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墨挪車
-
2 # 南寧詩哥
我愛崇左,我愛木棉花
我在廣西崇左工作生活將近二十八年, 崇左是我的第二個故鄉,我深深地熱愛崇左。崇左建市於2003年8月,是一座新興的南疆美麗城市,地處祖國南疆,全市8個縣(市、區、園)中有4個縣(市)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533公里,佔廣西邊境線長的一半,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城市,是中國通往東盟國家最便捷的陸路大通道。
崇左市的市花是木棉花。在這裡木棉花被稱作英雄花,人們常用木棉花來比喻華人的傲骨和硬氣,那鮮豔的木棉花如火一般閃耀著年輕英烈的生命,在祖國南疆處處留下難忘的記憶。
木棉產於粵、桂、滇、閩一帶,又名攀枝花。木棉樹長得高大挺拔,一般在十幾到二十幾米之間,樹皮灰白色,崇左的木棉樹都是野生,樹有十幾米高。木棉樹不擇地,只要溫度適宜,落子生根,極易成活,且生長迅速,樹姿雄奇,花瓣豔麗。俗話說,紅花需要綠葉扶,而木棉花卻是先葉而放,葉長花落,直面天然,兀自突現,獨領風騷。木棉樹不喜歡聚積成林,而多散在田埂地頭,溝邊溪角,曠野丘陵,一二相列,三五為多,從不擇佔地勢,更不居高自傲。木棉開花時壯觀旺盛,深受崇左當地人民喜愛。木棉樹因軀幹壯碩,以頂天立地的姿態,花瓣碩大、紅豔得猶如壯士的風骨,像英雄一般而得名。
古人有詩寫到木棉花:
1.唐李商隱七絕《李衛公》:絳紗弟子音塵絕,鸞鏡佳人舊會稀。今日致身歌舞地,木棉花暖鷓鴣飛。
2.宋朝劉辰翁在《金縷曲》提到木棉樹:竹閣樓臺青青草,問木棉、羈客魂歸否。盤泣露,寺鐘語。
3.明末詩人陳恭尹有詩詞贊木棉花:
粵江二月三月來,千樹萬樹朱華開。
有如堯時十月出滄海,又似魏宮萬炬環高臺。覆之如鈴仰如爵,赤瓣熊熊星有角。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
新冠肺炎病毒感染髮生後,3月初,崇左市人民醫院派出第二批醫務人員支援武漢,我深深被奮勇逆行的醫務人員這種不忘初心,牢記史命,甘於奉獻,不怕感染犧牲,捨身求義的精神所感動,於是我寫了一首古詩《三月木棉花》,祈盼全體醫務人員平安勝利歸來時,會有全市開放得最熱烈的木棉花迎接他們。
三月木棉花(平水韻十灰)
東君不忍向春催,偶落殘紅驚客哀。
救死扶危消此疫,千枝萬朵待君回。
-
3 # 福圓直來
這是一個比較早的問題了,也在生活領域範圍,也是我比較喜歡的話題,但我仍然想表達出我的愛好。
我喜歡薔薇,帶著芳香、玲瓏可愛的薔薇,就像這個樣子。
關於薔薇,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在古代,浙江天目山下有一個美麗的姑娘,叫薔薇。為了向強權抗爭,和自己心愛的人遠走深山,一天,惡霸發現了他們的蹤跡,惡霸為了向上邀功,趁薔薇外出採野果,糾集了一班流氓,抓住了她。薔薇為了不受凌辱,在路過山澗的時候縱身跳下懸崖。等薔薇的愛人得知訊息趕到,只能看到澗中的繚繚白霧和崖邊的一隻紅鞋。他滿眼噙淚,懷抱紅鞋一躍入澗,殉情薔薇。
待第二年春天來了,山澗裡開滿了連枝的紅色的花,後人就把這種花就做薔薇花。就像這樣盛開。
關於薔薇,我還喜歡這樣一首詞。
清平樂•春歸何處
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當然,這些都因由薔薇而起,薔薇之美,君自觀之。
-
4 # 白玲情感
很多人喜歡玫瑰,百合花等等……我卻很喜歡白蘭花,從小就很喜歡,我喜歡它的清香,喜歡它的香味,真的很喜歡。
我住的地方陽臺也有種白蘭花,雖然買的時候明知陽臺不適合摘種可是我任性的種下了,現在長得很高了,也長了很多花,有時會在陽臺靜坐,時不時會聞到它的香味我通常會笑著哼著歌。
記得在十幾年前我走在馬路上遠遠就聞到一種讓我馬上能忘了傷痛和不愉快的香味,那就是白蘭花,從那以後我就喜歡上了它。
當時,我還很不容易摘下了幾朵,為此還留下了傷巴。
如今每次在路上聞到或看到白蘭花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摘下來放進我的包包裡,認識我的人基本都知道每逢是白蘭花開的季節,我的包包裡一定會有白蘭花,有時還發黴了。
回覆列表
喜歡菊花,因為能讓我想起記憶中的爺爺,他喜歡花花草草,沒能在生前盡到物質上的孝心,剛剛畢業的我能用自己的勞動所得獻上一捧菊花,安靜。。。唯美。。。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