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136867717565

    不同的時代押不同的韻。

    將音節分析為“聲”和“韻”兩個部分,是對原本在使用中自然產生的音節進行一種分析和歸納,是一個抽象化的過程。對於一般人來說,說話過程中,音節已經是最小的單位了,沒有再分析的必要了。因此,聲和韻概念的區別,其實是個挺偉大的發現。

    中國古人對音節的認知本來是整體性的,隨著東漢時佛教進入中國,梵文經典漸漸也被帶進中國。而梵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所記錄梵語屬印歐語系統),分為子音字母和母音字母,而且印度人很早就對此有明確的認識。在梵文的啟發下,中國古人也逐漸把漢語音節分析為聲、韻兩個部分。南朝沈約著《四聲譜》,又同其他幾位文壇名士一起提出四聲八病論,對聲調在形成詩歌韻律美過程中的影響規律進行了提煉總結。這些成就,為之後近體詩在押韻和平仄上是要求奠定了基礎,推動了近體詩的出現和發展。

    在有了押韻和平仄等這些要求之後,詩歌押韻,是按照寫詩當時的時代的“韻部”來押韻的。我曾在

    “古代中文與現代中文的讀法相同嗎?”

    的答案當中提到過“韻書”。這些韻書在記載漢字發音時的歸類綱目即是“韻部”。現在的字典詞典,如果按“音序”檢字,實際上是按照漢語拼音字母在英文字母中的順序排序的。但在古代韻書中與此不同,它們是把字按韻母分類,相同韻母的歸在一類裡,每一個類叫做一“部”。一首詩歌要押韻,其韻腳字必須在一個“韻部”裡選,才能叫符合押韻要求。而不同時代的韻書,因為語音的變化和韻部的分合,對韻部的劃分是不一樣的。比如隋朝的《切韻》分206部(可以相見每部裡的字數不算太多),似乎過於細緻。到宋朝時平水韻合併為107部,就少得多了。這種韻部的減少,既有為簡化方便而進行的合併,也有語音本身變化的因素。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韻書和韻部歸類,押韻的要求也會隨之發生些許變化。古代詩歌符合寫作時的韻部歸類,就可以算押韻。從“近代漢語”階段開始到現在,許多文士為了“雅”,擬古甚至“泥古”,會刻意堅持按照唐宋時的韻部寫詩,即使寫作當時已經不押韻了,但因為符合“古人韻部”,也仍然算押韻。

    近現代以來,北方民間戲曲、曲藝藝人為方便創作,使用的基本上是根據近現代漢語發音總結的“十三轍”,也就是把常用字粗略地分成十三個類似韻部的類(與這個數量相比,就顯出前文的206部是“過於細緻”了),分別是:發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蘇、懷來、灰堆、遙條、由求、言前、人辰、江陽、中東。每組兩個字是為方便記憶而選擇的該韻的代表字而已,沒有特別的意義。藝人們為了更好記,用一個字代表一轍,把十三轍拼成了一句話:“俏佳人扭捏出房來,東西南北坐”。北方戲曲曲藝只要按這“十三道大轍”安排韻腳字,就可以算是押韻了。現在北方民間常說的打油詩、順口溜兒之類的,大體就是按這個要求押韻的。

    可以看出,從古至今,字音變化很大,押韻的要求也在隨時代變化著。所以許多古詩,今讀不押韻,比如@lotus9舉的例子就是,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風疾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再比如“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等等,用普通話發音都不押韻,但因為像客家話這樣的“活化石”級別的方言(接近距今一千年左右的中原話)保留的古漢語讀音資訊比較多,所以讀古詩可能押韻的就比較多。

    總而言之,押韻與否,不能倒推。即不能以現代的標準衡量從前,讀音變了,就不押韻了。標準也是一直在變化的,時代不同,押韻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一首歌我忘了歌名我只記得裡面有句是 ‘忘不掉的是你的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