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青華諾帆體育
-
2 # 使用者9863782197231
海水溫度變化一般在-2℃—30℃之間,其中年平均水溫超過20℃的區域佔整個海洋麵積的一半以上。
海水溫度有日、月、年、多年等週期性變化和不規則的變化,它主要取決於海洋熱收支狀況及其時間變化。經直接觀測表明:海水溫度日變化很小,變化水深範圍從0—30米處,而年變化可到達水深350米左右處。在水深350米左右處,有一恆溫層。但隨深度增加,水溫逐漸下降(每深1000米,約下降1°—2℃),在水深3000—4000米處,溫度達到2°—-1℃。海水溫度是海洋水文狀況中最重要的因子之一,常作為研究水團性質,描述水團運動的基本指標。研究海水溫度的時空分佈及變化規律,不僅是海洋學的重要內容,而且對氣象、航海、捕撈業和水聲等學科也很重要
海水溫度不會是每下降1000米有固定數值溫度下降的。因為有此規律的話,深層海水全變成冰了。而實際上,在大洋中,水溫的變化幅度不是很大,一般從-2℃到30℃,其中,75%的水溫為0℃到6℃,50%的水溫為1.3℃到3.8℃。
海水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總的來說是隨著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海水的深度與溫度的關係上存在著三層典型的結構:上層為混合層,深度為20~200米,此層中溫度是均勻變化的;其下一層叫溫躍層,此層溫度急劇下降;最下一層位於溫躍層下,海水的溫度較平穩地下降。
深層海水(1000米以下)溫度隨水深變化不大,保持低溫狀態。是因為海水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海水導熱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