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光印耀
    一.邀朋友一起玩投壺遊戲。

    投壺最開始只是用竹筒和竹箭來玩,先將竹筒開口朝上放到地上,劃定一個距離以後輪流將竹箭投入其中,後來慢慢演變成銅、鐵等材料製成專門的壺,據說有人一玩就是一天,現代很多人擺攤用的也是這一招。

    別看一把壺放在那裡一動不動,要想投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平時向上投籃都得好好練習,投壺可是向下投,壺口只有碗那麼大,沒投過的人要反覆嘗試好幾次才能找準力度,箭不像石子,平著投去進不了壺,斜著投去阻力大,很難把握,如果沒有練過就去跟人比,估計得比誰投的箭離壺最近。現代人想練投壺其實也簡單,在房間裡或者辦公室放一個筆筒,創作突然卡殼時用筆代替箭投到筆筒裡,也耽誤不了時間,能不能練成投壺高手主要取決於你的卡殼次數。

    二.單人或者多人踢毽子。

    踢毽子也是古人發明的,一般是用動物的羽毛綁在銅錢或者玉米穗軸(玉米芯)上面,這個遊戲不限人數,單人多人都能踢出花樣來。常踢毽子可以鍛鍊身體,而且成本小,所以深受民間喜愛,甚至曾有人為踢毽子舉辦大賽。毽子雖然小踢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一般初學者踢出去就接不了第二下了,想踢出花樣或者與人比賽必須先學會連踢,並不是比誰力氣大誰踢得遠,個人覺得踢毽子還是比較難掌握的,到現在還是“一個死”的階段。

    三.四人一桌打馬吊。

    古人無聊時也愛玩棋牌遊戲,棋類都是兩人博弈,很難達到娛樂效果,所以民間更傾向於由四個人玩耍的馬吊,“三缺一”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馬吊一開始只是在紙上畫些有規律的圖案,然後設定順序與規則,後來慢慢演變成骨頭、木塊、竹片上刻圖案,牌九就是其中一種,現代人玩的麻將也是由馬吊演變而來的。

    馬吊的花色都跟錢有關,有文錢、索子、萬貫、十萬貫四種花色,到現在已經沒有人在玩了,只有西南一帶還在流行“大二牌”,也是由馬吊演變而來的。馬吊的規則現在已經沒有人用了,還是說說麻將吧,麻將的花色一般分為筒、索、萬,另外還有字牌和花牌,雖然規則不多卻是棋牌遊戲裡變化最多的,玩起來還得相互配合。這種遊戲有的人一學就會,有的人學了幾年只會把相同花色和數字排到一起,連和牌都不知道,主要靠天賦,哈哈!

  • 2 # Syuank丶KG

    古人都有哪些娛樂活動?

    曾看過這樣一個微博

    大意是向網友們提問

    大家日常的活動範圍有多大

    熱評中

    有人說,活動範圍取決於充電線的長度

    有人說,那得看wifi覆蓋面積了

    於是,當今社會

    當我們依賴於電腦、網路、手機、WiFi

    甚至患上手機依賴症

    大家是不是想過

    沒有手機和WiFi的古人

    都有哪些娛樂方式

    他們會透過哪些娛樂活動來打發時間

    本文裡

    筆者便與大家分享一下

    那些曾風靡一時的娛樂活動

    1

    蹴鞠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

    是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

    早在約十萬年前

    就以“石球”為原型出現

    而後,在原始社會後期

    又出現了鏤空的陶球

    因此,蹴鞠為黃帝所作的傳說也就不足為奇

    明《太平清話》載

    踏鞠始於軒後,軍中練武之劇,以革為元囊,實以毛髮

    不過,一開始

    蹴鞠僅用於軍事訓練

    到了戰國

    蹴鞠逐漸成為古代流行的體育運動

    在隨後的發展中

    不僅具有體育性質

    有些還以表演形式出現於舞臺之上

    至說各朝各代蹴鞠的發展

    技法的演變和計分、運動規則的轉變

    無可計量

    2

    擊鞠

    擊鞠是古代的馬球

    出現於東漢,盛行於唐

    玩者需乘於馬上

    以球杖擊打拳頭大小,中空的木球

    據說在唐代

    長安宮城、諸王及達官顯宦的私宅

    以及各州的官衙

    都設定了專用於打馬球的球場

    但是

    這一項運動尋常老百姓是玩不起的

    且不說精緻耐用的球杖

    也不說要訓練優異的寶馬良駒

    單說那要請專門工匠精緻雕刻的馬球

    便限定了擊鞠這一貴族運動的地位

    3

    捶丸

    捶丸是古代的Golf

    前身是唐代馬球中的步打球

    元朝寧志齋的專門著作《丸經》

    在介紹這一遊戲的緣起、歷史與技法時

    便留下了“至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的記錄

    可見,捶丸目前所知最早形成於北宋

    到了元代

    捶丸這一遊戲大為盛行

    不僅風靡大江南北

    還因其

    “收其放心,養其血脈,怡懌乎精神”的功用

    成為了明代貴族婦女不可少的休閒運動

    4

    木射

    是古代的保齡球

    產生並興於唐代

    遊戲中

    人們將木球作箭矢

    將木樁為箭靶

    立15根上窄下寬

    十紅五黑的木樁

    十根紅木樁分別名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

    五根黑木樁分別名

    慢、傲、佞、貪、濫

    遊戲過程中

    當玩家各持一顆木球

    並著地滾出

    擊打對面的木樁時

    擊中紅色木樁加分

    若是擊中黑色則要減分

    5

    角觝

    角觝便是古代的摔跤,又名角抵

    起於中國戰國時代的傳統角力遊戲

    唐代時,它又被叫做相撲

    後來傳入日本,成為日本的國技

    多為兩位壯士

    穿著褡褳和短靴

    比賽開始後採用摔、絆、背等摔跤方式

    率先將對方摔倒在地為勝

    6

    葉子戲

    葉子戲是當代撲克的雛形

    是一種古老的紙牌遊戲

    玩法也與現在的紙牌類似

    依次背面抓牌,翻面出牌,以大管小

    牌未出時反扣為暗牌

    不讓他人看見

    出牌後一律仰放

    玩者需從明牌去推算未出之牌,以獲勝利

    據史料記載

    五代時李後主的皇后大周后

    在唐代葉子戲的基礎上編纂出《金葉子格》

    開創了新的玩法

    隨後,北宋年間

    楊大年

    取葉子彩名紅鶴,別演為鶴格

    此種玩法一直延續到了明代

    明人方以智《通雅》雲

    葉子格曰鶴格,猶今之紙牌也

    7

    彩選格

    又名“升官圖”,“選官圖”

    據傳始於唐代

    是一種桌面遊戲

    意在諷刺

    任官失序,而廉恥路斷

    言其無實,惟綵勝而已

    升官圖中

    文武大小官職依次寫於之上

    或以“德、才、功、贓”四字陀螺

    停止時的文字決定進退格數

    或以骰子擲地

    依點數彩色以定升降

    一為贓,二、三、五為功,四為德,六為才

    遇一降罰,遇四超遷

    二、三、五、六亦升轉

    率先到達最高位的人獲勝

    8

    彈棋

    彈棋是自中國西漢末年

    開始流行起來的棋類遊戲

    其形制,據唐代盧渝《彈棋賦》所述

    是為

    四周低平,中間隆起,底座為方,頂部為圓

    象徵天圓地方

    其玩法

    也在歷朝歷代的發展中略有不同

    晉人徐廣《彈棋經》記

    二人對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當,下呼上擊之

    便是說遊戲雙方

    要以自己的棋子擊彈對方的棋子

    每人六枚棋子

    但是到了唐代

    儘管遊戲規則並無大的變化

    棋子卻增至每人12枚棋子的對局

    柳宗元便有著作《彈棋序》

    對24子彈棋進行了詳細解釋

    置棋二十有四,貴者半,賤者半

    貿曰上,賤曰下,鹹自第一至十二

    可惜的是

    這個流行一時的棋類運動到了宋代

    或許是象棋,圍棋等的流行

    彈棋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

    自此失傳

    9

    六博

    六博,又作陸博

    是中國古代民間一種擲採行棋的博戲類遊戲

    因使用六根博箸是以稱六博

    以吃子為勝

    因是戰棋策略桌遊

    據推測,是象棋的鼻祖

    然而這一“鼻祖”

    其年代久遠可追溯至殷商時期

    於漢代流行

    據考證

    一套完整的六博棋具包括棋盤、棋子、博箸

    漢代開始使用骰子代替博箸

    叫做“焭”

    但這骰子與我們現在所見大有不同

    它共有14面

    上標有1到6的篆體數字

    每個數字各出現兩次,共佔12面

    另外兩面空白

    遊戲時

    雙方各有六枚棋子

    相當於王的叫“梟”

    相當於卒的叫“散”

    投箸或骰子行棋

    走到特定位置

    “散”可以立起來變為“梟”

    進入“水”吃掉一枚“魚”

    獲得博籌

    先獲得六根博籌的一方獲勝

    漢代以後,六博逐漸失傳

    宋代是雙陸最為盛行的時代

    每在酒樓茶館

    茶桌旁總會設有雙陸盤

    供人們邊品茶邊玩雙陸

    除此之外

    宋代社會中甚至還出現了雙陸的賭博組織

    在雙陸賭博時均設有籌

    以籌之多少賭得錢財

    足可見雙陸人氣之旺

    但是可惜的是

    到了清朝乾隆時期

    因民間出現大量雙陸棋賭博的行為

    雙陸被皇帝下令封殺

    至今絕跡

    本文所述

    不過是古代人們娛樂方式之一二

    但我們已經可見今

    足球、相撲、飛行棋、撲克牌、象棋等的原型

    這便是古人的智慧

  • 3 # 太常吸貓

    古人的休閒娛樂活動有很多,這裡主要介紹一下運動量小的。古代比較流行的娛樂活動有雙陸,它是古代的一種遊戲,盛行於唐代,《長行經》裡有記載:“元虞裕雲:雙陸之戲,最盛於唐。常考其技,凡黑白各用六子,乃今所謂六甲是也。昔有對雲:三個半升升半酒,兩行雙陸陸雙棋。”

    行酒令也是歷史比較久的休閒遊戲。《資治通鑑注》中提到了唐太宗為了“唐三代後,女主武王”民間傳言,召集諸多武姓大臣行酒令:“〔行酒令者,一人為令伯,餘人以次行之。下文使各言小名,即酒令也。〕使各言小名。君羨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爾勇健!」”之後李君羨先被貶出京城,後被御史上奏不軌,遂死。這個故事顯然不如《紅樓夢》裡行酒令那麼愉快。

    《紅樓夢》裡還出現了“射覆”的名稱,《訂訛雜錄》中有對它的解釋:“射覆音食福,漢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師古曰於覆器之下,而置諸物令闇射之,故云。”這也是為什麼寶釵稱它是“酒令的祖宗”。《漢書東方朔傳》中對遊戲的方法有更詳細的描述,需要透過占卜等手段猜測器物下覆蓋的是什麼東西,有點類似《西遊記》裡車遲國隔板猜物的過程。

    打馬吊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名詞,據說是現在麻將的雛形,雖有不同,但基本的遊戲方法已經頗為相似了。《清稗類鈔》中記載:

    “ 馬吊始於明天啟時......康熙時,士大夫喜馬吊,其牌之橫縱幅,較紙牌為稍廣,繪畫雕印並同...... 博時,四人入座,人各八頁,以大擊小而現出色樣,及餘八頁衝出色樣,出奇制勝,變化無窮.四門最尊者曰賞,次為肩,最小者為極。賞、肩、極上桌,皆可配成色樣。色樣有大小,名稱毋慮數十角。”雖然當時的人認為這種遊戲是比較有格調的,需要 “按譜深索”、“淺夫穉子廝養之卒,不足以與此也”,但是也有人很厭惡這種遊戲,嚴禁子孫學習。骨牌、雀戲、天九也是類似的遊戲,輸贏之間還要付出金錢。

    古人的休閒娛樂還有很多,比如捶丸、蹴鞠、鞦韆、圍棋等等。以上是幾個比較有名的遊戲摘錄。

    參考文獻:

    《長行經》

    《資治通鑑注》

    《訂訛雜錄》

    《清稗類鈔》

  • 4 # 中國國家地理地道風物

    沒有電子裝置的古代中產階級也是城會玩喔!

    // 焚香——花香欲醉,靜享鼻觀

    外面風雨飄搖,在房中擺一香爐,焚上一柱香,閉目養神,靜靜體悟香氣帶來的奇妙感受。

    朱熹在《香界》中曾描述焚香為 “花氣無邊燻欲醉,靈芬一點靜還通。 ”

    士大夫們視品香為修煉心性的法門,“微參鼻觀猶疑似,全在爐煙未發時”,在這嫋嫋的香菸中,尋求美的真諦,思考宇宙與社會的哲理。這種由嗅覺的感受昇華到思維上的觀想,士大夫們稱之為“鼻觀”。

    焚香同時也是古人抑制黴菌、驅除穢氣的一種方法。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焚香相當於外治法中的“氣味療法”。制香所用的原料,大多數是木本或草本類的芳香藥物。利用燃燒藥物發出的氣味,可以免疫避邪、殺菌消毒、醒神益智、養生保健。

    // 聽雨、撫琴——琴聲伴雨,思緒湧來

    下雨是大自然最古老的打擊樂,古人憑欄聽雨,雨聲入耳,思緒翻滾。

    雨是有溫度和感情的,古人用不一樣的心境聆聽嘀嗒的雨聲,便會獲得不一樣的心靈體悟。孟浩然感惜花落,寫下:“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秦少游愁緒紛飛,寫道“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陸游感懷舊日豪邁,書寫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你在聽雨時,又會想起什麼故事呢?

    除了單純的聽雨,古人還喜在雨天撫琴,琴聲的悠揚旋律搭配雨聲的暢快節奏,別有逸趣。

    撫操時,頭腦中的天地萬物便都化為琴音,許在窗外,屬於你的“子期”正在駐足聆聽,你也會因此尋得你的“知音”。

    // 品茗——身心蘊藉,洗滌煩思

    雨中泡一壺清茶,自斟自飲,冥想、靜心,既可以消除疲勞,又可滌煩益思、振奮精神。

    品茶,重在“品”字,觀色、聞香、嘗味,諸多感官最終在味覺的極致美妙中,得到昇華。

    茶之"亞聖"盧同曾作《七碗茶詩》,裡面對品茶的好處,做了最詳盡而生動的總結:“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飲茶後,身心得到蘊藉,一掃雨中煩悶。

    // 雙陸——古代“遊戲之首”

    雙陸,又叫“握槊”、“長行”,另外還有“波羅塞戲”的別名。其實它就是古代一種類似飛行棋的遊戲。

    《山樵暇語》認為“雙陸出天竺(今印度)……其流入中國則自曹植始之也”。雙陸源於印度,由曹植將棋具及投子進行改動,因此稱曹植始制雙陸。雙陸傳入中國後,流行於曹魏,盛於南北朝、隋、唐以迄宋、元時期。

    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中說到,與圍棋、投壺、象戲、彈棋相比,“最妙是長行”。溫庭筠《南歌子》詞亦云:“進底點燈深燭伊, 共郎長行莫圍棋。”宋人洪遵著甚至還專門為雙陸著書,名叫《譜雙》,裡面詳記了多種雙陸棋變體的局盤制度、布子格式、行馬規則。

    古人對雙陸的喜愛,甚至還延伸到國家決策之事。據唐李肇《唐國史補》載,武則天廢中宗李顯,自己稱帝。某天,武則天做夢與人打雙陸,連輸數局。翌日,她問大臣狄仁傑:“昨夜,曾夢與人打雙陸,一直不勝為何?”。狄仁傑言:“雙陸不勝,說明宮中無子啊。”這一雙關語,令武帝反思,後便又召回李顯復立為太子。

    從文學作品中的記載和傳世文物來看,在很多文人士大夫眼中,雙陸這一“才子型”的遊戲在當時真是遊戲之首啊!

    現在,網上已出現了名為“雙陸棋”的電腦版遊戲,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體驗,也可以直接買來器具,徹底拋開電子裝置,一享古人之樂趣。

    // 投壺——禮儀者的遊戲

    投壺,其實是古代士大夫宴飲時做的一種投擲遊戲,到後期更是發展成一種從容安詳的禮節活動,《禮記傳》中有云:“投壺,射之細也。燕飲有射以樂賓,以習容而講藝也。”

    秦漢以後,它在士大夫階層仍盛行不衰,每逢宴飲,必有“雅歌投壺”的節目助興。隨著遊戲的不斷流傳,漸漸還有人別出心裁,發明出在壺外設定屏風盲投,或背坐反投等花式玩法

    作為禮儀的一種,投壺不僅繼承了射禮的儀節,還繼承了射禮正己修身的禮義,正如清徐士愷《投壺儀節》雲:“投壺乃射禮之變也。投壺之禮,需將箭矢的端首擲入壺內才算投中;要依次投矢,搶先連投者投入亦不予計分;投中獲勝者罰不勝者飲酒。”

    投壺較雙陸更為簡單方便,它更為考驗人們心境的穩定與手臂力量的拿捏。

    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己找尋器物,再現古人玩樂嬉笑的生活場景。

    古人雨天歡聚時,除了雙陸與投壺,射覆、圍棋、彈棋、行酒令等等遊藝,皆是雨天古人玩樂的絕佳趣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冰箱是買美的好還是海爾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