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
2 # 深度--廣度
諸葛亮絕對是一個謀略大師,時機不到不做發作,時機一到一鼓作氣。天時,地利,人和都掌握的時候,才可以覆手為雨,翻手為雲。
-
3 # 陽光山上
諸葛亮精通韜略,深明人性,長於算計。
一、三顧茅廬。在劉備到達荊州之時。諸葛亮早已經和當時荊州的有識之士司馬德操龐士元等,精研天下形勢,細分時局,完成隆中對,決定投靠劉備。諸葛亮深明,得易失易,得難顯貴的真理,反客為主欲擒故縱。把良臣擇主而事,演繹成了賢主三顧茅廬禮賢下士的傳世佳話。
二、江東求救結盟,化被動為主動。本是屢戰屢敗被曹操一路追擊,如喪家之犬,跑到江東求救於孫權。卻說兵微將寡的劉備,願與漢賊曹操決一死戰,勸說兵精糧足,坐擁江東的孫孫權量力而行不若聽從屬下建議北面稱臣智激孫權,拍案而起,決心抗曹。此事看出諸葛亮對人心的掌握已臻化境。
三、七擒七縱孟獲。更顯諸葛亮以德服人長治久安的宏圖遠略。
-
4 # 總說裝甲
逼則反兵,走則減勢。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需,有乎,光。
【譯文】逼得敵人走投無路,它就會狗急跳牆;故意給它留一條生路,反倒可以削弱它的氣勢。追擊時,要跟蹤但不要逼迫,以消耗其體力,瓦解其鬥志,待敵士氣沮、潰不成軍時,再一舉圍殲,這樣就可以兵不血刃。按照《易經·需》卦的原理,待敵心理崩潰而折服時,就能贏得光明的戰爭結局。
欲擒姑縱(有的稱“欲擒故縱”)與欲取姑予、欲急姑緩近意。這一計謀;反映了“取”與“予”的辯證關係。“取”就是獲得利益,“予”就是給予好處。要獲取利益,如果不視時局,不察敵勢,不明利弊,直趨而“取”,可能適得其反。老子說的“將欲奪之,必固予之”,就是這個意思。透過放鬆一步等方法,使敵人失去決戰到底的心理信念,導致其鬥志大跌,士氣急落,這時再乘勢擒之,既能穩操勝券,又可減小代價。急於求成,反而欲速不達。一旦敵人困獸猶鬥,垂死掙扎,一則擒之不易,二來代價太大。孫子的“窮寇勿迫”;明朝劉溫伯的“凡圍戰之道,圍其四面,須開一角,以喜生路,使敵戰不堅,則城可拔,軍可破”,都點出了其中的奧妙
欲擒姑縱,實質上也是把握作戰節奏、巧妙利用時局的謀略。中國東周時期,就有“圍三闕一,虛留生路”的戰法;眾所周知的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也是“欲擒之,必先予之”的絕妙運用;而我軍在解放戰爭中實施的魯西南戰役,更是假示生路縱敵出逃,暗設口袋動中殲敵的生動戰例。
回覆列表
諸葛亮擒縱之術之暗縱之計!
華容道:隆重三分策定時,劉備只有人馬數千,大將有關張趙三人,雖強而寡,地也只是附荊州而已。諸葛言“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此可用為援而不可圖也。”於是之後長時間內,甚至直到諸葛亡故,他的主要戰略都是聯吳抗魏的。
彼時劉大一無地二少兵三曹操在後窮追不捨,再加上已是眾所皆知“劉使君非久為人下者”。且諸葛之謀是聯吳而非依吳,一切險難不言自明,如何以此弱勢開三足鼎立之局,權看諸葛滿腹之謀與三寸不爛之舌了。於是乎折群儒說孫權激周瑜定奇計借東風,終於把曹操八十萬大軍交待在赤壁上。
試想此時曹操若死,便如何?曹操大兵壓境而孫權不降,不欲為人下者也,曹孫劉皆不甘為人下,必相爭奪,而此時劉備無兵無勢,曹操一亡,鼎立不成而成東吳一枝獨秀,孫權得勢之下能不趁劉備龍困淺灘而誅之?
再者,劉備諸葛之志豈只在退曹乎?劉備依劉表時髀肉復生猶自感嘆,又曾失語曰:“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所謂根本、所謂置足之地以託孤窮之身,何也?領地也。若曹操死,劉備零星兵馬怎堪與吳爭奪領地,諸葛亮即便巧婦,不能做無米之炊。可若曹操不死,誠如魯肅勸周瑜所言:“不可。方今與曹操相持,尚未分成敗;主公現攻合淝不下。不爭自家互相吞併,倘曹兵乘虛而來,其勢危矣。況劉玄德舊曾與曹操相厚,若逼得緊急,獻了城池,一同攻打東吳,如之奈何?”。東吳有此顧忌,劉備安取南郡荊州襄陽,如此滋蔓有所,霸業可圖矣。
似如此,曹操生則可牽制孫權,使劉備一可以保全性命,二有領地可以憑身,諸葛能不放之?可是如何放之?曹操步步皆落諸葛算中,最後捉之可稱易如反掌,可諸葛偏偏讓義氣深重的關二弟把守華容,一面激之立下軍令狀,一面對劉備說:“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是操賊未合身亡還是諸葛不教之亡,也許只有天知道了。而軍令狀是用來解東吳之疑塞東吳之口,還是諸葛折服關公的又一手段?或者兩者兼具,這又費一番思量。反正結果是,解了曹操迫命之危,又得了立身之本,此一縱,可謂周郎名就赤壁,孔明功成華容。而後來周瑜氣死,主張聯劉的魯肅接權,遂三分勢成。
二、魚腹浦:魚腹浦陸遜被困八陣圖,被孔明岳丈黃承彥引出。且曰“老夫乃諸葛孔明之岳父黃承彥也。昔小婿入川之時,於此佈下石陣,名‘八陣圖’。反覆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臨去之時,曾分付老夫道:後有東吳大將迷於陣中,莫要引他出來。老夫適於山岩之上,見將軍從‘死門’而入,料想不識此陣,必為所迷。老夫平生好善,不忍將軍陷沒於此,故特自‘生門’引出也。”
讀到此處,讀者就要思量了,一、即便黃承彥“平生好善”,可其婿在蜀方為相,若諸葛想殺陸遜,黃承彥能以一己之善而介身兩軍干戈之事?二,黃言諸葛囑其“莫要引他出來”。可是諸葛不囑咐,黃承彥能知陸遜將在此時陷於此陣?這“莫要引他出來”是否等於此地無銀?可是諸葛為何要放陸遜?為何又是透過黃承彥之手來放?
且說為何而放?諸葛亮的政治主張一直是聯吳抗魏的,一者視魏為國賊,二者若吳蜀相爭,魏坐收漁利,二者皆危。即欲聯吳,則陸遜殺不得,一者陸遜與孫策翁婿之親,若陸遜死於蜀手,吳蜀之仇結定,再難圖聯合。二者陸遜為吳重將,陸遜死則吳無疑長城被毀,彼時曹魏勢大,吳若亡,蜀亦危矣,所謂唇亡齒寒者也。
再說為何是黃承彥引陸遜出。關羽死,劉備張飛對吳切齒痛恨,誓必報仇。諸臣屢勸不止,而後刺殺張飛的範疆張達也投吳而去。縱諸葛不欲因私仇而廢大業,奈何劉備不聽勸阻,蜀吳成誓不共日月之勢。諸葛縱有親信,也無人敢擔叛國之名吧。而黃承彥閒散之人,不屬魏蜀吳任何一方。與諸葛兼具翁婿至親,由其救引陸遜出陣,既無反叛之名,又賣人情與吳,而那句“莫要引他出來”,還是“切要引他出來”,陸伯言且自思之吧。
而後,鄧芝使吳,兩方交好,試想若陸遜死於蜀手,諸葛安能安居平五路?吳蜀若不聯合,又怎能逼得曹丕幾年養精蓄銳,不敢正視南面?而蜀建國未久,這幾年時間休養生息又是何等重要。若後方不平,諸葛又怎能無後顧之憂的南征蠻邦?
華容道走曹操,劉備得以建立基業,魚腹浦走陸遜,吳蜀再次聯合拒魏,諸葛之智,由此擒縱之間可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