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小紫

    這個問題是有爭議的。

    杜甫和李龜年的關係,最大的證據是《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歌——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大義是,杜甫晚年與李龜年重逢,攀扯起關係來說我們當年經常在岐王宅裡、崔九堂前見面。

    這就需要我們考證一下這兩位的身份了。

    所謂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李範,此人是唐開元年間長安文藝圈子的領袖人物,生於公元686年,死於公元726年。

    而崔九,是唐代大家族博陵崔氏的成員崔滌,此君是唐玄宗的寵臣,生年不詳,也是死於公元726年。

    這兩人在開元年間經常組織一些文藝圈子的聚會,很多詩人都往來期間,《江南逢李龜年》這首詩說的也正是當時的盛況,像李龜年這樣的大音樂節,必然是這種聚會的常客。

    但問題來了,公元726年的杜甫,只有虛歲15歲,按照現在比較權威的杜甫年譜,這一年杜甫是在老家鞏縣。他對於這段生活的回憶是:“憶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意思是,岐王、崔九兩人去世的那年,杜甫還在老家爬樹玩呢。他長居於長安,有時間有資格參加頂級文藝沙龍,要到二十年之後的746年了。

    所以,從時間上來看,杜甫參與過岐王、崔九的聚會,並常常在聚會上見到李龜年,是不太靠譜的,所以也有人據此說,此詩的真正作者可能不是杜甫,而是王維,畢竟王維和岐王打得火熱是有據可查的。

    但是也不必因此就搞出很多陰謀論的說法,杜甫在這裡,很可能是採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岐王、崔九作為盛唐最好時光里長安文藝界的領袖,必將成為符號性的人物。

    比如說,歷史上的孟嘗君,是戰國時期的,因為他出手闊綽,後來歷史上人們常常也用“小孟嘗”“女孟嘗”“XX孟嘗”來借指類似的人。

    杜甫的岐王、崔九,可能也是一個意思,用來指長安頂級的文藝界領袖罷了。

    所以,不必懷疑杜甫和李龜年見過。

  • 2 # 云云詩詞原創

    當然見過面。杜甫詩:《江南逢李龜年》: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初次遇見李龜年,正值“開元盛世”。當時王公貴族普遍愛好文藝,杜甫因此而受到岐王李範和秘書崔塗的延接,得以在他們的府邸欣賞李龜年的歌唱。

    幾十年後,他們又在江南重逢。這時,杜甫輾轉飄泊到潭州,晚境極為淒涼。李龜年也流落江南。這樣的相會,自然會引起杜甫心中一番滄桑、淒涼的感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8世界賽IG奪冠,其中有3個韓國隊員,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