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35123734932

    1、血小板生成不足:

    可見於某些病理情況如再生障礙性貧血(AA)、急性白血病(AL)以及感染等時,或者由於某些毒物或藥物如苯、二甲苯、環磷醯胺等的有害作用,骨髓內巨核細胞的增殖或生長成熟發生障礙,可引起血小板生成不足和數量減少。

    2、血小板破壞過多:

    見於某些藥物如磺胺、氯黴素、安基比林等的作用或感染時,透過免疫機制,體內產生抗血小板抗體,致使血小板破壞過多和數量減少。

    還可見於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TTP)、肝素誘發的血小板減少症(HIT)、系統性紅斑狼瘡(SLE)、HIV-1相關血小板減少症。

    3、血小板分佈異常:

    見於各種原因引起脾機能亢進或脾腫大時,血小板在脾內阻留過多,致使血液中血小板數量減少。

    擴充套件資料:

    常見疾病:

    血小板減少時,由於血凝過程延緩、纖維蛋白溶解增強和血管通透性異常,容易引起出血不止,嚴重時可出現皮下、粘膜、內臟器官或其他組織的出血,稱此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功能作用: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補破損的血管。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漿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顆粒內含有與凝血有關的物質。

    當血管受損害或破 裂時,血小板受刺激,由靜止相變為機能相,迅即發生變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團。

    同時在表面第Ⅲ 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漿內的凝血酶原變為凝血酶,後者又催化纖維蛋白原變成絲狀的纖維蛋白,與血細胞 共同形成凝血塊止血。血小板顆粒物質的釋放,則進一步促進止血和凝血。

    血小板還有保護血管內皮、參 與內皮修復、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血液中的血小板數低於10萬/μ1(100×10^9/L)為血小板減少,低於5萬/μL(50×10^9/L)則有出血危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菊花的詩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