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雜學小師傅
-
2 # 傑哥000
不穩固,因為內患和外患都會發生非常危險。
假如劉邦不殺功臣,他在肯定會很安全,到了他兒子漢惠帝劉盈肯定會發生外姓王和劉姓王發生衝突。假如異姓王和劉姓王同一個思想一起對付匈奴可能還會好一點,一多半不會,因為在政治上異姓王和劉姓王都有一點不和。
假如劉邦不殺功臣,西漢有三大派主成分別是:功臣派,異性王,劉姓王主成假如是這樣的話在西晉八王之亂有可能在西漢發生。
看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劉邦稱帝后,確實痛下殺手,把封了的七個異姓王全部殺掉了。第一個便是燕王臧荼,以謀反罪殺掉了。第二個是韓信,劉邦稱帝第二年被捕,罪名依然是企圖謀反,第五年處死。第三個燕王盧綰,罪名也是企圖謀反,被逼逃往匈奴。後面是趙王張耳,被貶宜平侯;梁王彭越被處死,屍體剁成肉醬分給大臣品嚐;淮南王英布自知要死,起兵反叛,兵敗身死。在劉邦稱帝后的7年內,利用藉口將除了弱小的長沙王吳芮以外,所有的異姓諸侯王相繼剷除。
那麼,如果劉邦不殺掉這些開國大臣,大漢帝國能夠穩固嗎?答案是不能!劉邦作為一代開國帝王,對當時的國家局勢看得非常清楚。不僅必須殺掉,而且必須迅速殺掉,不能婦人之仁。理由如下:
一、統治必須有上下秩序,平等無法統治。劉邦出身卑微,容易被人看不起,做了皇帝后,當然不願意像以前一樣相處。君就是君,臣就是臣,不管你功勞再大。那些開國元勳可是做不到,直接威脅帝王的皇威,必須殺掉。
二、打江山和坐江山不同,打江山時是劉邦求大家出力,坐江山時卻不同了,是大家求劉邦。這些開國大臣卻轉不過彎來,直接影響著劉邦坐江山,會為今後劉邦的統治帶來很大的問題。
三、這些開國元勳們被賞賜後,絲毫沒有感恩之心,總覺得是應該的。絲毫沒有君臣的區別,將來必然會引發對皇權的蔑視。這樣的結果必然會直接威脅皇帝的統治,被殺也在情理之中。
總之,在這段歷史中,人們替死去的開國大臣惋惜,是他們成就了劉邦的皇位,可卻死在了劉邦的手下。但細細品味,不殺死這些人,劉邦的帝位確實難保,也許歷史還要重改寫,事出有因,這也許就是劉邦不得不痛下殺手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