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草的沉思

    歷史上帶頭造反起兵的,大都沒什麼文化,或文化水平不高。知識分子一般都是隨之而起,做軍師一類的輔助職能。

    陳勝吳廣是普通的傭工(徒隸)。

    劉邦是個小縣吏;項羽是給人打工的。

    曹操是個武將,劉備出身農民。

    翟讓,竇建德也是普通農民。

    黃巢也是個農民。

    趙匡胤是個武將。

    朱元璋也出身農民。

    洪秀全是個秀才,但考了幾次科舉也沒考中,文化也一般般。他造反主要仰仗了當工人的馮雲山和楊秀清。

    以上這些人文化都不高,所以敢帶頭起兵或造反。

    張良、荀彧、諸葛亮,趙普、劉伯溫等,文化水平都很高,是高階知識分子,他們都是給帶頭起兵或造反的人做軍師,出謀劃策,而沒有自己起兵或造反。

    為什麼呢?

    因為知識分子有本身的弱點。

    論知識和智力,張良強於劉邦,諸葛亮強於劉備,劉伯溫強於朱元璋。而且這些人的名聲,在後世都高於他們輔佐的主子。但在其當時,他們都是輔臣,沒有自己建立軍隊,自己打天下坐天下。

    所以說知識分子有本身的弱點。所以後世有"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的說法。

    有位偉人曾說,知識分子不和工農結合,則將一事無成。

    這句話大概可以解釋題主的問題。

    諸葛亮肯定是當時的大知識分子,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諸子百家,爛熟於胸,傳統觀念深植於心。但他最高只把自己比為管仲,樂毅等輔佐之臣,抱著"苟活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理念,根本沒有自建軍隊,爭王於天下之心。他並非沒有出世建功立業之意,但他很謹慎,經劉備三顧方才出山。而肯從劉備出山,也是因為劉備是漢室苗裔,志在匡扶漢室,與他自己的理念相同。諸葛亮之所以被後世尊崇,主要因為他為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其文韜武略尚在其次。

  • 2 # 黑狐同學笑點低

    我都不覺得他當時是沽名釣譽在等劉備,他這種人,想專心過小日子也能很舒心,想做一番事業也會很投入。

    參加工作後,你能帶一個80萬員工的工廠,坐在總經理位置,老闆對你很信任,什麼都交給你經營,你還創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夏天太陽光刺眼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