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百科
-
2 # 祁0436
看過史泰龍演的第一滴血嗎?曾經第二集最後一段螢幕上寫的花絮,史泰龍從巴基斯坦白沙瓦走喀斯特地貌的山體進去阿富汗,在塔利班的支援下救出人質摧毀基地。阿富汗人說亞歷山大在這裡失敗,波斯人在這裡失敗,蒙古人在這裡失敗,英華人在這裡失敗,蘇聯人也必將在這裡失敗。實際上,我們的唐王朝也曾短期佔領征服過,只是怛羅斯之戰後也撤出地方勢力了。現在看美國由盛轉衰的喪鐘又是在阿富汗開始響起了
-
3 # 世界真的很大
謝邀。遠古不必說,18世紀以後,幾大強國都不止一次發動對阿富汗的戰爭,試圖征服這個與世隔離的山地國家。但所有這些霸權國家不但沒能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且無一例外在這個貧窮的沙漠小國數次慘敗,不少士兵命喪於此,因此被多國媒體人士稱之為“帝國的墳場”。
由於地處中亞與南亞的交匯處,最早在阿富汗展開較量爭奪霸權的,是兩大老牌帝國主義英國和俄羅斯。18世紀以後,英國已經控制了印度全境,俄國因天時地利也加緊了在這一帶的擴張。英國擔心俄羅斯西進會影響其在印度次大陸的統治,更會影響其在中東西亞的戰略,於是在1838年至1919年間,三次發動英阿戰爭,目的當然是征服阿富汗遏制俄國。前兩次英阿戰爭,雖然英國都曾短暫在阿富汗建立了殖民政府,但傀儡政權很快被阿富汗人推翻,英國軍隊(大都由印度人組成)被趕出阿富汗。第一次英阿戰爭,英方耗資1.5億英鎊,卻以損失3萬多人,撤出阿富汗而宣告結束。第三次英阿戰爭,英華人不得不簽訂和約,承認阿富汗的獨立。三次英阿戰爭,英國在阿富汗死亡數萬人,傷者無數。
為了抗擊英國,阿富汗曾與俄國聯盟,因此沙皇及後來的蘇聯領導人,獲得向這個山地小國穩步推進的機會。二戰後,蘇聯大搞政變,將凡是不親蘇的領導人拉下馬,由此控制了阿富汗。1979年,阿明政府上臺後,實行親美政策,清洗了親蘇勢力。擔心失去阿富汗,蘇聯於當年發兵攻打阿富汗,擊斃阿明,佔領了全國。
在美國和沙特的支援下,阿富汗反對蘇聯佔領的戰爭打了10年。至1989年全面撤出阿富汗,10年裡蘇聯共投入200多億美元,傷亡數萬人。和英國一樣,俄國最終也在阿富汗鎩羽而歸。
號稱世界頭號強國的美國,在阿富汗的經歷,也並不比英國和俄羅斯好到哪裡去。從2001年10月阿富汗戰爭打響開始,到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戰爭結束為止,美國共投入約3200億美元, 近4000美軍官兵死在阿富汗。阿富汗猶如一個巨大的泥潭,讓所有外來征服者深陷其中,不但成為各國將軍士兵的墳場,也埋葬了帝國的征服夢想。
回覆列表
2010年9月11日,本拉登向美國發動恐怖襲擊,一時全球震動。而作為報復,美國隨即大舉進攻阿富汗戰爭。從這一刻開始,這個原本毫不起眼的貧弱小國,在接下來的十多年內,成為全球普遍關注的新聞熱點。
當全球霸主遇到地球上最貧窮、最閉塞的內陸山地國,這場阿富汗戰爭的結果似乎是顯然易見——不管是塔利班還是基地,其實力在美國面前都不值一提,一旦美軍大舉殺至,他們本應該土崩瓦解,迅速滅亡。
但現實卻與世人開了個巨大的玩笑。美軍雖然佔領了阿富汗,卻並沒有消滅塔利班和基地,反而深陷在在這塊八竿子打不著的地方長達十年之久,最後卻手忙腳亂的宣佈撤兵——這實在有些顏面無存。
阿富汗被稱“帝國墳場”有兩大緣由
究竟何謂“帝國墳場”?一說是阿富汗埋葬了眾多帝國,比如,傳說亞歷山大大帝從馬其頓出發,一路向東征服眾多國家,但在阿富汗被一名當地弓箭手射傷了腳後跟,自此創傷未愈,後染病死於歸途。他死後,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帝國隨之瓦解。英國前後三次征討阿富汗,最終不得不承認阿富汗獨立,此後日不落帝國苟延殘喘20餘年即壽終正寢。1989年蘇軍撤出阿富汗,兩年後克里姆林宮上的紅旗就悄然落地。
另一說為,阿富汗並非直接“埋葬”各個帝國,而係指各帝國攻打阿富汗之後,均不約而同踏上衰落之路。居魯士大帝的波斯帝國征服阿富汗以後,在希波戰爭中被希臘打敗,隨後衰落下去。大唐西出蔥嶺滅西突厥,在阿富汗建立了都督府,幾十年後怛羅斯戰敗後,唐軍東退。其後四年,爆發“安史之亂”,大唐王朝自此由盛轉衰。
英國沙俄阿富汗博弈 英遭最慘重損失
“帝國墳場”真的有這麼神奇嗎?真相當然不是這樣。無論日不落帝國還是蘇聯,他們的帝國軌跡確實與阿富汗有所交集,但帝國衰落與解體的原因,均與阿富汗無關。
英國自從1755年普拉西一役奠定殖民印度的根基後,逐漸佔領印度全境。但毗鄰英屬印度西北邊境的今阿富汗地區驍勇善戰的遊牧部落,沿著數千年來外來征服者進入南亞次大陸的固定路徑經常侵襲印度,讓英國殖民者頭疼不已。19世紀以後,沙俄帝國越過西伯利亞不斷向東、向南擴張,歷代老沙皇均夢想能有朝一日“讓印度洋溫暖的海水沖洗俄國士兵的靴子”。這樣,處心積慮南下的沙俄與從印度次大陸北上的大英帝國,在中亞各地開展了長達一個世紀的交織著微妙的探險、勘測、間諜活動與帝國外交的明爭暗鬥,史稱“大博弈”。博弈的中心就在阿富汗。
19世紀30年代,隨著沙皇俄國的勢力深入中亞,在阿富汗,英俄兩大帝國發生了迎頭碰撞。英國一直對沙俄圖謀印度的野心憂心忡忡,這種擔憂可能不無道理,但明顯被誇大了。1838年,英國發動第一次英阿戰爭,派兵入侵以圖扶植親英傀儡並對抗親俄勢力,但在阿富汗的英軍漸漸激起阿富汗全國性的反英活動,英軍在阿富汗難以立足。1842年,英軍和東印度公司的軍隊1。6萬人不得不撤出喀布林,在向今阿富汗-巴基斯坦邊境的開伯爾山口撤退的災難性戰役中,英軍全軍覆沒,只有一名軍醫倖免逃脫。這是19世紀英軍遭受的最慘重損失。
1947年印度獨立 英國不再染指阿富汗
1878年,沙俄未經邀請便向喀布林派出外交使團,阿富汗局勢再度緊張。英國要求阿富汗統治者也接受一個英國代表團。但該代表團後被阿富汗攆走,英國派兵 4萬前去報復,第二次英阿戰爭爆發。這次戰爭中,英軍再次損失慘重,1880年7月27日,英軍與阿富汗武裝在坎大哈附近的邁萬德展開激戰,英軍第66步 兵團(皇家威爾特郡團前身)被全殲,只有一條被該團士兵收養的小狗“博比”逃出。
1919年爆發第三次英阿戰爭,雙方最終簽訂和約,阿富汗收回外交主權, 成為獨立國家。1947年“英王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印度獨立,標誌著大英帝國開始瓦解。從此,英國退出中亞,不再染指阿富汗,正式退出了“大博弈”,遊 戲的另一個參加者——蘇聯則繼承老沙皇衣缽,念念不忘“印度洋溫暖的海水”,覬覦著阿富汗。
蘇聯入侵阿富汗耗資200億美元亡1、5萬人
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時代,蘇聯不斷加強對阿富汗社會的滲透,逐漸控制了阿富汗的軍政商界,阿富汗政府漸漸失去自主權,對蘇聯不滿的領導人被蘇聯以各種形式換掉。從1973年至1979年9月,蘇聯在阿富汗先後搞了3次政變,不願任由蘇聯擺佈的領導人被更親蘇的繼任者代替。
1979年9月,哈菲佐拉·阿明政府上臺,為鞏固自己的統治,阿明清洗了政府內更為親蘇的人,甚至請求美國援助。蘇聯判定即將“失去阿富汗”,遂決定直接出兵。1979年12月27日,8萬蘇軍大舉入侵阿富汗,當天克格勃特種部隊即攻佔阿富汗領導人官邸並打死阿明。在先期空降於喀布林的傘兵部隊配合下,蘇軍以寬正面、大縱深、高速度的戰役機動,迅速佔領阿富汗的重要城市和主要通道,基本控制了全國。
隨後,不甘屈服的阿富汗各部落民眾掀起武裝反抗佔領的浪潮,全國性反蘇游擊戰爭爆發。此後在沙特的資金和美國秘密提供的武器援助下,阿富汗抵抗武裝愈戰愈勇,蘇軍陷入阿富汗泥潭中束手無策。這場戰爭歷時十年,蘇軍常年在阿富汗保持十萬餘人駐軍,前後耗資200億美元,累計陣亡1。5萬人。1989年2月15日,蘇軍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美國再次打響阿富汗戰爭
2001年阿富汗戰爭是美國對911事件的報復,該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在2001年10月7日起對基地組織和塔利班的一場戰爭,同時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指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基地組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支援。
由於阿富汗政府本身的問題,使西方的巨大投入付諸東流,不僅未能把阿社會引向正軌,而且在恐怖勢力面前節節敗退,控制的國土不斷縮小,總統被戲稱為喀布林市長。相反,塔利班勢力則從最初的打擊中恢復,控制了大部分國土,並轉入巴基斯坦北部,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面對這一形勢,阿富汗政府幾年前就提出與塔利班和解,但美國不同意,戰爭因此陷入僵持局面。去年底,在戰爭進行了整8年之後,奧巴馬為打破僵局,及早脫身,決定增兵對塔利班進行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到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召開前,美國隨後承認塔利班是阿富汗政治結構的組成部分,同意阿富汗政府說服部分武裝人員放下武器。但是,阿富汗塔利班卻不打算和解
阿富汗猶如一個黑洞,11年來不僅吞噬了近2000名美國大兵的性命,而且耗費了1萬多億美元。曾在阿工作的前美國海軍軍官馬森認為,阿富汗戰爭是越戰的翻版,美軍深陷泥潭,沒有獲勝希望,因此儘早撤軍方為上策。英國《金融時報》日前更是旗幟鮮明地指出:“西方在阿富汗已經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