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好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事故調查來看,約50%-60%的交通事故都跟酒後駕駛脫不了關係。而在中國,每年由於酒後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達數萬起,而在造成死亡的事故中有50%以上都跟酒後駕車有關。可以說,酒後駕駛已經被列為車禍致死的主要原因。在比較嚴厲的有關酒駕的政策教導之下,如今大多數人都知道了酒後駕車的危險性。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但是這些人也會有這麼一些疑問:喝了酒要隔多長時間才能開車呢?小小抿一口算不算酒駕呢?

    1

    酒駕定義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得搞懂在法律上,“酒後駕車”到底是何定義。

    A.血液中的酒精含量<20mg/100ml的,不構成飲酒駕車行為(不違法);B.血液中的酒精含量≥20mg/100ml的,認定為飲酒駕車行為;C.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的,認定為醉酒駕車行為。

    很明顯了,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等於100毫升20毫克,就算飲酒駕車;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於等於100毫升80毫克時,就是醉駕了。

    2

    小小抿一口算不算酒駕?

    酒駕不能按照喝了多少來算,要像上面所說的那樣,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來判斷。

    不過一般情況下,如果喝的是啤酒大概1瓶,低度數酒味飲料2瓶、12度紅酒一兩、50度左右的白酒半兩,就已經穩穩妥妥地才上了酒駕線。

    所以磚哥是這麼認為的,喝了酒就不要開車,無論多少。若是還要顧及開車,自己也喝得不過癮不是嗎?乾脆不開車,徹底地放開了喝個痛快不是更好嗎?

    3

    喝完酒要多久才能開車?

    這個要看喝的什麼酒,喝了多少酒。因為人體代謝酒精的速度有上限,一般每小時只能代謝掉10克到15克的酒精。喝了一瓶跟五瓶所需要的時間不同,喝53度茅臺跟菠蘿啤所需要的代謝時間當然不一樣。

    喝一杯啤酒或半兩白酒,最好等到10個小時後再開車,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兩,最好在一天後再開車,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數更高、量更大,就要過更長時間才可以開車。

    不過,代謝速度也是個體差異非常大的存在,身體好的人肝臟功能健全的人可能代謝速度就比生病的人要好,所以以上所說的時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是總歸喝完酒等過了10-20個小時再開車比較好,免得自己覺得沒什麼一吹卻還是酒駕,這很可能是酒精還在體內沒排乾淨的關係。

    4

    如何加快酒精代謝速度

    既然不同個體的代謝速度不同,是不是意味著每個人都有辦法加快自己的酒精代謝速度呢?其實還真有,但是磚哥覺得沒幾個人願意真的這麼做,而且雖說加快了,但也沒加塊多少。

    1、喝完酒後大量喝水,這樣可以透過排尿將酒精排洩出去;

    2、喝酒的時候大聲交談。因為肺呼吸也可以排洩酒精,所以大聲說話,並加快呼吸頻率,“噴”出酒精。如果在KTV,唱歌也是減輕醉酒症狀的途徑之一;

    3、透過運動排汗將酒精排除。喝完酒後做做運動,譬如去操場跑兩圈什麼的,多出點汗讓酒精從面板中排洩出去;

    4、避免空腹喝酒。在喝酒之前可以吃一些固體食物,特別是饅頭、花捲、餅等“吸水”性較強的食物,可以延緩酒精在胃的吸收。

    5、放慢喝酒的速度,不要喝太急。

  • 2 # 洪強律師

    一、酒精是如何代謝的?

    酒精學稱乙醇,喝酒以後5分鐘左右,即可出現在血液中,30到60分鐘血液中酒精含量達到最高值。酒精的代謝主要經過一下三個程式:

    1、消化道粘膜上的乙醇脫氫酶把少部分酒精轉化為乙醛(乙醛是對人體有害的,也是導致醉酒的主要原因)。

    2、大部分酒精進入肝臟,透過肝臟的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

    3、依靠乙醛脫氫酶把乙醛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

    二、是什麼在影響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1、酒精代謝能力的影響

    導致不同的人酒量不一樣,個人不同時間的酒量也不一樣。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人酒量特別好,甚至能“一直喝”;有的人小酌一杯便昏昏欲睡、迷迷糊糊,屬於“一杯倒”;有的人喝酒後曹操變關羽,紅紅的臉蛋瞬間變得“可交了”;有的人酒量一般,雖然心是激動地,手是顫抖的,可面如平湖,臉色不改。歸根結底這都是因為不同的人體內的乙醛脫氫酶數量基數不一樣。基數大代謝能力強所以導致酒量不一樣。

    同樣,由於乙醛脫氫酶的活性時間不一樣,所以個人不同時間酒量也不一樣,例如上午喝酒易醉,下午或晚上相對酒量好;年輕人不易醉,年長者易醉。所以乙醛脫氫酶的數量基數是影響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因素之一。

    2、飲酒種類、數量的影響

    啤酒、白酒、雞尾酒,清酒、黃酒、葡萄酒,酒的種類千千萬,製作工藝不一樣酒精含量不一樣,喝高度酒必然導致血液內酒精含量高。啤酒度數低但是“踩箱喝”也比喝2兩白酒的含量高,更不要提喜歡“深水炸彈”、“三中全會”的。所以飲酒種類、數量是影響體內酒精含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3、飲酒、醒酒的環境、方法的影響

    “跟帥的喝一杯就倒、跟醜的喝千杯不醉”,“酒前喝牛奶”,“酒後蜂蜜水”“空腹喝酒宿醉,飽腹喝酒陶醉,天天喝酒遭罪”,有的人喝酒就著花生、瓜子、烤魚片,有的人喝酒兌著啤酒、飲料、礦泉水。飲酒、醒酒的環境,方法不一樣也是影響體內酒精含量的關鍵因素之一。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能夠看出影響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因素比較多,變數比較大,不能科學地、普遍地得出確定、唯一的結論。多久能開車只能做蓋然性判斷。

    三、多久能開車的蓋然性判斷。

    多久能開車需要結合個人的代謝能力做個人做主觀的蓋然的判斷,正常體質一般每小時僅能代謝10克至15克酒精,所以喝一杯啤酒或半兩白酒,最好等到10個小時後再開車,喝2瓶啤酒或低度白酒3兩,最好在一天後再開車,如果喝酒的酒精度數更高、量更大,就要過更長時間才可以開車。一般情況下,酒後24小時至48小時體內的酒精能夠徹底代謝乾淨。所以洪律師建議,正常體質,若要開車還是等酒精徹底代謝乾淨後也就是24小時至48小時再開車。

    四、隔夜酒仍然可認定為酒駕、醉駕。

    目前,中國已經有了很多由於“隔夜酒”被認定為酒駕和醉駕的案例,裁判文書網可查,再此不做贅述。也就是說,認定酒駕和醉駕不以是否“隔夜”作為標準,仍然以血液中酒精含量作為標準。“認為已經醒酒了才開車”的僅能作為酌定從輕情節考量,而且還需要自己提供證據證明。

    五、酒醒後開車的建議

    對於經常開車、喜歡喝酒的朋友,洪律師建議家中常備解酒飲料,酒精測試儀等常規“戰鬥”裝備。開車前進行一下檢測,以確保萬無一失。

    最後,還是那句至理名言:“喝車不開酒,開酒不喝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複查有用嗎?有沒有哪位透過複查最終加了分然後逆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