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4032552682

    古人將地圖稱作“輿圖”。“輿”指的是車輛,古人繪製地圖時就是駕著一種叫做“記裡鼓車”的馬車丈量世界,馬車行到哪裡,地圖便畫到哪裡。至於地圖之外的世界,不是一片蠻荒,就是與己無關。古人便是駕著這樣的馬車駛入未知的區域,憑藉簡單的定向裝置確定位置,再將用肉眼觀測到的地理資訊記錄下來,繪製到圖上。在古代中國,只有統治階級才有能力組織大規模的地圖測繪,也只有作為知識分子精英計程車大夫才掌握著繪製地圖的秘密。 這種測繪最初全憑經驗行事,久而久之,便有了一定的章法。西晉地官(專管國家的戶籍、土地、稅收和地圖的官員),後官至宰相的裴秀將其總結為六項製圖原則,也就是有名的“製圖六體”: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分率就是比例尺,即確定面積和長寬的比例;準望就是方位,即校正地圖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道里就是距離,即道路的里程;高下、方邪、迂直指的大體就是比較和校正不同地形所引起的距離偏差。 裴秀的製圖六體為後世的地圖測繪者所沿襲,在16世紀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帶來西方製圖理論之前,一直是中國佔統治地位的製圖傳統。從唐代賈耽編制的《海內華夷圖》,宋代沈括編制的《守令圖》,到元代朱思本編制的《輿地圖》,明代羅洪先編制的《廣輿圖》都能找到製圖六體的影子。基於他的貢獻,李約瑟稱裴秀為“中國科學制圖之父”。 隋唐時期出現了以文字為主、地圖為輔的地理書——圖經;對各級行政區的圖經編纂和地圖的繪製唐朝政府已有明確的規定。以州府為單位繪製的地圖每三年要上報一次,兵部設有專門管理全國地圖的官員——職方郎,在州府地圖基礎上,朝廷定期繪製全國性地圖。這一時期的地圖學家賈耽和他的《海內華夷圖》也可參見古代的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 到宋朝已經開始普遍使用「水平」、「望尺」「幹尺」來測量高差。由於戰事不斷,五代到宋時期軍事地形得到了很大的重視。宋朝規定每逢閏年上報一次各州的地圖,城市特別是首都地圖的繪製也一直受到重視。印刷技術的發展,使得這一時期還出現了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幅印刷地圖,楊甲的《六經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蘇冷戰時,美國用了馬歇爾計劃,蘇聯作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