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國採取了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等一系列舉措,對中華民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所謂“書同文字”,就是要廢除雜亂的六國異體文字,實現文字的統一。說起來,這是漢字史上的一次鉅變。 但是,在秦始皇統一之前,楚國文字中的“鳥”字,就比其他六國多出三橫,這是為什麼?
16
回覆列表
  • 1 # 風鈴中的濤聲

    楚國的文字是由西周文字發展而來,楚國地處江淮之間,其字型與秦國、齊國文字差別巨大,而與趙魏燕韓文字更像一些。在周朝的時候,官方文字是“大篆”,現有發現的周青銅器上面的金文,就是大篆的一種。隨著後期的社會動盪,貴族衰落,文字也就流入了民間並悄悄然發生著變化。

    老百姓的文化程度高低不一,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寫大篆。東周時,流入民間的大篆字已經有很多被隨意簡化,有的已經與最初版本相差很大,成了“俗體字”,並且在其他國家都融入了本地特色化元素。

    在楚國,巫文化非常盛行,而在戰國時期尤盛。楚國上至最高君王,下至平民百姓,對神鬼巫師的相信和依賴程度達到了有疑必問的程度。在《史記.楚世家》中就記載,共王有寵子五人,為了選定王位的繼承人,要祭拜群神,讓神明決策。這是國家大事,小事包括肚子痛、頭疼腦熱之類的,也都要占卜問巫。

    巫文化是楚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巫也是楚文化的特色之一。這種特色在《楚辭》中表現非常明顯。《楚辭》中也多次出現“巫”這個詞,如“巫氛”、“靈巫”,言巫事的地方很多。

    巫文化在楚國文字也有體現,楚文字中的“鳥”,比其他六國多出三橫,代表了巫化的紋身。

    這是本地特色化的體現。再比如,齊國文字中常喜歡在邊緣加上各種花紋,用以表達不同敬語的區別。

    到了秦國統一之後,由於多年來文字各異的情況,使得原來的六國官員對秦國文字多有不識。因為誤認文字誤讀字音而出現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對於政策法令的貫徹實施影響非常大。於是,秦始皇就使用強制手段大規模的規範統一文字,結果就是出現了“小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染支原體轉陰性還有尿頻尿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