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桃花塢裡桃花扇
-
2 # 笑聲30
《文心雕龍·原道》雲:“爰自風姓,暨於孔子,玄聖創典,素王述訓。”“風姓”指伏羲氏。劉勰認為,伏羲和孔子一前一後,為中國古代的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文中以“玄聖”指伏羲,“素王”則繫於孔子。後來李善注《文選》中班固《典引》時,徑直稱:“玄聖,孔子也。”從上述可見,中國古代文獻中,“玄聖”本來並不專指孔子。
“玄聖”一詞,最早出於《莊子》,《天道》篇中,莊子將“帝王天子”與“玄聖素王”並舉,後者是指有大德而無爵位的人。孔子,本是一個破落貴族的後人,生平常說自己“從大夫之後”;但孔子一生所成,如為恢復禮樂文明和社會秩序而呼喊奔走,又有整理古代經典的實際成就,遂逐漸被統治者和士大夫們認可並尊崇。於是,孔子就有了“素王”之稱。但“玄聖”一詞,專用來指孔子的情況不多見。古代文化中,“玄”在多數場合下,是和道家聯絡在一起的。
翻閱《後漢書.班固傳》”懸象暗而恆文乖,彝倫發而舊章缺,故先命玄君,使綴學立制,宏亮洪業。…玄聖,謂孔丘也。”……且又懇述:”凡有治天下之德而不居其位(爵祿)、則為聖人”。《文心雕龍》為南朝梁劉勰撰作,我現下未曉此書中有無”玄聖”的概念性定論或鋪敘,但從《後漢書》的創世時間應提前於《文心雕龍》這件事上,基本可以肯定《文心雕龍》裡的”玄聖”就是孔子!不會搞錯的。《文心雕龍》在古代也算是比較進步的一部書,書中總結了前代的文學現象,論述了文學中的一些存在的問題,既有強調以儒家思想為最高準則的一面,但也重視文字藝術自身的格式與特徵,竭力主張文學創作須有發展變化,謂之”日新其業”之思路!…對南朝文字的駢儷、用事、聲律等新現象,是加以肯定的。但又反對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風,主張文學須有社會政治內容,文質應注重入世穩當!認為”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學的發展演變,應與時代政治相關聯。…此種完整又進益的舉措、尤如絲絲吹拂、撩人愜意的清風,把文學理論批評推向一個新的階段,《文心雕龍》亦則成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一部傑作。……(謝謝啦!!)