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騎士悠然行
-
2 # 六扇門人jgy
根據《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中《隆中對》的內容,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對天下形勢做出了預判,提出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進而圖取中原的戰略構想,向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遠景。這對當時劉備手下只有關羽張飛趙雲等幾員勇將,兵將都很少,底子很差,連自己地盤根據地都沒有的情況下提成這樣的設想,非大智慧才能有這樣的遠見。並且出山後按照這樣的戰略構思,讓劉備勢力不斷擴大,東面聯合孫吳共同抗拒北面強大的曹操勢力。透過赤壁之戰,讓天下三分的形勢鞏固。讓劉備最後站穩腳跟,這都是諸葛亮神機妙算,謀劃得當才有的成績。試想在當初袁紹,劉表,劉璋,張魯哪個勢力不比劉備強,劉備當初只能寄人籬下在這些人之中,投靠他們。但是這些人最後也都被滅,而劉備勢力卻在諸葛亮的幫助下不斷壯大。如果諸葛亮沒有大智慧怎能辦到,劉備這麼差的底子早就被滅。因此說諸葛亮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絕對不成立,諸葛亮謀略智慧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是智慧的化身。
-
3 # 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題主分清楚什麼是小聰明。諸葛亮為人處世,還有學問謀略超常人幾個等級。可是說是謀略學的分水嶺人物。這也就是他之前,漢初有張良、陳平等人,再早就是姜子牙、伊尹等人了。諸葛亮之後,謀略學純粹成為單方面打仗之學了。諸葛亮不僅是軍事家,還是治國能人。三國裡留下了兩個神:關羽和諸葛亮。
看看諸葛亮的學術背景有多豪,就知道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貢獻了。諸葛亮是有真本事的人。他是繼承了黃老之學和兵家之學的最後大師。三國之後,佛教進入,道教也正式與之相互融合,謀略之學隨著唐宋戰術的變化也上升為謀術之學。諸葛孔明應該是雜糅了儒道法的兵家。這從三國水鏡先生的隱居生活可以看出。
其實,三國裡水鏡出場不多,不過,這個高人早已看透了半個世紀的世情變化。水鏡顧名思義,就是鏡子早已透過了人間幾十年的悲歡離合,折射出未來幾十年的歷史走向。就像《推背圖》推演改朝換代的歷史變化。
由於水鏡先生以隱為生,但是又透過名聲遠播和真才實學,團結了中原一代許多世家子弟。所以,周圍傑出者就出現了許多戰略家和才謀之士,大家相互切磋,亦師亦友。這些人別看隱居鄉村,可是由於出生不俗。他們的許多朋友又都是當朝的官員,有機會彼此交流,當時的天下走向,這些人不是不明白。
還有重要一點,就是這些人接受過正統儒家教育,還默默留戀正統的漢朝血脈,希望有機會建功立業。道家的思想讓他們在天下大亂隱居鄉間,但並不代表他們想這樣一輩子。同時,水鏡相當於楚地隆中地區軍事戰略參謀學校的校長。臥龍、鳳雛等人是優秀畢業生。當時天下大亂,這些人正好有用武之地。
水鏡作為校長,本人對於戰略謀劃也是格外精通。怎奈人老體力不支,哪能跟著大部隊東奔西走。而他也對未來十幾年的時局走向有自己的判斷。這與臥龍、鳳雛的軍事思想是一致的。甚至他們也是互相影響的。
作為隆中軍事搖籃的奠基人。由於這裡處於亂中取靜,交通也算便利,十分有利於戰略人才的培養。水鏡在這裡休養生息,研究兵法,並以此團結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謀略人才。
這些人出生世族或者世代讀書,家裡都富有藏書,也是吃喝不愁的中小地主。有的人家還在朝廷為官,深諳當局的各種政策走向。以及天下其他實力派人物的可能動向。而這些有吃有喝,又飽讀詩書的人,達則兼濟天下。開始了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時代的命運。
鳳雛的存在,其實也是襯托臥龍。其本身沒有獨立存在的價值。其他幾個水鏡派系的謀士,如徐庶等人,透過襯托鳳雛,進而再襯托臥龍,再到進一步神話臥龍。最終,實現了水鏡的人生理想,並突出了水鏡軍事謀略學派在歷史上的學術地位。
水鏡學派基本是古文經學和今文經學的有機結合。也就是漢末以後,今古文隨著理論探討的相互融合,並與兵學、法學等實用學問,日益走出書齋,面向社會。在水鏡看來,秀才一支筆,堪比十萬兵。這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事實是,在漢末群雄逐鹿中,水鏡學派也確實是當時不可輕視的一支潛在力量。這些文人謀士,看起來沒幾個人。但是,一個頂個雄霸一方的梟雄,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漢末,十幾股地方實力派相互兼併過程中,劉備可能是最弱的。可是,由於水鏡的幫忙,這並沒有影響到劉備成為三足鼎立之一。但話又說回來,客觀上說,水鏡學派還是有些時代侷限性,過於重視理論,輕視實踐,團隊合作也不能說盡善盡美。
最後,不得不說,曹操還是代表了歷史發展的大趨勢,以至於後來司馬家族統一了全國。還有水鏡學派畢竟還有些紙上談兵的味道,理論太強了,實踐也有點跟不上。這裡臥龍做的最好,鳳雛就有點差了。
可是,水鏡學派畢竟不是吹出來的。以臥龍為代表的謀士們,本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不斷的自我調整,做出許多犧牲,最終還是讓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
水鏡先生由於年長一些,也早就斷了出山的念頭。其他以臥龍、鳳雛……為代表的飽學之士,是不甘寂寞的。可是,他們出山,如果遇不到合適的明主,與其毀了一生,還不如老死鄉間。所以,諸葛亮等人也只能一邊放出自己的名聲,一邊等待機會。
劉備出生低微,但也是絕頂聰明之人。他就冒頂了箇中山靖王之後,也扯起了虎皮,並擁有了最正統的旗號。所以,劉備對人才的渴求,能夠給予人才最大的發揮餘地,使他也吸引了大量的傑出人才。
回覆列表
諸葛亮號稱“智聖",怎麼能說沒有大智慧呢?諸葛亮能根據當時社會形勢,提出“三國鼎立"、“三分天下"的結局都應驗了,單從這一點看,諸葛亮有大格局、大眼光、看得出尚未到來的形勢,是一個有智慧的謀略家。
但,劉備起事晚,兵少將缺,要與大軍閥曹操等爭地盤,非智取而強戰比較難成功,所以,諸葛亮打戰多用智取。
再一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諸葛亮的所謂“妖術"寫得較多,比如:火燒xx,水淹Xx,草船借箭、哭死周瑜、罵死王朗、木牛流馬、空城計等等,這些描寫讓人感覺諸葛亮善用“術",即小聰明。再者,小說中寫的交戰,諸葛亮用兵多有敗績,給人的印象即沒有什麼大智慧,只會耍些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