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黑洞

    所謂的第二個地球,指的是和地球相似度較高的系外行星。科學家發現了這樣的行星嗎?實際上有很多,有一個概念是專門用來評估系外行星的。那就是地球相似指數,英文名字為Earth Similarity Index,可以縮寫成ESI,通常可以透過行星密度、半徑、逃逸速度、表面溫度以及和母星的距離等來判斷,最終可以量化的給出一個係數(在0-1之間),例如太陽系內的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它們的ESI分別為0.60、0.44和0.70。

    那麼第二個地球必然是ESI最高的系外行星,目前人類共發射了兩代系外行星探測衛星,差不多發現了數千顆的系外行星,主要的探測方法就是透過”凌日法”,當行星透過恆星表面,恆星的視覺兩都會發生變化,從而可以繪畫出恆星的光變曲線,藉此還可以知道行星的公轉週期。

    目前最接近地球2.0之稱的就是開普勒452b,這顆行星距離地球大約1400光年,位於天鵝座,它的地球相似指數可以達到0.83。開普勒452b的直徑是地球的1.6倍,圍繞著和太陽同類型的恆星公轉,所處的位置是其母星的宜居帶,很可能存在大氣層和液態水。

    我們只是在推斷這顆系外行星可能宜居,並且擁有液態水和大氣層,但是1400光年的距離,目前的我們完全沒有能力去進一步探測。並且生命的誕生並非是必然的過程,只要和地球環境相似就一定能會誕生生命嗎?未必的。

    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直徑大約是930億光年,銀河系的直徑20萬光年,擁有2000多億顆恆星,並且大多數的恆星周圍都有行星的存在,那麼整個宇宙中的行星數量必然是難以估計的。跟地球相似的行星,必然也會大量的存在。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有人提起地球是高階文明關押人類的監獄,這類的說法完全沒有道理可言,屬於幻想和妄想,只能出現在低階的科幻作品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滕椒油和花椒油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