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求之
-
2 # 留研
一、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第四子。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康乾盛事”,其實起最主要作用的“承上啟下”者,居功至偉者非雍正皇帝莫屬。康熙王朝後期,國家已經腐敗叢生,國庫空虛。國家已經危機四伏,雍正被爹坑了,這個皇席確實難當了。 二、雍正皇帝親力親為,嘔心瀝血,歷盡13年不懈鐵碗圖治,為乾隆皇帝打下了極為牢固的政治經濟基礎。然而其兒子乾隆卻是個坑爹的貨,“三下江南”盡情的吃喝玩樂,還圈養了大貪官和坤,被淘空了國庫。 三、雍正被爹坑了,只能歷盡圖治;乾隆坑爹,雍正不明不白;康乾盛事的背後勞苦功高者是雍正…
愛新覺羅·胤禛(1678.12.13—1735.10.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
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如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並且大力整頓財政。1、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製度、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實行銅禁等;2、強化密摺制度;3、設立軍機處,軍機處的設立是清代中樞機構的重大變革,標誌著清代君主集權發展到了頂點;4、重要漢臣,李衛、田文鏡和張廷玉均為漢人,此三人為雍正皇帝的親信大臣。5、整飭吏治,雍正帝重視吏治。雍正賞識執法嚴,作風雷厲風行,嚴猛行政,有開拓氣魄,政績顯著的官員。雍正帝勤於政事。後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硃批過的摺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間,“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他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
弘曆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乾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曆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曆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並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產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曆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併拓廣了領土,並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佔領了新疆,正式將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曆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於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並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
高宗運際郅隆,勵精圖治,開疆拓宇,四徵不庭,揆文奮武,於斯為盛。享祚之久,同符聖祖,而壽考則逾之。自三代以後,未嘗有也。惟耄期倦勤,蔽於權幸,上累日月之明,為之嘆息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