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燕南飛31
-
2 # 吥媄
我覺得每天收拾好自己,對別人微笑,說話聲音變溫柔,語速稍放慢,會增加自己的自信,同時。也會讓自己保持好心情
-
3 # 一看就懂的心理學
這個問題問得好,說明樓主還是自我成長的力量還是比較強大的。
我在最初學習心理學時,學到潛意識、情緒這塊時也想到跟你一樣的問題,最後跟幾個同學交流,姑且算是一個比較簡單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先來說下這個方法的原理,可能有點學術,但我會用白話說清楚哈,我覺得總比一些人告訴你要經常微笑,好習慣那些雞湯要給力。
我一直認為:原理*方法論=高效解決問題(只有懂得了原理再和方法論結合才能高效解決問題)
一、原理:
好心情或者壞心情,我們統一稱之為情緒,所以你的問題可以理解為:如何讓自身保持相對穩定且快樂的情緒體驗?
那麼先要明白我們的情緒從何而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1913.09.27]就給了我們問題的參考答案(儘管我很認可,但是我一直相信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都是相對而言)
:引起人們情緒困擾(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並不是外界發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於改變外界事件(事實證明你也很難改變外界),而是應該改變認知,透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
這個答案其實被演化成認知心理學派的重要理論即ABC理論:他認為外界事件為A,人們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為C。
所以我們想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緒)的終極方法就是改變B-我們的認知。這樣無論外界事件如何變化,你都能夠儘量保持愉快的心情或者控制自己的心情。
舉個小例子:
假如你是個美女,正在跟朋友喝咖啡,然後又另外3個打扮很時髦的女孩進來了,而且其中一個還看了你幾眼之後跟兩外兩個女孩竊竊私語,並時不時往你的方向去看,這時你會怎麼想?
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有點惱火,覺得那個人是在說自己,在背後議論自己,但真相確實是那樣麼?
其實我們所看到的事情的真相都是我們自己的認知加工後,自己理解的真相!!!!(這個大家可以慢慢驗證,好在地久天長)
有兩種可能(甚至更多,我這裡舉例兩個吧)
1、確實是在背後議論你:談論你的穿著、打扮等等,但就算是真的你就該為此惱火,或者不痛快麼?嘴長在別人身上,你是攔不住的,相反的你不理會別人對你的看法,或者認為她們是在讚美你,這樣處理會不會更好?當然我推薦前者:根本不理會,i dont care,so what?
2、人家沒有議論你,只是巧合,望向你的方向:也許你敏感的心習慣了猜測、懷疑別人,也許你一直缺乏安全感才會那麼關注別人對你的評價,所以才會這樣,他們只是你內心世界的折射?
所以再強調下,如何保持開心的方法:建立正確的認知=正確的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和外部世界
沒有人可以讓你難過或者受傷害,只有你自己。
最後希望所有看到此文的人都能慢慢建立正確的認知,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好好愛自己再愛你想愛的人!
回覆列表
凡事都是兩面性,有好的就有壞,有利就有弊。當我們碰到讓心態不好的事情時一定要靜心靜氣思量,看到有利好的一面,來開導勸解自己。傾聽一些使我們心平氣和的輕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