄉侯;曹丕當皇帝后進封徐晃為楊侯,後改為陽平侯。魏明帝時期有增邑。

    這些人由於時代的關係,官職有所不同,單獨看很難說他們的官職爵位是不是與功勞相等,要想說明白,應該有一個參照物才行。

    曹操時期,軍隊職務最高的是夏侯惇,前將軍;夏侯淵,徵西將軍;曹仁,徵南將軍;曹洪,都護將軍。

    曹丕為魏王時期,夏侯惇為大將軍;曹仁為車騎將軍,曹洪為驃騎將軍,曹休為徵東將軍;曹真為鎮西將軍。

    曹丕為皇帝時期,曹仁為大將軍,後升為大司馬;曹洪為驃騎將軍;曹休為徵東大將軍,明帝時期為大司馬;曹真為中軍大將軍加給事中。

    從軍職中可以看出,五子良將要比“諸夏侯曹”低,有的還要超出一個檔次。

    再看爵位的差別。

    曹操時期,夏侯惇在官渡戰前就被封為高安鄉侯;夏侯淵,博昌亭侯;曹仁,安平亭侯;曹洪,明國亭侯;曹真,靈壽亭侯。

    曹丕時期,曹仁,陳侯;曹洪,野王侯,位特進;曹休,安陽鄉侯;明帝時期進封長平侯;曹真,東鄉侯,明帝時為邵陵侯。

    從以上羅列中可以看出,五子良將的軍功不小,可爵位和軍職只是處在一個二流水平上。如果說夏侯惇、夏侯淵、曹仁三人因為資格老,是曹操起兵時的核心干將,但曹洪、曹休和曹真這些人應該就比不上五子良將了,但他們的軍職爵位還是比不上老曹家的人。五子良將為什麼不能有一等爵位?說到底,封建社會就是家天下,你“五子良將”出力再多,功勞再大,也首先是為人家忙活的。這是時代的問題,不是那個人可以例外,除非你要擔著風險去走“成王敗寇”那條不歸路。

  • 4 # 歷史大學堂

    陳壽的《三國志》將於禁、樂進、張遼、張頜、徐晃五人共為一傳,且有“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之語,但張頜、徐晃地位略遜於禁、樂進、張遼。《樂進傳》中記載:“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於禁、張遼曰:”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論功紀用,宜各顯寵。‘於是禁為虎威;進,折衝;遼,蕩寇將軍。“曹操在漢獻帝前著重誇讚三人,並特別加官,可見三人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是超出其餘將領的(當然要除去夏侯氏、曹氏的幾員大將)。有人將此歸結為張頜、徐晃歸順曹操時間短。但本人以為並不正確,於、樂二將的確是五人中最早輔佐曹操(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攻徐州前),徐晃是第三個歸附曹操(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張遼是第四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破呂布),張頜最後(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以此觀之,投靠的時間早晚不是主要原因。

      再者,不少人喜歡以官職看人的地位,本人就以官職為例。在經典的合肥守衛戰(建安20年、公元215年)之後不久,于禁、樂進分別被封為左將軍、右將軍,于禁更是“假節鉞”。封官的具體時間不能肯定,個人推測應當是建安21年、公元216年曹操建立魏國稱魏王,分封諸將魏國官銜時,根據《魏書》記載:“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惇固請,乃拜為前將軍。”因此當時魏王曹操手下武將的魏國官職最高的當是前將軍夏侯惇、左將軍于禁、右將軍樂進(後將軍是誰,本人還沒找到),而張遼等要到曹丕繼承魏王王位時才被封為四將軍:前將軍張遼、左將軍張頜、右將軍徐晃、後將軍朱靈。此時于禁已經戰敗被俘,樂進早已身故。如果僅以此觀之,于禁、樂進的地位又要比其餘諸將都略高一籌。

      《于禁傳》還記載:“是時,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俱為名將,……而禁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由是賞賜特重。”同為名將,而於禁經常是賞賜特重的,以此看來於禁的地位又是略高其餘將領的(當然還是要除去夏侯氏、曹氏)。

      于禁在曹軍中的聲望顯然是極高的,《于禁傳》中記載:“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以禁有威重,遣禁將數十騎,齎令書,徑詣靈營奪其軍,靈及其部眾莫敢動;乃以靈為禁部下督,眾皆震服,其見憚如此。”朱靈是名亞徐晃等的曹魏大將,更是在曹丕繼王位時的前後左右四將軍之一。曹操不派別人,單派于禁;而於禁僅憑一紙令書、數十護衛就輕鬆接管了朱靈的軍隊,其威信聲望在曹操軍中可想而知。或說是朱靈懼怕曹操,但之後朱靈服服帖帖在於禁手下任職,亦可見於禁的威信聲望。

      于禁的能力也是勿庸置疑的,王朗向曹操薦于禁時說“禁才任大將軍”,而曹操和于禁談過話後,就“拜軍司馬,使將兵詣徐州,攻廣威,拔之,拜陷陳都尉。”初期曹操由於兵力不多,很少派將領另統率軍隊,這點就可見於禁的能力。歷來對於禁的評價不高,主要是因為于禁最後的屈膝,《三國演義》更將他說成是嫉妒別人,怕人搶功,懦弱投降之輩,但看過史書的人都應該知道于禁不是懦弱的人。于禁在五名將中“最號毅重”,因此他是五將中最堅強果決(毅)、嚴整(重)的將軍(宛之戰時,其他士兵大亂,而於禁統率計程車兵“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並且討伐趁亂打劫的青州兵以整頓軍紀,最後在見曹操前,先建立防禦工事以防追兵;官渡之戰時,“太祖與紹連營,起土山相對。紹射營中,士卒多死傷,軍中懼。禁督守土山,力戰,氣益奮”,極大的鼓舞了士氣。一個堅強果決、治軍嚴整、勇猛善戰的于禁躍然面前)。

      說到官渡之戰,別人都只注意敗殺顏良的張遼、關羽,敗文丑的徐晃(從《武帝紀》看,擊敗文丑是曹操親為主將,但從《徐晃傳》的語氣看,徐晃似乎是有主要功勞的,或許如張、關擊顏良一樣是先鋒吧),殺淳于瓊的樂進,卻沒有注意到于禁。官渡之戰,最威風的曹將名單中絕對應該有于禁的大名。張遼、徐晃等都是跟隨在曹操身邊,隨主力精銳部隊出戰。而於禁不同,官渡之戰正式開始前,曹操先去征討徐州的劉備,只留于禁帶兵兩千鎮守官渡前線——黃河渡口延津以防備袁紹,于禁憑藉這兩千人守衛延津使袁紹軍攻之不下,直到曹操擊敗劉備回到官渡。之後于禁又和樂進一起帶兵五千,向西南順黃河而上,渡河攻擊袁紹的別營。于禁攻取汲縣、樂進攻取獲嘉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而於禁不久又“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在官渡之戰時,也只有于禁多次帶兵攻擊袁紹別營,這或許也可以說明曹操對於禁能力的肯定。有很多人都批評袁紹在官渡之戰時擁有優勢兵力卻不包抄曹軍兩翼,形成對曹軍的包圍之勢。本人以為于禁、樂進的這兩次勝利是起了不小的作用,再加上曹仁在雞洛山大破袁紹將領韓荀,這樣袁紹由於在側翼戰場的屢屢失利,使得他不敢再輕易分兵包抄曹軍兩翼。反觀曹軍則信心大增,又屢屢從側翼襲擊袁軍後方的糧草補給線,並因此取得最終的勝利。

      即便是于禁的恥辱——樊城之戰,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于禁的價值。曹操派援軍,首先就是派于禁;而於禁戰敗後,曹仁還在堅守樊城,曹操竟然急著想遷都;關羽還未攻下樊城,只是擊敗了援軍的于禁,就“威震華夏”等等……這些都可算是在曹操心目中、在曹軍中甚或是當時的全中國的輿論界中,于禁的能力、地位、聲望都極高的一個側面證明吧。

  • 5 # 滄笙踏歌46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左將軍于禁、徵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

    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蹟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

    但是,喜歡看三國的朋友,一定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曹魏五子良將戰功赫赫,完全不必曹氏兄弟和夏侯兄弟差啊,為什麼官職都不高呢?

    先說功勞,

    張遼,本是呂布的八健將之一,下邳之戰後,歸順曹操。此後隨曹操征討,戰功累累。與關羽同解白馬圍,降昌豨於東海,攻袁尚於鄴城,率先鋒在白狼山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又討平遼東柳毅、淮南梅成、陳蘭等。濡須之戰後,曹操任命張遼、李典、樂進等守合肥。張遼多次擊退孫吳進攻,在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更是以七千之眾大破十萬大軍,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聲名大噪。

    樂進,以膽識英烈而從曹操,隨軍多年,南征北討,戰功無數。從擊袁紹於官渡,奮勇力戰,斬袁紹部將淳于瓊。又從擊袁譚、袁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不久樂進別擊黃巾、雍奴、管承,皆大破之。後來從曹操徵孫權,假進節。曹操回師後,留樂進與張遼、李典屯於合肥。又以樂進數有軍功,遷右將軍。

    于禁,鮑信的部下,後來跟著曹操,曹操見其人弓馬熟嫻,武藝出眾,命為點軍司馬。在曹操突擊徐州時,他與夏侯敦、典韋一起作為前鋒,可以說是驍勇善戰的表現。在宛城之戰,曹操被張繡偷襲,典韋戰死,全軍潰退。夏侯敦所部青州軍下鄉劫掠,被于禁沿路殺掉。張繡軍到,于禁率先出戰,身先士卒,大破張繡。本來一次徹底的完敗居然有個好結局。後來,歷次軍事行為,于禁都多少參與,比如官渡之戰,官渡行營總指揮即是于禁,以兩千軍拒河北軍十萬,可見其膽略。于禁,軍紀嚴明,很受士兵的敬重,帶兵打仗,也勝多敗少,在曹軍中可圈可點的地方很多。216年,于禁遷為左將軍,假節鉞,僅此夏侯惇,曹操手下武將第二號人物。救援曹仁,襄樊之戰中,于禁在敗給關羽後投降,致使晚節不保。

    張頜,屬冀州牧韓馥為軍司馬。袁紹取冀州,張郃率兵投歸,任校尉。因破公孫瓚有功,遷為寧國中郎將。後在官渡之戰中投降曹操。曹操時代,後任蕩寇將軍。曹丕稱帝后,升左將軍,封鄚侯。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因功升徵西車騎將軍。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徐晃,徐晃原為楊奉部將,跟隨漢獻帝回洛陽後,曹操討伐楊奉,徐晃投奔了曹操。官渡之戰,徐晃跟隨曹操打敗了袁紹大將顏良,攻佔了白馬城。又進軍到延津,打敗了袁紹另一員大將文丑。在平定河北時,徐晃建議曹操允許易陽城投降,防止其他各城拼死抵抗,對平定河北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在平定關中馬超、韓遂等人叛亂時,曹操來到潼關,徐晃建議曹操從蒲阪津渡河,迅速截擊敵軍後部。曹操採納後,徐晃率領四千精兵渡河成功並站穩了腳跟,使曹操大軍得以渡河,這對曹操平定關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徐晃最有名的戰例是解了樊城之圍。當時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令中原震動。徐晃奉命解救困守在樊城的曹仁。徐晃親率五千兵士衝鋒,在關羽軍撤退時跟隨進入蜀軍營區繼續作戰,終於打破了關羽的包圍圈,救出了曹仁。

    說到官職,曹操在世,張遼最高軍職為徵東將軍,曹丕繼承王位,張遼轉為前將軍。樂進,因死在曹操之前,最高職務是右將軍。于禁在曹操時期最高軍職為左將軍,假節絨。張郃在曹操時期軍職為蕩寇將軍,封都亭侯。徐晃在曹操時期軍職為平寇將軍。

    相比之下,同時期,曹操時期,軍隊職務最高的是夏侯惇,前將軍;夏侯淵,徵西將軍;曹仁,徵南將軍;曹洪,都護將軍。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曹操任人唯親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曹洪、曹仁最初自帶兵馬追隨曹操,光憑這一點就令他們有別於其他人。夏侯惇雖然沒有自帶兵馬,但他和曹操一同在揚州募兵,是組建曹操中軍的首腦之一,也就是說這隻軍隊最初由曹操、夏侯惇、曹仁、曹洪聯手組成。在哪個時代,哪怕是曹操,也只能讓自己的兄弟,當總司令。

  • 6 # 天空的回望

    曹操稱魏王,當時底下最高官職就是前左右後四方將軍,在四徵四鎮之上。前將軍夏侯惇,左將軍于禁,假節鉞。右將軍樂進,假節。徵東將軍張遼,假節。徵南將軍曹仁,假節。徵西將軍夏侯淵,假節。從上看出于禁是諸將之最。當時曹操手下第一大將。還要怎麼封?樂進在曹操時期與夏侯惇于禁並列。可惜死的早。如果活到曹丕時期說不定官職可以更進一步。于禁同理如果最後一戰不敗的那麼慘也可能在進一步。張遼曹仁夏侯淵並列四徵,官職還不高?。于禁樂進在曹操時期職位僅次夏侯惇,位於第一梯隊,于禁更是唯一假節鉞。于禁權力更是最高的。張遼與曹仁夏侯淵位於第二梯隊。曹洪張郃徐晃朱靈為雜號將軍位於第三梯隊。五子良將中三人還不顯赫嗎?曹丕時期最高官職為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四方將軍,四徵四鎮........夏侯惇升大將軍,不久去世。曹仁升車騎將軍後接任大將軍,後遷大司馬。曹洪越級升衛將軍後轉任驃騎將軍。為第一梯隊。張遼轉前將軍,張郃升左將軍,徐晃升右將軍,朱靈當時是後將軍並列第二梯隊。夏侯尚徵南將軍,曹真鎮西將軍,曹休鎮南將軍後遷徵東將軍第三梯隊,不過權力在第二梯隊之上。之後曹真在孫權反叛後為大將軍(原大將軍曹仁,後來孫權向曹丕稱臣時被任為大將軍,反後曹真為大將軍)假節鉞為第一梯隊。以上只能說明曹丕相比外人而言更信任同族,有任人唯親的跡象。之後曹丕從陳群的九品中正制後,大司馬大將軍為一品,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雜號大將軍,四徵四鎮為二品,四方降為三品。

  • 7 # 怒懟精神美麗奸

    曹魏分為宗室將領和外姓將領,官位不能說明權利的大小,只能證明地位的高低。

    曹操時用了五大宗室將領,分別為夏侯惇,曹仁,夏侯淵,曹彰,曹洪。分管東南西北中(注意順序)。五子良將的于禁(假節,地位最高),權利也不可能超越五大宗室將領。

    曹丕時期,還是重用宗室將領,東部戰區曹休,南部戰區夏侯尚,西部戰區夏侯楙(後改曹真),五子在權利上也沒有超越宗室。

    曹睿同曹丕,後期弄上個司馬懿,地位也在張合徐晃之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說姑娘你真漂亮你就嫁給我吧做我的新娘是什麼歌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