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光語言矯正師

    高智商的特徵很多,不僅僅20種,因為每個高智商的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怎麼可能用統一的標準,一概而論呢。

    我認為高智商的孩子,不一定有高情商,如果兩者兼得,這樣的孩子應該被稱為“心智”成熟。

    那麼心智從何而來,如何培養?

    語言幫助孩子完成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才能產生心智

    誇一個孩子,我們可以說聰明、機靈、活潑、懂事、成熟等等,這些都是“心智”的表現,孩子的“心智”是怎樣煉成的?從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象、假設、推理開始,然後體現到孩子的行為,這些思維能力的總和就是“心智”。

    有位語言學家認為,人類心智的發展和進步,都體現在語言能力上,讓孩子從小就擁有完備的語言發展能力,就是為今後“心智”成熟,做好了動力儲備。

    失去語言能力,不會有心智發展

    反之,如果一個孩子出生以後,失去了語言發展的可能,不會表達,缺乏理解,即使這孩子天生智商再高,將來也會沒有“心智”。因為他過早失去了獲得心智的三個條件,即獲得知識,應用知識,抽象推理。更重要的是,這三個條件離不開人際關係的互動,只有在人際關係中,孩子的成長才能有序獲得更多的重要資訊,語言交流中,資訊互換,才能產生出真正的心智。

    古代有個奴隸的故事,奴隸主怕奴隸的兒子關起來,從來不讓孩子見其他人,沒人和他說話,就給他吃的,等到孩子快成年後,結果變成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廢人。還有一些狼孩的故事,從小被野獸養大,迴歸人類社會後,無法學習語言,無法生存,無法融入環境,這些都從側面證明了,失去語言經歷的孩子,心智都無法重新塑造,所以人的心智的發展不能離開人際互動。

    陪伴很重要

    對於嬰兒來說,最早的語言啟蒙是從父母等最親近的撫養人哪裡獲得的。這個時期,語言和人際關係同步發展,幼兒從呀呀學語開始,就表現出對父母特別依賴。如果缺乏語言的啟蒙或者缺少親子陪伴,都會對孩子的心智發展產生影響。

    心理學曾經解釋過:孩子早期對父母的語音模仿,進而產生心理依賴,是一種心理共振狀態,這種狀態是早期的人際關係雛形,這個階段對孩子的心理成長具有不可錯失,不可彌補的特性。對於每個孩子來講,父母就是成長的安全地帶,所有母子、父子之間的心靈溝通,都能達到高度會意的程度,陪伴的過程,就是讓孩子快速成長的過程。

    語言障礙要預防

    讓孩子順利度過語言發育期,才有人際關係發展的可能,要注意早期的語言障礙預防,很多父母經常忽略這個問題,其實,言語語言障礙在學齡前兒童有較高發生率,據國外報道2歲兒童達到17%,3歲達4%~7.5%,6歲達3%~6%[1]。學齡前兒童中,約7%~10%的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而3%~6%的兒童有言語感受或表達障礙,並影響日後的閱讀和書寫。

    語言障礙問題遺留到青少年解決,無疑會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的發展,更會影響心智成熟。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語言。所以,每個聰明的寶寶成長到心智成熟的路上,一定要重視語言能力的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佛說親情的經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