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三友話三農

    導讀:農民為爭宅基地,吵架爭執是常事,不妨學習“六尺巷″,傳承謙讓講禮儀

    當今農村,宅基地是農民最為敏感的問題之一。因此,在農村,因為宅基地吵架爭執的事,屢見不鮮,有的人為爭宅基地,兄弟反目成仇,鄰里之間為爭宅基地互不搭理。

    鄰村有兄弟二人因蓋房需要,都想佔用父母遺留下的那片宅基地,你比我管,我比你強,互不相讓,弟弟強行建,哥哥到鎮裡舉報,兩家吵架不斷,直至大打出手。最後弟弟透過關係爭到了宅基地。

    去年夏天,哥哥因病去世,弟弟一家人連場也沒到,現在的兄弟倆還不如兩平世人,被村裡人當作談資笑料。

    親兄弟尚且如此,那鄰里之間就更不講究了。吵架的有,打架的有,甚至打傷至殘的也有。

    說到農村爭宅基地吵架的事,讓人倒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他在給家裡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面當年秦始皇。家人閱罷,明白其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今天看來,"六尺巷"的故事告訴我們,在宅基地糾紛上是爭不足,讓有餘。

    古人尚且如此,新時代的農民更應該傳承古人謙讓禮儀,親望親好,鄰盼鄰安。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農村更加美麗。

  • 2 # 山農叔

    農村為爭宅基地吵架的太多了。也許農民的思想都很僵吧,為幾尺幾寸的宅基地就吵得不可開交,有的人為了屋旁一條水溝,卻幹起架來,有的為一條小路,鬧到老死不相往來。

    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鄰村的兩戶人家因在除夕清理房屋的水溝垃圾而幹起架,都說水溝是自己的宅基地範圍,對方不得佔用,最後動手幹架,幹不贏的拿片刀就砍,結果造一方死亡,一方逃亡,逃亡的至今都沒訊息。死亡一方子女也搬家了,兩戶房屋空蕩蕩荒廢著。我村的兩個堂兄弟,因宅基地旁邊的小路多佔另一個兄弟的土地,結果吵架,無法解決。三四年了,出街入市,路頭道尾相遇從不打招呼,族裡辦事搞聚餐,從不同臺吃飯。為了兩尺地老死不相往來。吵架就吵架,理越講越明嘛,同村人為何弄成僵局。古人張英家人的六尺巷故事:“千里捎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讓他三尺又怎樣?宅基地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切莫為幾尺地幹架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蘇東坡的詩句《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