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道觀

    和國情有關首先大不列顛是個島國,就像小日本,戰爭炸幹了他最後的一點點國力和資源,再加上海外殖民地的紛紛獨立,所以二戰是英國走向衰敗的轉折點,而美國則大發戰爭橫財,同時也喚醒了他們的工業潛力

  • 2 #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首先大概的說明英國的情況:英國早在17世紀就完成資本主義革命,同時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於英國(蒸汽機的使用),並與1800年左右完成工業革命,同時打敗了西班牙,葡萄牙,佔有廣大的海外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這些都是英國先期的優勢。

    大概到了1850年左右,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於德國和美國(內燃機代替蒸汽機),到了20世紀初德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英國,說明英國已經開始衰落了,正是由於德國擁有世界最強大的生產力,而廣大的殖民地卻被英國,法國控制,德國不甘心於是糾結一些同伴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英國雖勝,但是國力也被削弱了,海外殖民地還能勉強支撐,靠著廣大的殖民地英國還能勉強維持世界老大的地位。

    不幸的是接著又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爆發不僅歐洲本土滿目瘡痍,也使得世界各地的人民看清了帝國主義的嘴臉,紛紛要求獲得名族獨立,於是乎印度,澳洲,加拿大(原屬英國殖民地)等等紛紛要求獨立,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也無力控制,只能讓他們獨立了

    結論:英國的崛起靠的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最早完成資本主義革命,以及廣大的殖民地,後來工業產值被超了,制度沒優勢了,殖民地獨立了,家園被戰爭毀了,英國就此沒落了。

    當然二戰後美國為了對抗蘇聯,向歐洲援助恢復歐洲經濟,稱之為馬歇爾計劃,英國經濟才得得以恢復,但是歐洲經濟最高的還是德國,英國再也不能恢復往日的榮耀了

  • 3 # 四川達州人

    因為英華人失去了印度等殖民地。

    沒有了殖民地,人口、經濟、糧食、資源都大幅降低,又被美華人換走了黃金等硬通貨儲備,經濟一落千丈。

    看到英華人的土地損失嘛?

    二戰後,英華人不願意沉淪下去,正好埃及政府宣佈蘇伊士運河國有,1956年10月31日就勾結法國與以色列,共同發動了對埃及的侵略戰爭。

    雖然三國很快擊敗埃及,佔領蘇伊士運河與整個半島,但遭到全世界的一致反對。

    蘇聯宣佈將核打擊英法侵略者。面對英法的求救,美國一方面警告蘇聯,又宣稱入侵埃及是不道德的,並且只有蘇聯對英法艦隊或者本土進攻才能啟動北約集體防禦,同時大力打擊英鎊(英鎊貶值15%),逼迫英法立即停戰退出。

    英法兩國狼狽於11月7日宣佈結束,在全世介面前被撕碎最後一片遮羞布。此後,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徹底成為美國跟班,與法國一起退出國際領導者地位,世界真正進入兩級對峙格局。

    英國沉淪的原因:

    由於英法繼續佔據廣闊殖民地,美國蘇聯中國都各有心思地推動民族自決。主要原因在於,擁有殖民地就可以吸血恢復自身經濟同時獨佔殖民地市場,這是美國絕對不能容忍的。所以在肢解英法殖民體系問題上,三大國的要求是一致的。顯然,英法對抗不了美蘇,只能墮落下去。

  • 4 # 小油瓶侃歷史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來解析英國是怎麼成為日不落帝國的,它到底靠什麼才成為世界霸主

    成也殖民地,敗也殖民地

    依靠著第一次工業革命,英華人率先開創了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蒸汽機的改良推動了機器特別是交通領域的革新,英國資產階級一手船艦利炮,一手廉價工業產品,打著“自由貿易”的幌子,大力拓展海外貿易並瘋狂進行殖民掠奪。

    依靠著榨取殖民地的廉價資源和人力,英國順利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和工業化,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

    ▲英國曆史上所統治過的疆域,橫線為現存海外領地

    在英國最鼎盛繁榮的時代,統治著全球近4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擁有著實際最強的海軍、控制了海洋。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龐大的日不落帝國憑藉廣闊的殖民地富饒的資源過上了安逸的生活,也使得英中國產業喪失了進一步前進的動力,真是應了中國古代那句老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英國在殖民地沒有競爭且利潤豐厚,所以英國資本家也不願意花錢在產業升級上,因此故步自封的英國錯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而德國和美國趁勢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崛起。在19世紀末英國製造業優勢已然衰落,美國和德國已經悄然對英國實現了反超。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兩次世界大戰耗盡了英國的老本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新興帝國對英國的寶藏起了覬覦之心。

    德國作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資源並不豐富,殖民地也很小,心裡變不平衡了,我累死累活的生產工業產品,而你卻把持著殖民地,便試圖建立強大的海軍,跟英國掰一掰手腕。

    ▲英德日德蘭大海戰

    這一掰兩掰(一戰、二戰)可不得了,不僅讓德國賠光了百年的國運,也讓日不落帝國賠光了老本。

    ▲本土被轟炸

    戰爭是個巨大的無底洞,為了確保戰爭勝利,英國的美元、黃金全部消耗殆盡,本土面臨德國不斷的轟炸,逐漸越來越依靠美國的輸血來維繫戰爭。

    為了保住大西洋運輸線,英國不惜用8處海外軍事基地換取美國50艘老舊驅逐艦,而這8處海外基地各個都戰略價值非凡。

    ▲美國借租借法案對英國趁火打劫

    就這樣在美國的幫助下,英國艱難獲得了二戰的勝利,然而這場戰爭表面上的勝利,背後卻隱藏著鉅額的赤字,英國政府的財政狀況已經處於崩潰邊緣,必須依靠美國鉅額的貸款才能維持正常運轉,而二戰欠下的貸款,英國直到2006年才還清。

    雖然英國將挑戰者德國斬落馬下,但是二戰後又迎來了兩個更強的對手,那就是美國和蘇聯。

    二戰後,美蘇攜手推動民族解放獨立,英國殖民地徹底被瓦解

    經過二戰,世界各國也看清楚了英國的本質,軍事上靠著海軍保住了最後的顏面,陸軍一潰千里,經濟上,從殖民地搜刮來的財富消耗殆盡,曾經引以為豪的工業早已陷入衰落。可以說二戰後,英國就已經變為二流國家了

    ▲亞非拉美獨立浪潮

    此時英國最大的依仗就是遍佈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了,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直接在英國蘇伊士運河危機中暗中插手施壓,致使英國遭到孤立,隨後英國的殖民地紛紛獨立,自此英國走向衰落。

  • 5 # 炎焱海風

    事實上英國從布林戰爭起,就開始了衰退之路。戰爭的巨大開支,產業結構老化,新興的美國德國的崛起等等,大英帝國完全靠龐大的殖民地輸血,才撐住。而不久後的一戰,大英帝國幾乎破產。對殖民地的控制也開始鬆動,還沒緩口氣,就遇到大蕭條,二戰。到了邱吉爾用基地換驅逐艦時,已經把世界帝國的CROWN交給了美國。二戰結束,大英帝國已經破產,靠仰美國鼻息,宣揚和美國特殊關係才勉強保住大國的地位。但殖民地控制不住了,一個個都先後獨立,尤其是印度~這顆帝國CROWN上的明珠的獨立,終於徹底開啟了大英帝國瓦解的大門。到蘇伊士戰爭,在美蘇的壓力下,被迫在重創埃及後撤軍。宣告了大英帝國~這個日不落帝國的終結。

  • 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英國的衰落並不是絕對意義上的,而是一種相對意義的衰落。英國直到如今也是世界上最為重要的幾個國家之一,英國的文化也是世界上的主流文化之一。世人很難想到,一個偏遠小國,竟然能對世界歷史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英國的衰落,從20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了。這是因為近代以來人類文明發展開始加速,使得先發國家在引領世界發展方向時需要揹負的傳統包袱太重,以至於發展速度落後於後發國家。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什麼敢於挑戰英國這個世界霸主呢?雖然德國的GDP總量仍然比不上英國,可是德國的工業增加值遠遠超過英國。英國之所以能在國力上比起德國強,僅僅是因為英國提前一百年進行了工業革命以及世界殖民活動積累下來的財富存量高於德國而已。即使如此,在GDP總量方面,英國也在20世紀初被美國超過。德國和美國,恰恰是引領世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國家。

    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英國已經形成了大量的中產階級,他們擁有大量的資產,滿足於投機卻不願意對新技術投入更多的熱情。因為其時的英國的土地、人工等生產製造指數都要比後發國家要昂貴的多。對於資本收益來說,他們更願意將資金投入到後發國家。於是,英國在20世紀開始後就已經成為一個金融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輸出國。

    英國的製造業逐漸空心化,使得英國的繁榮缺少相應實力的支撐。在兩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連表面的繁榮也維持不下去了,英國的霸權被和平移交給了美國。美國站在前臺,建立起了美國版本的世界政治經濟秩序。

    同樣,美國在發展過程中,資本也逐漸傾向於金融資產這樣的高附加值產業,將工業製造業得低附加值產業轉移到別國,美國製造業也逐漸空心化。

    美國的GDP很高,可是大多數都是第三產業。而且第三產業的薪資很高,這是美國政府透過金融霸權和軍事霸權在盤剝世界,發錢給美華人。

    美華人也發現了製造業空心化,也在幾年前提出了要製造業迴歸。可是過慣了好日子的美國普通民眾,他們還會進入工廠去做普通的工人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回到英國的話題來,他的問題除了製造業迴歸很難之外,還有冷戰的影響。老大和老二互相掐架的過程中,最受傷的往往是老三。就好像加多寶和王老吉打商戰,結果和其正躺槍了。冷戰過程中,英國已經失去了世界話語權的位置,殖民地也在美蘇兩國的安排下紛紛獨立。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格外關懷下,英國不可能再維持“日不落帝國”。

    英國的衰落,成為必然。一個孤懸海外的小國家,能在世界歷史上風雲幾百年,足夠讓英華人再吹噓幾百年了。日本人的地理位置與英國差不多,他們確實豔羨嫉妒英國,可是亞洲的政治環境與歐洲有太大不同,日本根本不可能出現縱橫捭闔的戰略大家,而且也不會有實際的施展空間。

  • 7 # TFQ丶毀滅

    因為英華人失去了殖民地。

    沒有了殖民地,人口、經濟、糧食、資源都大幅降低,又被美華人換走了黃金等硬通貨儲備,經濟一落千丈。

  • 8 # 龍角大將軍

    英國二戰後急劇衰弱,最大的原因就是世界局勢的中心從歐洲轉移到了美蘇兩個國家,英國的殖民地也紛紛獨立,廣義上的大英帝國土崩瓦解,英國的經濟發展失去殖民地後受限。

    當世界的中心在歐洲時,英國可以利用自己的離岸優勢來大搞平衡,但霸權轉移到美國和蘇聯後,Continental才是美蘇真正需要爭奪的地方,英國的離岸優勢實在是雞肋,因為相對於傳統的法德兩國而言,英國離美蘇實在太遠,而且地理位置也不是那麼關鍵,從陸地擴張才是“霸權的關鍵”。美蘇對英國的依賴和敵視遠沒有法國那麼高,英國想借“平衡”而賺取政治利益的機會也就失去了,慢慢的英國的政治影響力也就變小了。

    英國本土的體量就那麼大,更重要的是還不團結,北愛爾蘭問題、蘇格蘭問題一直都是選在英國政府頭上的一把劍,時不時的就出來牽扯英國政府的精力,還嚴重打擊英國政府的國際形象。人口只有那麼多,內需只有那麼大,經濟潛力有限,只能不斷開拓外部市場,一旦受到外部阻力,英國經濟發展就要陷入停滯。世界上也不只有英國一個國家可以生存出先進的產品,還有很多別的國家,並且隨著其他國家的科技崛起,英國在這方面的優勢也越來越小。自身的市場只有那麼大,經濟容錯率不大。

    經濟衰退下,英國不斷削減軍備支出,更是打擊到英國的存在感,馬島戰爭就是掀開英國強大外表下虛弱本質的戰爭,看似在世界擁有非凡影響力的英國到最後卻要依靠北約盟國來打敗過去的“南美洲小國”。

    英國不斷衰弱,關鍵還是在於二戰後殖民地不斷獨立,失去了經濟發展的動力,進而產生的連鎖反應!

  • 9 # Ubejack

    從宏觀上講國家跟人一樣都是有周期的,比如最早的西班牙帝國,亦或是現在的美國。從興起到頂峰再到衰落都是這個週期裡必然的現象。至於英國在二戰後迅速衰落最主要的催化劑一是第一第二齣世界大戰大大的消耗了英國的國力。再有透過這幾次戰爭世界人民的民族意識大大增加從而爆發的了大規模的獨立浪潮而英國作為一個島國,國力支撐嚴重依靠的是他的殖民地跟海上貿易,這些殖民地的丟失也進一步加快了英國的衰落。

  • 10 # 鬼影問道化真身

    英國原本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國。據英國曆史記載,英國發跡於海盜行徑。

    幾百年前,一條載滿財物的西班牙商船,從美洲返回西班牙的途中,因躲避風浪而停泊在英國海岸。英華人殺光了船上的所有人,洗劫了滿船的財物,然後將這艘大型商船改造成戰船。英華人就利用這艘戰船,開啟了海上搶劫的模式。不久以後,英華人就有了一支艦隊,也有了一定的財力。英華人自此開啟了“日不落帝國”的征程。

    英國透過拓展殖民地、洗劫他國財物,而崛起為世界大國。英國利用劫掠來的財物進行貿易,又讓英國獲得了更多的財富。

    後來,英國率先開啟了工業化程序。英國利用劫掠來的資源,經過工業加工,成為工業產品,然後再將工業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這讓英國再一次暴富。

    當英國如日中天之時,英國的厄運降臨了。美國脫離了英國,宣佈獨立了!英國失去了美國這個物產豐饒的殖民地,英國損失慘重,倍受打擊!

    美國獨立後,英國在全球各地的殖民擴張,也再無多少斬獲了,英國開始衰退了!一戰以後,英國喪失了不少殖民地,英國的衰退現象已經很明顯了。

    二戰以後,英國失去了南亞、大洋洲丶伊朗丶馬來西亞…,一系列物產豐饒的殖民地。自此,英國大幅衰退。

    目前,英國僅僅靠著所謂“英聯邦”給英國帶來的便利,勉強維繫著發達國家的顏面而已。估計隨著“英聯邦”的解體,英國還將進一步衰落。

    英國目前所謂的國際地位,僅是“日不落帝國”即將消逝的殘影而已。包括英國在內的歐盟國家,正在逐步衰落,不會有什麼光明的未來!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證一下,亞太地區的海運資訊。

    亞歐海上貿易狀況,是十船貨去歐洲,七條船空船返回亞太地區。這種情況,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日本經濟崛起時開始,直至今天,從沒有改變!我們全體亞洲人的血汗財富,有相當一部分換成了歐洲人的紙幣,然後歐洲人再用貨幣貶值的把戲,吞了亞洲人的財富!這種隱性劫掠必將停止,英國、歐盟必定會進一步衰落。

  • 11 # 學士貓

    國家能否變得強大,從長遠來看,我覺得更取決於一些先天先天的東西,比如國土面積、人口和資源之類,很明顯,英國這些條件都不怎麼樣!

    英國從16,17世紀開始崛起,逐漸發展強大,依靠先進的政治制度,發達的海外貿易和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水平的飛躍,最終登上了世界霸主地位,號稱日不落帝國,權勢炙手可熱,不可一世!

    為了維護其霸主地位,實現全球的殖民統治,英國長期維持了一支無敵的海上力量!這是打壓競爭對手的重要依靠。

    然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英國在科技和經濟水平上逐漸被新興的資產階級國家,去德,美等國趕上或超越,而英國在那時也變成了一個只會吮吸殖民地血膏的巨嬰,在驕奢腐化的生活中失去了鬥志和進取心。

    新興的大國德國對英國佔有的龐大殖民地覬覦許久,在時機成熟時遂發動了一戰,挑戰英國的霸主地位,要求重新劃分勢力範圍,戰爭雖然以英國獲勝告終,然而卻是慘勝,國力受到極大削弱。

    接著又爆發了二戰,又是英國德國互為敵手,也又是一場鷸蚌相爭的遊戲,最終結果是英德兩敗俱傷,英國國力一落千丈,大批殖民地取得了獨立,英國也再無經濟經濟力量維持龐大的軍力來實現全球統治,也很無力阻止美國的崛起!

    所以,從上千年的週期來看,由於英國的先天條件貧弱,英國的崛起更像是一種偶然,而泯然眾人則是一種必然。

    如此說來,我們也能理解了為何中華民族必然會崛起,因為我們人多,地大,物博,先天的優勢決定了我們的未來是光明的,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是我們的同胞,豈有不復興的道理?

  • 12 # 雄鷹展翅長空

    大英帝國鼎盛時的版圖

    英國作為世界工業革命的發源地,17-18世紀更是成為世界的科技中心。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迅速向全球進行殖民擴張,並在17-19世紀的海上爭霸的過程當中分別打敗了荷蘭、西班牙、法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海上霸主;並在19世紀初期聯合歐洲大陸的俄普奧等國成功地阻止了拿破崙稱霸歐洲大陸。英國在18、19世紀為“日不落帝國”,其殖民地覆蓋世界各地,如亞洲的印度、香港,大洋洲的澳洲、密克羅尼西亞、紐西蘭,北美,非洲的一部分等地。最終形成了英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帝國,在20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3300萬平方千米

    大英帝國的衰落是有一個過程的,從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英國的工業總量已經被德國和美國超越;英國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和科技中心,但到了19世紀後半期世界科技中心從英國轉移到了德國。其實在1900年的時候,美國的工業和經濟就已經超過了英國這個老牌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英國有數百萬青壯年傷亡,經濟上,戰前的債權國變為戰後的債務國,戰後經濟長期低靡、不景氣,國際金融中心也由英國倫敦轉移到了美國紐約。一戰中,英國的商船隊遭到巨大損失,使其航運業遭遇重創,也導致英國貿易量的下降。英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雖然英國在一戰後擴大了海外殖民地。國際影響力方面,雖然英國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保持了國際事務領導者的地位,但是由於其經濟、軍事實力的嚴重倒退,事實上使得英國不可能再像一戰前那樣控制世界,“日不落帝國”世界政治、軍事霸主的地位都已名存實亡。華盛頓海軍會議上規定英美海軍實力保持一致,這說明英國無奈的承認了一戰後不再是全球霸主的事實。

    二戰也沉重地削弱了英國,二戰極大程度上消耗了英國的元氣並且成為負債國2. 英國在戰後實力大大下降 眾多殖民地紛紛獨立 使英國失去了其維持日不落帝國的基礎(廣闊的市場和廉價的原材料) 。英國在戰後國際影響力大為下降 相比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英國無論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很弱.

    英國的輝煌世人盡知,但是自從二戰後迅速地衰落,比一戰後衰落的更快,原因有如下幾點:

    1,地理與人口原因:二戰之後能夠成為世界大國甚至是世界霸主的國家都要俱備遼闊的領土、豐富的資源、眾多的人口,大一統的政權---當今的世界強國大國美國、俄羅斯、中國都是如此。顯然英國高懸於西歐高緯度的英倫三島並不具備這個因素,英倫列島(英倫三島加上愛爾蘭的總面積才31多萬平方公里而已)的面積相對當今的世界大國強國來說面積過小。面積的狹小導致整個國家的人口數量不可能太多,整個英國的人口才6500萬左右,英國的人口不足支援其成為世界一流大國強國的基礎。一個國家和民族所佔的生存空間大小以及地理位置是否優越真的相當關鍵。當今的美國與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都很優越、而且足夠遼闊;這個地理條件是先天的優越性,其重要性是其他的方面難以取代的。當今的英法德意日憑其版圖與人口為代表的體量註定其只能成為世界二流的強國。

    從大一統來看,英格蘭統一英倫列島以後並沒有徹底同化愛爾蘭人、並在過去的歷史當中一直對其進行民族壓迫、二戰後分裂為英國與愛爾蘭兩個國家。實行專制的蘇俄帝國主體俄羅斯聯邦內部一直沒分裂(蘇聯解體是前蘇聯其餘的14加盟共和國脫離俄羅斯聯邦的控制),英國雖然在17-19世紀歐洲白種人全球殖民擴張的過程當中成功的開拓了大量的殖民地領土,發展了與其同文同種的澳洲、紐西蘭,半個同文同種的加拿大等遼闊的區域。但由於空間上的限制和地理上的過於遙遠,距離的遙遠增加了控制的難度。隨著二戰後全球殖民體系的瓦解,這幾個地方還是分裂出去了。反觀俄國:16世紀中葉開始以莫斯科大公國為基礎成功地拓展了以列寧格勒州、伏爾加河中下游、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等自然條件相對比較還可以的地方,隨後俄華人成功的驅逐屠殺、部份同化了當地的韃靼、北亞遊牧民族原住居民並與此同時移民俄族;加上在地理上與莫斯科大公國連為一片,之後便永久性地成為俄國的領土,遼闊的領土與眾多的人口(俄羅斯在全球歐美白種人國家當中人口數量排名第二)為俄至今仍然是世界地區性大國提供最堅實的基礎。。

    2,經濟原因:英國是一個小島國,比日本還小,註定缺乏資源,二戰前英國太過依賴殖民地的原料、資源與市場,在19、20世紀特別是二戰後轟轟烈烈的民族獨立運動中屢屢受挫,衰敗為必然。連“英國女王CROWN上的寶石”之稱的印度都獨立了,失去了那麼多寶貴的經濟來源之後,英國只不過是一個發達一點的島國罷了。另外二戰結束後,英國沿襲二戰時的計劃體系。官僚系統過於龐大,資源集中於中央,工會勢力強大,經濟失去活性。而且由於歷史的原因,英國是一個重商主義國家。19世紀後期英國金融業就很發達,金融巨頭的話語權也很大。為了保護金融業利益,英鎊不斷走高,導致國內製造業轉移到國外。

    1956年的第二次中東戰爭,美蘇主導了埃及與英法聯軍的停火,表明英法已經徹底了淪為了世界二流的強國。

    其實英國的衰落只是相對的,現在的英國仍然有很強的實力,當然只不過是二流的強國。英國是全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綜合科技實力方面排在全世界前三,經濟實力排在第五。在歷史上英國的人才輩出,彪柄世界歷史的科學家、名人爛若群星。英國稱霸世界100多年給世界留下的英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英國在世界歷史上所作出的科學、人文主義、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貢獻確實偉大,當然其在向全球殖民擴張過程當中對其他落後國家進行的掠奪、屠殺、壓迫也是無法抹殺的。

    透過英國的近現代史我們可以看出:世界上任何一國沒有永久不變的疆域,也沒有千年不衰的帝國。月滿則虧, 水滿則溢。英國透過工業革命和對海外的殖民擴張使其在20世紀初期達到最巔峰,被號稱日不落帝國;之後便下走下坡路,至今已經徹底地淪為二流的強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頭髮經常出油,又不想天天洗頭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