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susie李舒

    一開始,肯定都是用滿語交流的。為啥呢,因為方便啊。

    比如說,努爾哈赤,皇太極這種,他身邊的臣子都是滿族人,說起話肯定是滿語比較順手,怎麼可能用漢語來交流呢?比如皇太極,滿語蒙古語全部都是精通的。他的皇后和幾位妃子,都來自蒙古,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蒙古語說得很好。

    但是,他不會說漢語。據說,皇太極時期,已經開始有漢官了,漢大臣和皇太極對話,說的是漢語,但是皇太極不大聽得懂,所以寧完我《請變通大明會典設六部通事奏》裡說:

    臣又想六部漢官開口就推不會金話,乞汗把國中會金話的漢人,會漢話的金人,挑選若干名,把六部承政一人與他一個通事,他若有話,徑帶通事奏汗,再誤了事體,他又何辭!汗之左右,亦該常存兩個好通事,若有漢官進見,以便問難,覘其才調。不然同於木石,何以知他好歹……

    這段話其實很好理解的,就是以後有漢官來奏對,我們就找個翻譯,這樣你就可以說滿語,漢官說漢語,大家都聽得懂。

    到了入關之後,福臨玄燁,肯定也是可以講滿語的。但是,這時候漢族大臣漸漸的多起來了,要考慮到漢族大臣的語言交流可能性,所以,皇帝本人的漢語也慢慢好起來了。這段時間,應該是開始說漢語。

    但是,這一時期的漢族官員,也有積極學習滿語的。尤其是和皇帝越親近的官員,滿語水平就越高,我認為這完全可以證明,這段時間的皇帝,滿語水平還是高於漢語水平的。比如,我們都知道的雍正皇帝的近臣張廷玉,他曾經給怡親王胤祥寫過《行狀》,全部滿文。

    而清代的皇子們,學習也是滿文和漢文並重的,每天三點起床到上書房,”先學習滿洲、蒙古文字等,然後學習漢文“,一直上到七點鐘。

    光緒皇帝的滿語水平還是很高,但到了末代皇帝溥儀,實際上只做了三年皇帝,所以他所受的教育,和之前歷代清朝皇帝的都不同,他自己在《我的前半生》裡這樣描述自己的滿語水平:

    「滿文也是基本課,但是連字母也沒學會,就隨老師伊克坦的去世而結束……我的學業成績最糟的,要數我的滿文。學了許多年,只學了一個字,這就是每當滿族大臣向我請安,跪在地上用滿族語說了照例一句請安的話(意思是:奴才某某跪請主子的聖安)之後,我必須回答的那個:“伊立(起來)!”」

  • 2 # jack200351227

    進關早期應當說滿語。之後隨著滿清主動漢化程序,貴族子弟必須以學習漢語經典為主,宮中應當更多說漢語,但仍然保留少數滿語詞彙。而這些滿語詞彙與音調,也較多的被此時的北京官話吸收,成為漢語一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皇大帝廟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