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上磨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也就是毛主席說的,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行的戰爭,項羽是軍事家,劉邦是政治家,所以戰場上劉邦打不過項羽,得到百姓和諸侯的擁護和愛戴項羽比不過劉邦,劉邦聚賢眾能,虛心納諫,身邊人才濟濟,而項羽獨斷專行,妄自尊大,到最後眾叛親離,劉邦廣施仁政,約法三章,項羽殺戮成性,吝嗇刻薄,所以劉邦雖敗但越打人越多,項羽雖勝但人越打越少,項羽敗在了政治上,不是敗在了軍事上,他是個將才,不是個治國理政的君主之才。

  • 2 # 帝國的臉譜

    劉邦不僅多次被項羽打成光桿司令,還多次被項羽打得命懸一線,有時眼看要麼被俘、要麼被殺,然而,劉邦卻每次都能滿血復活,奇蹟生還,甚至捲土重來,反而把項羽打到了死無葬身之地,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從劉邦彭城大戰的完敗,到他奇蹟般地重整旗鼓、反敗為勝的經過,便可見一斑。前205年,劉邦組織天下諸侯共56萬大軍,劍鋒直指楚國首都彭城。楚兵精銳大都隨項羽北去攻齊,留守的不過一些老弱殘兵數千,大軍未到,守軍早已聞風而逃,彭城不戰而降。劉邦三月才從臨晉關渡河,期間招降殷王司馬卬,中間還花了一段時間組織聯軍,四月就拿下了彭城,可謂進軍神速。

    輕取彭城後,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劉邦,由於“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對揮師北上的項羽簡直不放在眼裡。在齊國與田橫僵持的項羽聽說彭城老巢被劉邦給端了,非常惱怒,隨即精選3萬輕騎兵,快速南下,千里奔襲,反攻彭城。3萬對56萬,還要奪回彭城,這簡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而,項羽雖是個粗人,但他粗中有細,他知道,要以少勝多,在戰術上,只能打閃電戰,必須出奇制勝,速戰速決。

    於是,聰明的項羽南下後,沒有直面攻城,而是繞到彭城西的蕭縣後潛伏,並於第二天拂曉,突然向駐紮在彭城西的聯軍大營發起進攻,楚兵如從天降,勝利後的聯軍還在夢中酣睡,就迅疾遭到楚軍奇襲,刀劍砍殺無數,鐵騎踩死無數。匆匆逃出營計程車兵,被楚軍逼至谷水和泗水北岸,被殺和落水而死者近十萬人。隨後,楚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向彭城,聯軍士兵成了無頭蒼蠅,被殺加上自相踩踏至死者又達十餘萬。

    其他三十多萬人紛紛逃竄,又被楚軍一路狂追,逼至靈壁縣東邊的睢水岸邊,連殺帶溺死者又達十數萬。不僅如此,在大戰中,漢王劉邦不但被追殺得身邊只剩下數十人護衛,還一度被楚將丁公追上,差一點被捉。在劉邦的苦苦哀求下,丁公才放了他一馬,得以逃生。彭城大戰的最後結果是,漢聯軍幾乎全軍覆沒,以楚軍完勝告終。劉邦帶著僅剩的數十騎,逃到下邑,與同樣參加彭城大戰失敗至此的妻兄呂澤軍匯合,才總算緩過一口氣來。

    不過,就在這種差不多把家底都輸了個精光的情況下,劉邦竟還能以蕭何在關中的接濟為基礎,以殘兵敗將為生力,以退守滎陽為第一步棋,以韓信開闢北方戰場為第二步棋,以鴻溝對峙為第三步棋,以收買項羽如項布等大將為第四步棋,不但發展壯大了自己,而且在垓下之戰,一舉完勝了項羽,實現了反敗為勝,死地後生,最後竟一統天下,當上了皇帝,讓人不得不由衷歎服。那麼,從完敗到完勝,劉邦到底是因為什麼優點才實現了這種華麗轉身呢?

    我們仔細分析劉邦的行跡,會發現他雖然是一個比較自私的人,但在關係到事業發展和前途命運的重要抉擇時,他都能克服缺點,舍小我,成大我。比如,在性格上,劉邦豁達大度。他本性傲慢,討厭儒生,但儒生酈食其去見他,要求他不要傲慢對待時,他竟一改常態,把酈食其當成貴賓招待。同時,在決策上,劉邦也從諫如流。他只要覺得是好建議,都會立即採用,無論物件是誰。近臣如張良、陳平,言聽計從;謀士如酈食其、陸賈、轅生,獻策則用;即便是鄉里老頭董公的話,他都恭聽尊行。

    在用人上,劉邦堅持五湖四海。他手下:灌嬰是布販,樊噲是狗屠,彭越是強盜,婁敬是車伕……可謂三教九流,形形色色,劉邦一視同仁,按功行賞,各盡所長。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這也是一個突出的例子吧。

  • 3 # 靘史宴

    劉邦雖然每次在和項羽正面對戰時,多次被項羽打的慘敗,可每一次戰敗後,都能在短時間內,快速的恢復戰鬥力,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而相對於項羽來說,他一次失敗就敗的非常徹底,連性命都沒有了。由此可見,失敗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越是厲害的男人,越需要失敗的錘鍊,方能愈挫愈強。

    作為秦朝末年的西楚霸王項羽,雖然他在對外的征戰中,始終都是戰必勝攻必克,可是他沒有注重後方根據地的建設,而劉邦恰好相反,劉邦在自己的大後方,有蕭何在全權管理著,所以當劉邦每一次被打的一敗塗地的時候,蕭何總會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兵源和糧餉,所以劉邦始終都能堅持屢敗屢戰,猶如打不死的小強。

  • 4 # 榮導有戲

    這個現象主要是四個方面造成的

    首先,項羽向來輕視劉邦

    項羽每次都給了劉邦能夠喘息的機會。比如鴻門宴,明明可以殺,但卻輕視劉邦,把劉邦放了,最後還放了劉邦去了蜀地,給了劉邦死灰復燃、逐步壯大的機會。項羽追殺劉邦時,提出的賞金是“得漢王者,賞金二十鎰!”,從賞金上已經看出了項羽對劉邦已經鄙視到不要不要了,一個王的人頭,只賞二十鎰。

    其次,劉邦是個不服輸,能聚人

    劉邦從來都不是光桿司令,就算兵快被打完了,他還有一幫謀臣、將士,這些人主要都是他從沛縣一起出來的老兄弟,生死不離的跟著劉邦,從劉邦當泗水亭長的時候,這些人就跟著他了。劉邦比較懂得聚人心,能重用後來加入的張良、韓信等,項羽則是自己一人獨大,其他誰都說不上話,不能聚人,從他給部下宣佈的拿劉邦人頭的獎金就可以看出了,這個老闆太摳門了。部下是沒動力的,這使他逐步的失去了人心,而劉邦對部下追擊項羽的懸賞,則是千金萬戶。所以劉邦不怕沒人,人才終歸會投靠劉邦。

    再次,劉邦機智、不迂腐

    劉邦和劉備相比,多了許多痞氣,也多了許多機智,劉邦很多情況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比如被項羽派兵追殺,遇到丁公,他先和丁公單挑,打了一會,實在打不過丁公了,居然馬上厚著臉皮、嬉皮笑臉的稱讚丁公英雄,最後說服了丁公這個機會主義者,放了自己一馬。這事要換了劉備,只會跟丁公拼命到底。

    最後,劉邦運氣好

    劉邦糾集六十萬諸侯大軍東進西楚,直搗彭城,最終卻被項羽三萬騎兵擊潰,三萬楚軍在睢水之畔集結,把劉邦手下僅存的萬餘殘軍團團圍住,可是一場沙塵暴,竟然奇蹟般的爆發了,大風席捲而來,楚漢兩軍都被吹了個東倒西歪,你看不著我,我看不著你,等風沙退的時候,劉邦已經逃得沒蹤影了,項羽能怎樣。

    劉邦擊敗項羽,確實有運氣成分,但關鍵的還是他自己的統帥才能和堅持不懈的奮鬥,當然項羽的孤傲和對敵人的輕視,也成就了最後劉邦的成功。

  • 5 # 趣談國史

    第一,劉邦出身於底層,臉皮比較厚,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強。

    華人都好面子,越是有地位的人,越好面子。相對來說,面子對出身底層的人就沒那麼重要,畢竟生存才是第一位的。

    太愛面子,就容易被面子所綁架,變得內心脆弱,俗稱“玻璃心”。出身貴族的項羽,就是典型的玻璃心,過於愛護自己的羽毛。出身底層的劉邦就不同了,他對於面子的態度是三個字:無所謂。

    鴻門宴上,為了逃命,他可以從廁所倉皇逃跑,不怕別人說他怯懦;被項羽圍困,他也可以男扮女裝而逃,完全不顧及形象。

    項羽抓住劉邦的父親,要煮了吃。劉邦面不改色,說:到時候分我一碗肉湯。

    這樣的人,就是打不死的小強。但凡有一點機會,他就能生存下去。

    第二,劉邦有一個超強的副手——蕭何。

    打敗項羽後,論功行賞,劉邦把蕭何排在功臣第一位。為何?因為劉邦能夠無數次滿血復活,全仰仗蕭何輸送的新鮮血液。

    士兵打沒了,蕭何能快速招募士兵,訓練後送往前線;糧草吃沒了,蕭何能夠快速籌集糧草,火速送到前線。

    如果沒有能幹的蕭何站在劉邦背後,劉邦每次大敗後,就沒那麼容易恢復元氣。

    第三,劉邦手下有一群肝膽相照的將領。

    俗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士兵打沒了,可以補充。如果將領沒了,就沒那麼容易補充。

    將領是一支軍隊的核心資產。

    劉邦手下的將領,大都是當年在沛縣結交下的好哥們,比如周勃、曹參、樊噲等。這些人,對劉邦忠心耿耿。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在一點希望都看不到的時候,這些人也沒有離開劉邦。

    正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劉邦的軍隊才可以一次次的重建。如果沒有這些人,劉邦就真的成了光桿司令了。

    而真正的光桿司令,是沒那麼容易滿血復活的。

  • 6 # 惠水濟善

    一句話,真命天子,自然有人輔佐。

    有人覺得我喊高調,你不喊,又為之奈何?

    其實,每次劉邦也沒有沒打成光桿司令,都是有計劃滴退卻,還者叫戰烙轉移,不好聽滴就是巧妙的逃跑。

    第一次慘敗是彭城之戰,跑滴很狼狽,史遷說把兒子女兒都數十次踹下車,也差點沒跑掉,多虧了丁公心軟,放了劉邦一馬。跑到了現在滴鹿邑,他大舅子有兵馬在此,稍事休整,退到鴻溝,在此挫敗項羽,開始了楚漢爭霸,鴻溝對壘。

    失滎陽,和夏侯嬰跑到了韓信大營,奪了韓信兵,復活。

    還有被打擾了一次,蕭何從關中送來人馬。

    為何劉邦人馬打不完,打不散,打不敗!就是高祖有魅力,有賴沛縣一幫老兄弟,不離不棄,生死相依,榮辱與共,戰鬥到底,最後勝利!

  • 7 # 歷史風暴

    劉邦多次被項羽打成光桿司令,卻為何每次都能滿血復活?

    一句話就能解釋,劉邦得道多助,項羽失道寡助。

    在秦末的戰爭中,項羽具有絕對優勢的實力打敗其他諸侯,包括劉邦。可是項羽這個人最大的缺點是殘忍。

    公元前206年,項羽來到關中後,不僅殺掉了秦王子嬰,還將秦王宮付之一炬,將咸陽城搶劫一空,項羽的這種做法讓秦人激起了對項羽的怒火和仇恨。

    再看劉邦,他比項羽更早進入關中。在進入關中後,劉邦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用來規範百姓和他的手下士兵。所以關中父老單食壺漿以迎王師,這就讓劉邦在天下人的心中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形象。

    楚漢戰爭打響後,在百姓心中,項羽是一個惡魔,而劉邦就是一個對抗惡魔的勇士!

    百姓對項羽有多怕,就會對劉邦有多支援!

    論軍隊的戰鬥力,論將領的指揮能力,項羽比劉邦至少高出一個等級。所以項羽在面對劉邦的漢軍時,幾乎每戰必勝。尤其是彭城一戰,幾乎讓劉邦好不容易募集到的60萬大軍全軍覆沒。正常情況下,劉邦一定會眾叛親離,最終被項羽抓住殺掉,或者被自己的車伕幹掉。

    之所以沒有出現上述情況,就是因為百姓對項羽充滿了仇恨,所以他們需要一個人能夠帶領他們和項羽作戰,而此時能和項羽對抗又能得到百姓認可的只有一人,那就是劉邦。所以只要劉邦這個人還活著,就會有無數百姓前來歸附,他就擁有東山再起的可能。

    這就是為什麼劉邦一無所有的時候,又能夠滿血復活。他從來不是一無所有,因為他擁有天下民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培養出一個大方外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