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偶然發現,普羅藝術的網站上可以定購他們自己出版的碟片,而且是以八折的價格,正好有幾張以前在書店裡面相中但又沒買的dvd,這下可就一起捧回來了。
以前從來沒見過米開朗傑裡彈琴,這回的dvd裡面有一張他的現場音樂會錄影,原以為,八十年代的錄影,應該是彩色的才對,沒想到這個八一年在瑞士盧加諾錄製的音樂會竟會是黑白片。片子裡的米開朗傑里正襟危坐,彈琴的時候身體巋然不動,表情也是基本忽略的,和黑白的影象倒是蠻般配。他在這場音樂會上演奏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作品,上來先是貝多芬的Op26和Op22,接著是舒伯特的遺作Opp164,最後是勃拉姆斯的四首敘事曲,正好都是我感興趣的,所以這張便先被我撕下包裝,插進機器。而老實說,我只是平平淡淡的看完了它,然後放回碟盒,塞進櫃子…… 可能是當時我急於看別的新片,也可能是我欣賞米開朗傑裡的演繹方式總是慢熱的,就像對於他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而實際上,大概是我把齊科里尼演繹的Op22在腦子中印得太深…… 其實正是齊科里尼的演繹,讓我重新接近了Op22,這個正位於作曲家生涯轉折點上的作品。
人們一般會把貝多芬的生涯劃分為三個時間段,1800年這個年份在這種劃分中意味著早期結束和中期開始的時間。截至1800年,作曲家在鞏固其風格和聲譽方面做出的成績都已不容小視。在室內樂領域,貝多芬已經創作了鋼琴三重奏Op1,大提琴奏鳴曲Op5,絃樂三重奏Op9,小提琴奏鳴曲Op12和作為其當時室內樂頂峰的絃樂四重奏Op18。在管絃樂領域,他創作了自己的前三首鋼琴協奏曲,和作為一個重要里程碑的第一交響曲。在鋼琴獨奏作品方面,他則已經創作了前十一首鋼琴奏鳴曲…… 這些都是些“主動脈”,當然還有像為管樂和鋼琴寫的五重奏,圓號奏鳴曲和為他自己所詛咒的七重奏等等其他的作品。這時的貝多芬,已經開始了向中期邁進的步伐,在1800年接下來的兩年中,僅僅在鋼琴奏鳴曲的領域中,他就創作了像Op26“葬禮”,Op27“如幻想曲”,和Op28“田園”等幾首嶄新而且充滿創造力的作品。1803年,貝多芬得到了一架嶄新的Erard鋼琴,在他將劃時代的“英雄”交響曲完成後,隨即“華爾斯坦”奏鳴曲於1804年誕生。也在這一年,處於頂峰的“熱情”奏鳴曲的草稿也已完成了……如此驚人的創造力爆發,不僅源自作曲家本人對於音樂素材更成熟和自由的把握,更可能的原因是始於1898年的聽力問題對其精神上的影響了。從此以後的幾年中,作曲家的苦惱不斷加劇,直至1802年達到頂峰,出現了海根斯塔特遺囑…… 但在此時,作曲家心中對於藝術強烈的熱愛,和內心已經形成的聽覺活動似乎重新賦予了他頑強的生命力和自信心,而且從此直至最終階段,沒有任何困難能止住貝多芬前進的步伐。
其實表面上看來,似乎只有到了Op26這個作品,我們才見到貝多芬開始精心雕琢自己的鋼琴作品,使其大不同尋常。而在接下來的兩首Op27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但當我們充滿興趣的回過頭來審視這首Op22時,卻會驚訝的發現,這個位於早、中期轉折點上的作品,居然是一首完全遵循古典原則的作品。貝多芬本人曾經說自己的第二鋼琴協奏曲Op19並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當他說到這首Op22時,卻對這部作品的成功充滿了信心。這種信心正好說明了該作品的某種程度上的完美,但也許正是這種完美預示著該作品某種程度上的平淡無奇。就好比這部作品正堅定的矗立於一個十字路口,而她的形式和調性卻都規範得不肯向任何新的方向前進…… 總體來看,這首作品有四個樂章,稱得上是十分規範,分成:快板-慢板-小步舞曲-迴旋曲,是個典型的古典佈局,而且如樂章內部極少見個性關係和衝突發生。樂曲的第一樂章是嚴謹的奏鳴曲式,完美得類似教科書,體現了貝多芬式的明晰,可以說是不多一個音符,雖然很難想象這是發生在很喜歡用尾聲的貝多芬筆下。第二樂章,是首非常柔美的慢板,還是採用古典技法,使得慢板主題在發展部發生了迷人的變化,這也是整個曲目中最優美的部分了。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時間最短,但裡面突發的對比卻深深的烙著貝多芬的印記。第四樂章是個奏鳴-迴旋曲,依舊十分的柔和,經常會讓人想起小提琴奏鳴曲“春”Op24的末樂章,因為他們幾乎同出一轍。總之,Op22給人感覺是一部刻意加強的作品,作曲家正在從以往傳統的手法之中積聚力量,而到了不久的將來,也正是這種力量將推動著作曲家走上一條極不平凡的道路……
前幾天偶然發現,普羅藝術的網站上可以定購他們自己出版的碟片,而且是以八折的價格,正好有幾張以前在書店裡面相中但又沒買的dvd,這下可就一起捧回來了。
以前從來沒見過米開朗傑裡彈琴,這回的dvd裡面有一張他的現場音樂會錄影,原以為,八十年代的錄影,應該是彩色的才對,沒想到這個八一年在瑞士盧加諾錄製的音樂會竟會是黑白片。片子裡的米開朗傑里正襟危坐,彈琴的時候身體巋然不動,表情也是基本忽略的,和黑白的影象倒是蠻般配。他在這場音樂會上演奏貝多芬、舒伯特和勃拉姆斯的作品,上來先是貝多芬的Op26和Op22,接著是舒伯特的遺作Opp164,最後是勃拉姆斯的四首敘事曲,正好都是我感興趣的,所以這張便先被我撕下包裝,插進機器。而老實說,我只是平平淡淡的看完了它,然後放回碟盒,塞進櫃子…… 可能是當時我急於看別的新片,也可能是我欣賞米開朗傑裡的演繹方式總是慢熱的,就像對於他的貝多芬鋼琴協奏曲,而實際上,大概是我把齊科里尼演繹的Op22在腦子中印得太深…… 其實正是齊科里尼的演繹,讓我重新接近了Op22,這個正位於作曲家生涯轉折點上的作品。
人們一般會把貝多芬的生涯劃分為三個時間段,1800年這個年份在這種劃分中意味著早期結束和中期開始的時間。截至1800年,作曲家在鞏固其風格和聲譽方面做出的成績都已不容小視。在室內樂領域,貝多芬已經創作了鋼琴三重奏Op1,大提琴奏鳴曲Op5,絃樂三重奏Op9,小提琴奏鳴曲Op12和作為其當時室內樂頂峰的絃樂四重奏Op18。在管絃樂領域,他創作了自己的前三首鋼琴協奏曲,和作為一個重要里程碑的第一交響曲。在鋼琴獨奏作品方面,他則已經創作了前十一首鋼琴奏鳴曲…… 這些都是些“主動脈”,當然還有像為管樂和鋼琴寫的五重奏,圓號奏鳴曲和為他自己所詛咒的七重奏等等其他的作品。這時的貝多芬,已經開始了向中期邁進的步伐,在1800年接下來的兩年中,僅僅在鋼琴奏鳴曲的領域中,他就創作了像Op26“葬禮”,Op27“如幻想曲”,和Op28“田園”等幾首嶄新而且充滿創造力的作品。1803年,貝多芬得到了一架嶄新的Erard鋼琴,在他將劃時代的“英雄”交響曲完成後,隨即“華爾斯坦”奏鳴曲於1804年誕生。也在這一年,處於頂峰的“熱情”奏鳴曲的草稿也已完成了……如此驚人的創造力爆發,不僅源自作曲家本人對於音樂素材更成熟和自由的把握,更可能的原因是始於1898年的聽力問題對其精神上的影響了。從此以後的幾年中,作曲家的苦惱不斷加劇,直至1802年達到頂峰,出現了海根斯塔特遺囑…… 但在此時,作曲家心中對於藝術強烈的熱愛,和內心已經形成的聽覺活動似乎重新賦予了他頑強的生命力和自信心,而且從此直至最終階段,沒有任何困難能止住貝多芬前進的步伐。
其實表面上看來,似乎只有到了Op26這個作品,我們才見到貝多芬開始精心雕琢自己的鋼琴作品,使其大不同尋常。而在接下來的兩首Op27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但當我們充滿興趣的回過頭來審視這首Op22時,卻會驚訝的發現,這個位於早、中期轉折點上的作品,居然是一首完全遵循古典原則的作品。貝多芬本人曾經說自己的第二鋼琴協奏曲Op19並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但是當他說到這首Op22時,卻對這部作品的成功充滿了信心。這種信心正好說明了該作品的某種程度上的完美,但也許正是這種完美預示著該作品某種程度上的平淡無奇。就好比這部作品正堅定的矗立於一個十字路口,而她的形式和調性卻都規範得不肯向任何新的方向前進…… 總體來看,這首作品有四個樂章,稱得上是十分規範,分成:快板-慢板-小步舞曲-迴旋曲,是個典型的古典佈局,而且如樂章內部極少見個性關係和衝突發生。樂曲的第一樂章是嚴謹的奏鳴曲式,完美得類似教科書,體現了貝多芬式的明晰,可以說是不多一個音符,雖然很難想象這是發生在很喜歡用尾聲的貝多芬筆下。第二樂章,是首非常柔美的慢板,還是採用古典技法,使得慢板主題在發展部發生了迷人的變化,這也是整個曲目中最優美的部分了。第三樂章是小步舞曲,時間最短,但裡面突發的對比卻深深的烙著貝多芬的印記。第四樂章是個奏鳴-迴旋曲,依舊十分的柔和,經常會讓人想起小提琴奏鳴曲“春”Op24的末樂章,因為他們幾乎同出一轍。總之,Op22給人感覺是一部刻意加強的作品,作曲家正在從以往傳統的手法之中積聚力量,而到了不久的將來,也正是這種力量將推動著作曲家走上一條極不平凡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